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法治声音
上海法治声音——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出品。聚焦法治热点,关注法治人群,传播法治精神。可以装进口袋的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 ·  昨天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 ·  昨天  
安徽市场监管  ·  “国补”落地啦!安徽这样领→ ·  昨天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4 天前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4 天前  
安徽商报  ·  徽风皖韵过大年|耄耋老教师义务办村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法治声音

动态|上海依托新机制推进“扫黄打非”工作;5人造谣抹黑格力电器及高管!格力通报

上海法治声音  · 公众号  ·  · 2025-01-22 18:30

正文



头条大事件



最高法:恶意欠薪、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存在




恶意欠薪、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存在。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门在临近春节之际,联合发布5件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表示,随着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落地,大部分劳动者能够顺利拿到劳动报酬,治理欠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个别用人单位和个人拖欠劳动报酬,甚至恶意欠薪、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存在,解决欠薪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据通报,2020- 2024年五年间,全国法院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生效判决人数6200余人。前述典型案例中,有4件涉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据介绍,建筑行业恶意欠薪案件多发,且往往涉及劳动者人数众多,拖欠劳动报酬数额较大,一直是治理欠薪的重点领域。




今日新动态



1.三件住房大事敲定时间表!上海新一轮人民城市建设方案发布




近日,《关于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这是2021年以来,上海推出的第二轮人民城市建设行动。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翻阅文件发现两个“新”。一是,市民最关注的城中村改造、旧住房综合改造和租赁住房等三件住房大事,划定了新的时间节点。二是,街面垃圾桶设置等新“民生小事”,也被纳入行动方案。


2.上海依托新机制推进“扫黄打非”工作




2025年上海市“扫黄打非”专项工作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近日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上海依托新建立的专项机制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的第一个完整年,全市“扫黄打非”战线要以新机制的设立为契机,在统筹协调、联动融合上发力,推动工作打开新局面、展现新气象。


会议强调,要提高站位,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清醒认识“扫黄打非”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风险,增强前瞻性、绷紧安全弦。要把握重点,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聚焦五大专项行动、五个专项整治,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全力扫除文化垃圾,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要改进方法,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把“查办案件”与“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标本兼治,追根溯源、深挖彻查,铲除有害出版物传播链条;把“运用法规”与“完善法规”结合起来,以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把“进基层”与“强基层”结合起来,推动“扫黄打非”融入基层治理,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打牢基层工作的基础支撑。


3.直播间百元 “奢侈品大衣”?青浦警方破获冒注册商标案




专柜售价万元的奢侈品牌大衣,直播间里竟只要199,不仅款式齐全还号称独家渠道价格;租用农宅开 “大牌代工厂”,一件品牌羽绒服加工费仅收一百块。近日,上海青浦警方连续破获两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



2024年11月,青浦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发现某短视频平台有人直播卖 “奢侈品大衣”,价格远低于原价,鉴定为假货后展开调查。很快锁定犯罪团伙,11月15日抓获徐某等9人,查获大量成品服饰和布料。徐某原本做纱线生意,因利润低转做假冒高端品牌成衣,通过自产自销牟利,涉案金额超500万元。


同月,经侦支队还发现外省市有代加工厂加工 “知名国际品牌羽绒服”,同样是假冒产品且无授权。12月警方展开抓捕,抓获叶某等12人,查获羽绒服及假冒配件。叶某夫妇从2021年开始租用农宅加工,后帮销售商代加工假冒产品,截至案发已生产1000余件。


目前,徐某、叶某等19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张某等2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均被青浦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下一步,警方也将继续深入开展案件侦办核查,坚持打深打透打源头。同时,也提醒广大经营者应当守法经营,切忌为了蝇头小利踩踏法律红线,避免让自己身陷囹圄。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不能一时贪图便宜;若不慎买到假货,要保留相关单据、聊天记录等凭证,及时向平台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聚焦热新闻



1.5人造谣抹黑格力电器及高管,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格力通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