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布局是一个塔防游戏
一、城市分布的疑惑
大家在分析一个城市的时候,肯定有这样的疑惑。
就是看了一大堆人口、经济、地理环境等数据之后,脑子里面的印象是支离破碎的。
有的城市,是因为靠海,商业气氛浓厚,贸易发达。
有的城市,是有所谓的“米字型”高铁,交通便利。
有的城市,是有矿藏,然后因此而发展起来。
有的城市,就是意外获得了较高的行政等级,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城市都不一样。
最后,你根本没法从你看到的数据得出什么有用的结论。
如果有一定的底层规律,那就好分析了。
比如说,有几条原则,你就按照这几条原则去套,最终肯定能得出结论。
这么分析,就清晰明了,让人醍醐灌顶。
那么到底有没有什么底层规律?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决策者因为某种原因在此筑城。
这个就形成了一个开始的“凝结核”,然后就是市场的力量围绕着这个“凝结核”逐步扩大。
人们在这个城市要能生活下去,而且生活的比他原来的地方好,人口才能流入。
这个城市才能逐步繁荣。
数千年以来,有的城市兴起了,有的城市衰落了,有的城市还保持着原有的地位。
原因各种各样。
我们回到最初,一个城市到底是怎么被决策者看中并坚持下来的?
晋朝末年,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失所,中国的北方成为人间地狱。
有一个人,原来是奴隶,后来建立了后赵,当上了皇帝。
这个人就是石勒。
最开始,石勒的力量非常弱小,后来拥有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这支队伍,跟着石勒转战全国,到处抢劫、攻城。
有时候抢不到粮食,士兵之间就上演人吃人。
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样怎么可能成功呢?
因为你没有城市,就没有积累,迟早归于失败。
直到后来,看到石勒转战整整7年之后,事情出现了转机。
在河北的时候,石勒的谋士张宾给他建议说:
虽然阁下拥有庞大的武装部队,可是一直在游击作战,军心不能稳定,意志不能坚固,不如选择一个地方,作为根据地,大量的聚集粮食。
邯郸和襄国,都是形势特殊的地方,请挑选一个作为领导中心。
石勒听取张宾的建议,攻取了襄国,襄国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
站稳脚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襄国马上就受到了攻击,石勒派人迎击,结果大败。
对方准备攻城,石勒军心恐惧动摇,准备出城决战,众将觉得大概率赢不了。
后来是出奇计,才战胜对方。
我们并不关心战斗的过程。
让人很疑惑的是,
以前是石勒攻打别人,现在刚有一座城,反而变弱了
。
道理很简单,以前作为流民军队,你打不过是可以跑的。
现在你拥有了一个城市,就有了一个固定的目标,容易被人围起来攻击。
本质上说,
拥有一个城市的成本很高
。
那要一个城市的意义何在?竞争中的优势何在?
如果有很多个城市,岂不是更麻烦。
二、塔防加成
石勒的襄国,因为刚刚夺取,所以护城河不够宽,城墙不够坚固,粮食储备不够充足,所以很难守得住。
一个城市要是守不住,就不敢去建设。
就算护城河、粮食储备,这些准备工作做的充分,也很难守住。
因为你一个孤城,外面没有援军,别人就围住你,就能把你饿死。
这种事情,历史上非常多,孤城是守不住的。
当你有很多城市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兵力守城。
你的主力部队仍然是那么多。
但是,你可以通过城防的加成,以较少的兵力拖住敌人,不停的磨对方的血,耗对方的粮草,等待主力的决战。
这个时候,拥有一个城市的成本就降下来了。
护城河、城墙这些东西,不是让你守到天荒地老,而是守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援军可以抵达。
总之,你所有的城市,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形成了一个“阵”。
一个互相支援的“阵”。
对方如果要攻击你,不但要围城,而且还要
截断城市之间的联系
。
所以,《孙子兵法》说,攻城最下。
简单的来说,城市的分布,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更像一个“塔防游戏”。
所谓的塔防,就是你没有流动的兵,都是一堆塔,然后等着别人来打你。
塔防有很多变种,PVZ(植物大战僵尸)其实就是一种塔防。
塔防,其实也没有固定的规律,每个关卡玩法都不一样。
但是,你针对每个关卡,却都有破解之道。
任何东西,你了解后面的意义之后,理解就会透彻。
比如说线性代数里面的矩阵乘法,就是有现实意义的。
那么塔防的意义是什么?怎么会有人喜欢玩这种游戏?
初看,这种游戏好像是挺消极,就是“被动挨打”,没出息。
其中最主要的原则,“不能动”,好像也没有意义。
现实生活中,你怎么可能规定人不能动呢?
还真是有,比如我们说的城市防御。
还有不动产,也是流动性很差的资产,容易成为目标。
这就是塔防“不动”的现实意义。
那么塔防中的布阵、联动、利用地形、最大化输出伤害,这一切战术思维都有了用武之地。
三、战略支撑点
说到城市,古人其实研究的很清楚。
中国划分成了十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有战略价值。
比如说,一个大的城市,一定要坐落在一个大的平原之上。
这样才有足够发展的空间和人口。
所以,看地图,一定要看那种卫星地图,才能看到各种地形地貌。
古代最重要的城市其实和现在区别很大。
比如说三国中,重要的城市其实是宛城(河南南阳市)、寿春(安徽淮南市)等。
但是如果板块的战略价值依然存在的话,依然会有新的城市冒出来。
比如说中原板块,洛阳、开封一线,就是被郑州给取代了。
我们可以从现代的眼光,可以看看几个板块。
关中板块,就是西安那一带,非常明确,就是西安。
巴蜀板块,长期以来,只有一个城市,就是成都。
巴蜀,你不要以为地形复杂,周边围着一堆山,易守难攻,就很安全。
从关中,就是西安那一带攻打,当然是比较难。
但是只要攻取了襄樊,就有一条相对好走的路,可以攻击成都。
在三国中,路上有两个重要的城市,一个是永安,一个是江州。
永安现在已经变成了永安镇,所以没有那么重要了。
而江州,现在的名字叫做重庆。
所以说,如果重庆不保的话,成都就危险了。
现在大家搞清楚成都和重庆定位的区别了吧?
重庆实际上是成都南部的门户。
年轻人肯定不懂得什么叫“三线建设”。
重庆在二战中被证明价值之后,一直是“三线建设”的重点。
《隆中对》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跨有荆益两州,进取天下。
这是一个伟大的构想,可惜执行环节出了问题。
珠江冲积平原,有两个比较大的城市,一个是广州,一个是深圳。
深圳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
有人觉得,那广州是不是会衰落?
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