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直在努力的猫二侠!
姜萍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半个月前,17岁的中专女孩儿姜萍自己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还会有这样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时候。
中专、女生、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全球第12名……
这些
词放在一起毫无疑问就火爆了网络,让姜萍这个名字
成了
这个夏天最燃的词汇
。
都说读书改变命运,很多人以为太抽象了。但这事情放在姜萍身上却有再好不过的解释。
姜萍的优秀显然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但在她取得成绩之前,她和她背后的家庭以及困难却似乎并没人看见。
成名之后,有很多人要去天才少女姜萍的老家打卡,结果发现天才少女的生活环境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他们惊叹,天才少女这些年难道都是踏着这样泥泞的路去上学的?
看到条件如此之差,有当地的企业家当即拍着胸脯表示,姜萍家门口的路他修了。
这还不算,企业家还亲自带着礼物和5000块钱现金,浩浩荡荡亲赴姜门慰问,感谢姜父培养了好女儿姜萍。
随着姜萍的出名,当地也忽然看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姜萍的父亲已经67了。超过60岁在外面就很难找到什么工作赚钱了,所以,当地马上为他安排了保洁员和禁止焚烧秸秆的巡逻工作,一个月给900块钱。
但900块钱供养两个女儿和长期生病的妻子,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据说,好消息是当地“已为姜萍家申请低保……可能到6月底7月初才能审核下来”。
也许当地已经竭尽全力帮助姜萍一家了,但总感觉还是有点什么东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难道姜萍一家的困难,仅仅是从她成名之后才开始的?
显然不是,大概率只是这些困难是从她成名之后才被看见的。
这似乎就是世界的道理:
成名前,没考上高中的农村中专女生姜萍;
成名后,全球数学竞赛第十二的天才少女!
门口那条烂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路有人修了。年迈多年的老父亲忽然工作解决了。一直压在姐妹俩头上的上学费用也解决了,就连全家的低保都有人提交了……
这不是知识改变命运吗?
但“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
福祸相依。泼天富贵之中的姜萍其实挺危险的。
网上已经开始有不少质疑从四面八方直指姜萍:
质疑她在此次比赛中作弊;说采访里的板书是错的;质疑她为啥要学LaTeX(一种学术界通用的数学排版软件);质疑“家境贫寒的学生连电脑接触的都少,怎么用LaTeX编辑公式”……
任何瑕疵或疑点都可能被无限放大直至形象轰然倒塌,这是网络时代的攻击惯例。
一个17岁的中专女生,她能否经得起这轮轰击?
可以说,她正面临一场无法躲避的危机!
这也让人想起了另外一个“天才”,农民工陈直。
2021年11月,命运的齿轮也曾为时年31岁的农民工陈直转动过。
他每天站在流水线上12个小时,还能坚持不懈翻译了晦涩难懂的《海德格尔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