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发布图书馆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林果粉天天报  ·  吉林市两所学校揭牌成立 ·  2 天前  
吉林果粉天天报  ·  吉林市两所学校揭牌成立 ·  2 天前  
吉林生态环境  ·  来啦 !吉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平台正式上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如何阅读西方文学经典:图书馆第四期“阅读能力提升训练营”线下活动成功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公众号  ·  · 2024-03-18 10:05

正文

阅读能力提升训练营

第四期


2024年3月15日19点至21点,图书馆“阅读能力提升训练营”第四期线下活动在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举办。“阅读能力提升训练营”是一个持续数月的长期项目,旨在帮助同学们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本期训练营邀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明晨老师 做主题为 “世界文学视野与文化史方法:如何阅读西方文学经典” 的讲座,来自全校各个院系共240余名同学参加活动。图书馆副馆长李书宁主持活动并致辞。

李书宁副馆长主持并致辞


杨明晨老师以同学们在活动报名时提交的两个代表性问题开篇: “懂一门语言,是否就会阅读这门语言的文学作品”“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理解西方文学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展开本期训练营的学习。

杨明晨老师讲座


杨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哈罗德·布鲁姆与诺斯罗普·弗莱等人对“经典”(canon/scripture)的定义,通过反思他们立足于西方语言和叙事传统内部的经典观,引导大家重新思考 西方“经典”确立过程中文本内部如何与出版印刷、读者阅读方式改变等外部因素相关联;非西方地区读者又在接受或确立西方“经典”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杨老师以中国晚清翻译小说热潮中林纾的翻译为例,重点谈及了林纾所译的布鲁姆眼中“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探讨了林译莎集《吟边燕语》的翻译来源、跨文化流转中文体文类以及文化观念因碰撞和被误读而对经典的再创造、维多利亚流行杂志和晚清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刷业对经典建构的影响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注文本细节背后的文化史问题,引导大家通过了解书籍史、印刷史、阅读史、心态史等知识方法,拓展认识西方文学作品经典的思路。最后,杨老师深入解读“世界文学”的概念与意涵,希望同学们 将西方文学经典及其背后的文化史现象置于世界文学的流通场域中重新看待 ,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阅读和发现西方文学经典的审美价值,发掘其多元意义。


《西方正典》


作者:[美]哈罗德·布鲁姆,江宁康译

馆藏地:主馆五层、七层

索书号:I106 bnu119



本期训练营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种以世界文学的视野、运用文化史的知识方法阅读和理解西方文学经典的角度。结合所讲内容,杨老师向同学们推荐阅读 《西方正典》《世俗的经典》《什么是文化史》《启蒙运动的生意:出版史1775-1800》《世界文学理论读本》 等图书。此次训练营报名阶段有90位同学在线提交了有关西方文学经典阅读的相关问题,杨老师在讲座现场对相关问题进行回应。活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翻译小说和世界文学的关系、普通读者对西方文学经典的选择、专业读者对审美体验与研究本身的结合、译本造成的内容理解障碍、不同国家文本对位阅读时本国文化主体性等问题与杨老师进行深入交流,杨老师进行详尽解答。首届“BNU书香大使”陈征雪、冯智莹、张晓琳参与训练营现场工作。

《什么是文化史》


作者:[英]彼得·伯克,蔡玉辉译

馆藏地:主馆五层、七层

索书号:K03 bnu13


《世界文学理论读本》


作者:[美]大卫·达姆罗什,刘洪涛,尹星主编

馆藏地:主馆五层、七层

索书号:I106 bnu34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