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其实很有趣
你的历史果然有问题,敢不敢关注一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大学堂  ·  女生给你看这三个隐私,是真的爱上你了 ·  昨天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历史地理学2025年热点选题(DeepSeek版) ·  昨天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2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2 天前  
重庆共青团  ·  “妈!我到底属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其实很有趣

古代官员开会,语言不通怎么办?

历史其实很有趣  · 公众号  · 历史  · 2016-09-20 22:00

正文


古代官员开会,语言不通怎么办?

凉拌。

 

不是开玩笑,是真的。

这里当然不是批评所有官员,而是批评不好好学习官话的士子

当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位里面,也有外地人,比方说子贡是卫国人,子游是吴国人,子徒是秦国人,不齐是楚国人,子正是陈国人。

鲁国本地的方言差异不大,但来自天南海北的徒弟,济济一堂,老师讲课该用什么话呢

 

普通话,当时被叫做雅言

先秦时期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用的是古洛阳语,都这么说话,大家也就差不多能懂了。

孔子讲课用的就是雅言,《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说的是孔子讲经(讲课),执礼或者当司仪的时候,全都用雅言。这证明,孔老夫子平时也是说土话的。一旦和同学们在一起,就要说古代的普通话了。


雅言成为了上古时期的通用语,到后来被秦汉承袭下来,唐宋也有自己的官方语言。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和元代之后的通用语相差已经不大。元代、明代大部分时间,以及清代,都定都现如今的北京。因此,这几百年来,官话都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北方话为基础搭建而成。虽然有所演变,如尖团音的变化,但总的来讲,我们还是能够听懂明朝话的。

 

至于方言,得另说,因为官员也很苦恼啊,有时候也听不懂方言啊!娘子举个极端的例子,有时候一群头领会盟,各地的通事(翻译)找不全,会契丹语的不会高丽话,会高丽话的不会靺鞨语,会靺鞨语的不会奚人说的话。于是,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个优秀的交流方法,那就是,咱不说话了,咱写汉字。于是,在这种会议上,买卖场上,留存了许多可见的聊天记录。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这种交流方式太费劲了,所以还真有通晓各国语言的奇人,唐代五胡杂居的东北地带,诞生了一个名叫安禄山的,通晓各国语言的大胖子,就经常给人当翻译。

 

好了,书归正传。官话的钦定有利于交流,明清两代的士子,想要进京做官,就必须找人学习官话。北方人还好说,福建人、广东人,就很麻烦了。根据《清稗类钞》的笔记记录,清代广东的士子学习官话,肯定不会跟本地人学,要延请名师。官话(普通话)老师都从外省请,远了请不到,但近处还是可以的,多半会请桂林人教他们。桂林的普通话老师也很幽默,已经形成了全套一条龙服务的补习班,自称曾经因为普通话说得好得到高宗皇帝的召见,发了奖状,“全国第一”。于是,广东的士子学的官话,全都带着一股浓重的桂林腔,但一定要等到去了北京才知道上了当。

 

说好官话有多重要呢?

 

一是会一口流利的官话(普通话)不会太过阻碍交流,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影响仕途。梁启超是广东人,他后来一口说得过去的普通话,其实是他跟着他的妻子学习了很久的普通话以后才练成的。梁启超觐见光绪帝,之前学没学过桂系冒牌官话不知道,实际上他真的没学多少官话,只好用广普与光绪交流。然而梁启超的广普说的实在费劲,每一句都有光绪听不懂的词,到最后光绪也没听出他的高见到底是啥意思,只给了个六品官去做。(《我眼里的父亲梁启超》梁思礼·口述/陈远·文)(《梁启超的普通话》艾华)

 

二是不会被一群人笑话。明朝太祖和成祖时期的文人李至刚,这个人就很固执,说话从来不说官话,就说土话。他家乡的口音,把“史”念成“死”。有一回因为犯事儿被朝廷褫夺官服,穿着便装去史馆上班。门卫见他,盘问是谁,李至刚刚被夺了官服,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什么官,于是便回答“修史人李至刚”,一张嘴,说成了“羞死人李至刚”,成了史馆的一个笑话。


这或许是他学官话不力导致的结果,可能官话说得很搞笑,还不如说土话好听,因此执意要用土话。也有可能就是不喜欢改变,如明代松江人陆文裕,本身就说家乡话,去北京说普通话,回到家乡,家乡人全都说土话,他却继续说普通话。他的妻子、儿女、仆人,也全都说普通话。以至于让人有点不明觉厉,而当初,地方上的小民,对于说官话的人甚有敬畏之心,因为当官的才会说这种话。明清时期,有的地方的人以会说官话为荣,但又说的不是很好,用极浓重的土腔说扑通话。

 

那么,官员去语言不通的地方当县令,又该怎么办呢

朝廷早就想到了,因此,《六字课斋卑议》里记录了官员到地方的要务。如果当地的方言和官话差不多,那就没这门功课,如果差异大,就有。知县到任,必须延请方言师傅一名,每天学两小时的土话,学成以后这门课就取消。一开始不行,得让方言师跟着当翻译,县令说一句,方言师翻译一句,下头人回一句,方言师翻译过来,再告诉县令,麻烦得紧。所以你去了京城,不懂官话,身边又没懂你们那里话的人,你怎么办?还不就是凉拌吗?

 

【娘子语录】

现如今历史上的各种方言都已绝迹,而中国现存的方言腔调也不是起初的发音了。好在我们有汉文字,几千年来,还可以看得懂先民的文字,这或许正是我们的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 ◆ ◆ ◆ ◆ ◆ ◆ ◆ ◆ ◆ ◆ ◆ ◆ 


关于朋友圈的装逼利器

小黄图

进入菜单页面下端--今日特供--朋友圈装逼利器


(ps:这只是给小白的教程图,

裤子都脱了,不是让你盗这个啦)

最近很多官人都在朋友圈炫耀娘子画的插画

娘子一时感动无以表达喜悦之情

唯有督促官人快去盗图

保证款款不一样,天天换花样

你们请尽情的盗图吧

反正你能盗走我的图,盗不走我的美貌


只有小黄图不过瘾?

快去捧场娘子的个性小黄T啊!

进入菜单页面下端--经典黄T




如果你不小心发现白字娘子又犯老花眼了,

请悄悄的告诉娘子。

前提是你得先看得清这句话。

…………………………………………………

oh hi hi

欢迎来到龙门客栈

听说你是个问题少年?

还听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历史,

满腹诗书想和娘子论古今?


敢不敢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约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