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向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
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核心作用,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地处闽北“林海粮仓”的福建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开业近五年来,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坚定“小特精美”经营方针,坚持“小额分散”经营原则,以服务民生为己任,实现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成为闽北金融界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截至2018年末,存贷款总额突破1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8.5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7.94亿元,占比96.50%。
深耕“三农”,解决发展“钱包”问题
践行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社会责任,用心了解农民群众对金融的渴望和需求,把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用贴心的产品和服务化解"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
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一级法人机制灵活性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为解决农户和农业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福建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创新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林权抵押、设备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
2015年初,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与邵武市林业金融服务中心合作,创新推出“免评估”小额林权抵押贷款,
通过实地调查,根据林产业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贷款产品,助力林产业加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2
016年成功办理全市第一笔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并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信用”担保形式给予农户信贷支持,现已发放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702户金额0.92亿元;
加强银协、银企合作,针对辖区内农业经济特点,推出“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服务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与此同时,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创新推出自助循环贷、分期贷、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住房抵押贷款、运营货车贷款等一系列满足不同层次客户需求的信贷产品。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坚持在服务中创新,用创新提升服务,切实有效地缓解了农户和农业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
设立站点,打通“绿色”服务通道
为了让农户享受到一站式金融服务,2016年7月,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建立首个普惠金融服务站——拿口普惠金融服务站。普惠金融服务站集金融知识宣传、金融咨询服务、农户信息收集、上门办贷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大大提升农民金融服务的获得性和便捷性。在拿口普惠金融服务站稳健运行的基础上,该行又先后在中心乡镇、社区设立下沙镇普惠金融服务站、福达普惠金融服务站、洪墩镇普惠金融服务站。
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以普惠金融服务站为抓手,加强与各村委沟通联系,大力推进农户整村建档工作。客户经理通过对农户的现场调查、前往农户居住地实地调查、向当地村两委侧面了解农户经济状况,
对当地重点扎根村进行批量农户建档,给予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批量授信,并为农户颁发“信用证书”。持有“信用证书”的农户可随时凭信用证书直接用信,优化了提交材料、调查、授信及审批等流程,也极大提高了小额农贷的办贷效率。
桥头村的陈某是第一批拥有“信用证书”的农户,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黄瓜种植户。2018年初,由于资金回收未到位,陈某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客户经理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联系陈某,用“信用证书”办贷5万元,解决了陈某的燃眉之急。目前,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为拿口镇、下沙镇、洪墩镇、卫闽镇的十余个村进行批量授信,颁发“信用证书” 近500本。普惠金融服务站,不仅为农户打通了绿色服务通道,还有效地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截至2018年末,普惠金融服务站为450余户农户提供资金支持近3700万元。
拓宽思路,助力产业扶贫“脱帽”
扶贫工作的关键是要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提高其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致富、不返贫,而不是提供便宜和低端的服务,更不是简单做慈善和救济。因此,
村镇银行在参与扶贫过程中,应树立“造血式”扶贫的理念,
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模式,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为扶贫对象提供及时方便、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为打开金融绿色扶贫新思路,
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
一方面多次组织召开精准扶贫联系会,与邵武市扶贫办就扶贫贷款的推广方式、扶贫管理以及扶贫贷款的期限、利率、额度、结息方式等具体事项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另一方面积极对接村委,先后到城郊、拿口和洪墩镇走访,摸清贫困人口分布情况并进行登记,找准切入点。
通过实地调研,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明确了“因地制宜,支持绿色农业生产和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绿色扶贫思路,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完善金融服务,通过扶持绿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扩大企业、合作社对扶贫对象增收和脱贫致富的引领带动作用。对解决贫困户就业多、促进贫困户脱贫快、稳定脱贫效果好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优先予以信贷支持。以美菰林公司为例,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信贷支持300万元,用于农业专项生产,解决资金难问题。公司实行“公司+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通过公司担保为贫困户提供澳洲茶树种植和手工皂作坊经营贷款,发展生产性项目,带动贫困户农户20余户实现脱贫稳收入。
同时,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积极参与社会扶贫公益活动,捐赠款项给乡村留守儿童,用于购买生活、学习用品,如在和平镇、水北镇、城郊镇等乡村学校设立爱心书屋,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等,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村银网点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色,本就是乡村的主打色。如今,乡村振兴战略为广阔田野铺上浓浓绿意,描绘出一幅可望可及的现代农村绿色画卷。怎样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怎样让农民赚上“生态钱”?怎样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家园?尽管每个金融机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勇担责任,不断强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成长为支持邵武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生力军,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地回报了社会。
来源:
邵武刺桐红村镇银行
编辑:胡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