2月7日下午,浙江临海的一对夫妻谢某与邵某想要从小区后面绿道的封锁处绕行回家,被正在执行防疫工作的吴某劝阻。
两人因此不满,辱骂、推搡吴某,致吴某某受伤。
经鉴定,吴某头部、右颧部、鼻部多处外伤,损伤程度均达轻微伤。
2月12日,临海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谢某因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邵某被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1年。
梳理报道可知,近日,全国多地法院均审理并判决了与妨害疫情防控有关的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案件从法院受理案件到作出判决仅相隔短短几日,均系快审快判。
可以说,
这种快审快判的诉讼模式,在不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支持。
当前抗击疫情的任务艰巨,广大医护人员以及一线执法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均投入巨大精力。
这些群体的辛勤付出,值得所有人敬佩尊重。
但依然有少数人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如一些确诊者或疑似感染者拒不配合治疗,甚至故意主动接触人群,导致众多人被感染或隔离观察,带来秩序混乱和经济损失。
还有人殴打、辱骂医护人员和疫情防控人员,不配合测量体温、闯卡冲卡、冲医护人员吐口水,还有不法者刻意制假售假,或者大幅哄抬物价。
如果不及时惩处这些为疫情防控增堵添乱的人,既会寒了辛勤付出的医护人员和一线抗疫人员的心,又会形成负面示范。
此时,就需要司法机关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勇于向不法者亮剑。
快审快判这一司法“快车道”的启动,无疑会形成威慑,警示那些潜在的不守规则者不再蠢蠢欲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被告人认罪认罚且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徒刑的案件,还可以适用速裁程序审理。
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不受送达期限等程序限制,也就是说,可以在案件受理当日即开庭审理并尽快作出判决。
程序上的从简,不代表被告人正当权益的削减,司法机关依然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如司法机关均为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以帮助其行使辩护权,维护其合法权益,如果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还可从宽处理。
此外,
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多地法院均采用网络方式开庭审理,既减少了当事人诉累,也避免了因人员频繁流动而增加风险。
司法机关是疫情防控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对妨害疫情防控“害群之马”的快审快判,精准打击,无疑是更直接,更有力的司法支持。
(via 光明网)
全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一则科普视频广为流传。
画面中,一排火柴密集扎堆,点燃其中一根,根根都会被点燃;
但只要挪走旁边两根,火势就能被阻隔。
这不仅展示出隔离救治的意义,更生动说明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
只有环环相扣、人人尽责,才能及时阻遏疫情蔓延的势头。
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特别强调“进一步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
这也说明,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主体。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白衣天使冲锋在前,建设单位连轴施工,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无数人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在非常时期,对普通人来说,“宅”在家中也是一种责任,保护好自己就等同于保护好他人。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新春佳节,有人放弃全家团圆,有人按捺住呼朋唤友的心情,有人“全家总动员”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如果说努力提高治愈率是医护人员的职责,那么努力降低感染率、遏制疫情蔓延,则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筑牢健康防线。
正是在居家期间,不少人发现好好洗手原来如此重要,经常触摸的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地方也是防控疫情的重点。
勤通风、勤洗手、不聚会、少串门、戴口罩……各地各部门给出的“口诀”“指南”,既是阻断病毒传播的科学方法,也包含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生活习惯。
增强健康理念、提升疫情防控知识水平,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千家万户抵御疫情的最佳方式。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态势,适度的焦虑可以理解,也能够敦促人们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措施。
但是,焦虑过度,也可能为形形色色的谣言传播提供土壤,引发不该有的“过激反应”。
谣言止于智者。
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尊崇科学,我们就能更加坚定战胜疫病的决心和信心。
以非常之战役应对非常之疫情,防控之网必须织得密而又密,政策措施必须施行得严而又严。
政府部门出台严格举措,也需要社会公众多一分理解、多一些配合,形成同舟共济、群防群治的合力。
比如湖北黄冈、浙江温州等疫情相对较重的地区,都果断采取了出行管控措施。
这虽然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绝大多数人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在一些地方,出现个别人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粗暴对抗防控人员等现象,遭到网友批评。
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既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防控、备好预案,也离不开每个人的理解、遵守和执行。
唯有如此,才能筑起一道保护自己、惠及他人的生命防线。
病毒无情人有情。
有人在网上提问,疫情面前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不添乱”“不侥幸”“不传谣”收获了广泛认同。
无论是居家隔离,还是返城返工,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防护措施,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都为战“疫”增添力量,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via 人民网)
当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正在集中力量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能否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关键在于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能不能提升群众自觉防控的意识。
如果有人视中央部署于无物,不服从当地管控,以身试法,做出各种危害防控大局的违法行为,必定会受到严肃处理。
司法审判不仅为社会行为划定了底线,更能发挥舆论引导、道德教化的功能。
在法律范围内,快审严判,不仅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更让其他人引以为戒,真正在全社会形成总动员的氛围。
小伙伴们听明白了吗?
除了热点解读,备考阶段,更要全面系统的学习。
为此,小粉笔也为大家准备了系统的课程,适合各类人群,快来看看吧~
50天50晚超长课时
30天30晚系统学习
20天20晚题海实战
专属答疑老师,魔鬼式严格管理
跟课监督每日打卡 班群模式营造氛围
超强师资+超值礼包
全职备考的最好搭档
针对在职备考合理利用时间
周一至周五每晚7点直播授课。
周六及周日全天集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