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尚COSMO
Hey girls,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这里有最潮的穿搭,最美的女神,最流行的美妆术和最先进的时尚态度。如果你们想加入COSMOgirl俱乐部,请在后台留言。
51好读  ›  专栏  ›  时尚COSMO

红人馆 | 这届《脱口秀大会》,包袱个个惊人

时尚COSMO  · 公众号  · 时尚  · 2019-08-19 14:55

正文

脱口秀是什么?



会说话,尺度的拿捏是需要琢磨的。 你来我往心照不宣的交流没有意义,浪费了精力和时间,还不如闭嘴最巧妙。 于是现代人,当看客的人多了,敲键盘的人多了,说话表达的人少了。 脱口秀是什么? 英文直译“Talk Show”,是“说话的表演”。


最近《脱口秀大会》这档节目的第二季开播,有一些言论在网上被转载热议,这些脱口秀演员是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的缩影,高材生,程序员,车间女工,等等,有着不同的身份却又相同的表达欲,这份表达也是这个时代所稀缺的一种能力,我们总有一些事情想要表达,也需要开口说话。 而脱口秀作为一种娱乐形式的表达,把本不讨喜沉重的或是现象级的问题搬到台面上来说,用语言缓解矛盾,用幽默化解尴尬,在嘻嘻哈哈,捧腹大笑之余,也给观众留下思考的余地。


第一届《脱口秀大会》的“Talking King”庞博,大熊猫吃竹子是完成KPI,要开展动物园996,最没有狼性的狼看到鸡像看到新邮件,给丧失活力的大猩猩放《猩球崛起》,好笑又巧妙的将人类形象投射在动物身上。 最后站在舞台中间发出的一个引人深思的自嘲,谁还不是个猩猩呢。


精算系高材生,脱口秀届“罗永浩”呼兰,用“无实物表演”调侃了职场上装模作样假把式的现象。


让李诞恨铁不成钢的“谐音梗大王”王建国,蜗居揭露年轻人在外打拼生活不易,15平方米的房子里东西搬来搬去像华容道。 揭露男人的迷之自信和老一辈人“被动消极洗脑“的迷信言论。


被誉为中国脱口秀一姐的思文,把生活中的磨难与苦痛编进段子里,在大家的笑声中自我消解。 也站在果敢独立的女性视角,直面社会中对两性关系上的不公平,发声批判。


“工厂一枝花”赵晓卉,轻松的讲述了父母大学报考帮她选了工科专业,是出于“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的考虑。 支持女儿追星的同时也担心没有编制的男明星配不上她。

杨笠,一个目前单身且适婚的脱口秀女演员。 在被问及“你为什么不结婚”时,回问“你为什么不上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 ”。 也回答了提出“减肥是为了取悦我吗? ”的男人,“是为了换掉你。


这样看来,脱口秀并不只是单纯的讲个趣事,娱乐一下。 它的内容取决的素材是多面的,有时严肃,有时慌张,有时无奈,有时彷徨,也有时大胆。 这些都是生活的样子。 有人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可我更相信李诞所说的: “喜剧不是残酷的,生活才是。


而喜剧在生活的荒谬之处找寻有趣,是残酷生活的一种拯救方式。 这些脱口秀演员,用他们的幽默感和对固有观念的挑战以及有组织的语言编排,通过表演抖包袱来传递自己的观念。 (“包袱”一词来源于相声,指的是经过细密组织、铺垫,达到的喜剧效果。 也是现代喜剧人讲“段子”的别称。 )

抖的包袱,观众接到了,哈哈大笑。 一方面是觉得讲得好笑,另一方面,是观众接收到了传递出来的价值观,产生了共鸣。 对于脱口秀演员来说,能够接到的包袱,才有价值。 或许我们没有脱口秀演员的幽默感,但我们可以当一个接收者,接到他们的包袱,会大笑也会思考。 在不满足于生活的情况下,偶尔跳脱出来,换个角度,聊以自嘲,可能会轻松许多。

中国的脱口秀,需要引路人


随着这两季《脱口秀大会》的热播与争议。 李诞、池子等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脱口秀演员,线下演出一票难求。 微博粉丝数也一路飙升到数十万至数百万。 作为节目灵魂人物的李诞,在过去一年里也活跃在各大热门综艺上,有关他的绯闻与消息频上热搜,人气不亚于一个流量明星。


李诞的“红”让脱口秀成为了一个文化爆款,《脱口秀大会》节目制作方的线下品牌“噗哧”脱口秀已入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余座城市,每月进行脱口秀演出活动,吸引观众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学习和接触脱口秀。

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脱口秀行业的“个例”,国内的脱口秀演出场所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的小剧场或酒吧里。 中国的脱口秀之路要往何处去,道路依然很艰难。 需要适应、拓展的东西还有很多。


“脱口秀存在感太低了,很多人关注我,所以现在我希望把对我的这种关注全部转移到脱口秀上面来,转移到我认为很不错的这些演员身上来。 ”正如李诞所说,希望这一种喜剧形式可以受到更多的关注,有更多幽默的表达者加入其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