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学书院
群学书院由南京大学学者举办。秉承百年学府悠远文脉,依托全球领域智库资源,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课程、沙龙、研讨、参访。传播多元文化,共铸人生理想,为创造健康社会不断前行。总部地址:南京中山陵永慕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上海爷叔,股市造神…经病? ·  2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学习困难门诊爆满,许多医院开了相关门诊。1、 ... ·  6 天前  
青春川大  ·  榜单 | ... ·  1 周前  
中产先生  ·  担心的事情,要发生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学书院

张爱玲一生影像

群学书院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0-14 08:15

正文



在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中,没有一个人像张爱玲一样,从女性本体出发,怀着对经济和精神上缺乏独立自主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孜孜于女性悲惨命运的写作,通过对一系列女性殊途同归的可悲命运的描写,既揭示了男权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及习俗对女性的摧残,更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精神世界,从女人原罪意识出发,对女性自身的人格弱点进行了思索与批判,开启女性批判立场。




张爱玲及其家族影像



张爱玲祖父张佩纶(1848-1903),晚清“清流”代表


张爱玲祖母李经璹(小字菊藕,1866-1912),李鸿章之女


张爱玲祖母李菊藕(右)与其母赵小莲(1839-1892,李鸿章继室)
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后左:张爱玲伯父张志潜(1879-1942);后右:李菊藕;前:张爱玲父亲张志沂(1896-1953)

左起:张爱玲姑母张茂渊(1901-1991)、张志潜、张志沂

张爱玲母亲黄素琼(后改逸梵,1896-1957)与婢女(右)

黄素琼1920年在北京留影

黄逸梵系列影像


张志沂、黄逸梵结婚照


上海康定东路张氏旧家


张志沂(左二)、黄逸梵(左四)、张茂渊(左五)等在天津

张爱玲继母孙用蕃(1905-1986)

张茂渊系列影像


张茂渊在自己设计的家具地毯上拍照留念


张茂渊与初恋李开弟



张茂渊与李开弟半个多世纪后终结连理



幼年张爱玲

“面团团的,我自己都不认识了,但不是我又是谁呢?”

张爱玲与弟弟子静(1921-1997)在天津家中
“我们抱着英国寄来的玩具。他戴着给他买的草帽。”——《对照记》

张爱玲与弟弟子静在天津法国公园

“我母亲与姑姑回国后和两个表伯母到杭州游西湖,也带了我跟我弟弟去。这是九溪十八涧。”——《对照记》

“左边是我姑姑,右边是堂侄女妞儿——她辈份小,她的祖父张人骏是我祖父的堂侄。我至多三四岁,因为我四岁那年夏天我姑姑就出国了,不会在这里。我的面色仿佛有点来意不善。”—《对照记》


张爱玲(左)四岁时与堂侄女妞儿

“我喜欢我四岁的时候怀疑一切的眼光。我母亲与姑姑去后,妞大侄侄与她众多的弟兄们常常轮流来看我和我弟弟,写信去告诉他们。”——《对照记》


张爱玲(中)与表兄姐妹一起合影(1928年)

 “我们搬到上海去等我母亲、我姑姑回国。我舅舅家住在张家浜……街口的一幢,楼下开了个宝德照相馆,也是曾经时髦过的老牌照相馆。我舅母叫三个表姐与表弟带我去合拍张照。”“五个小萝卜头我在正中 ”——《对照记》


张爱玲的中学圣玛利亚女校


1932年,圣玛利亚女校“初中一乙组”班集体合影,中间穿深色旗袍者为张爱玲。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随白俄罗斯练习钢琴。1932年,张爱玲母亲黄逸梵决定再次赴法留学

1933年,圣玛利亚女校“初中二乙组”班集体合影,后排中间穿浅色旗袍者为张爱玲

1934年,圣玛利亚女校全体初中三毕业生在学校健身房前合影,后排左四穿浅色旗袍者为张爱玲


1935年,高中一年级班级合影,后排左二穿浅色旗袍者为张爱玲

1936年夏,高中二年级班级合影,后排中间穿深色旗袍者为张爱玲


1937年,高中三年级班级合影,后排左四穿深色旗袍者为张爱玲


1937年,在女校的音乐课上(张爱玲后排左三)

1937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校和同学合影

1937年,张爱玲毕业照
"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私语》

1937年毕业这年的春天,张爱玲全班去常熟旅游三天。与张爱玲同学长达6年之久的顾淑琪,在其保留的一本类似校友录的圣玛利亚的校刊《凤藻》上,有毕业班同学的个人近照,肖像旁写满了各种各样的中英文赠言和签名,张爱玲留下了她对虞山的感受

“替我告诉虞山,只有它,静肃、壮美的它,配做你的伴侣;也只有你,天真泼剌的你,配做它的乡亲。爱玲。”


张爱玲香港大学学生纪录,说明:张爱玲,上海出世,生于1920年9月19日(张爱玲的美国绿卡、美国结婚证、死亡证上写的出生日期均为9月30日。学校注册文件可能有误)。中国籍,家居地址上海市赫德路195号爱丁顿公寓51号,香港监护人李开第,入学注册于1939年8月29日

“考进大学,但是因为战事,不能上英国去,改到香港,三年之后又因为战事,书没读完就回上海来。”——《私语》


爱丁顿公寓(今常德公寓)张爱玲与姑姑居住最长久的家

在姑姑的屋顶阳台上。姑姑央告张爱玲“可不能再长高了”

“穿后母婚前的旧衣服,穿不完的穿,死气沉沉的直条纹,越显得她单薄、直棍棍的。”——《雷峰塔》


穿着广东土布做的衣服,“自以为保存劫后的民间艺术,仿佛穿着博物院的名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仙,完全不管别人的观感。”

张爱玲(左)与李香兰(1920-2014)合影(1943,上海)
“一九四三年在园游会中遇见影星李香兰(原是日本人山口淑子),要合拍张照,我太高,并立会相映成趣,有人找了张椅子来让我坐下,只好委屈她侍立一旁。《余韵》书中提起我祖母的一床夹被的被面做的衣服,就是这一件。是我姑姑拆下来保存的。虽说‘陈丝如烂草’,那裁缝居然不皱眉,一声不出拿了去,照炎樱的设计做了来。米色薄绸上洒淡墨点,隐着暗紫凤凰,很有画意,别处没看见过类似的图案。”——《对照记》

1942年,香港沦陷,张爱玲回到上海,住在姑姑家。这是1944年好友炎樱(1920-1997)给她在姑姑家拍的照片


1944年,张爱玲和炎樱合影在姑姑家的屋顶洋台上
“港大文科二年级有两个奖学金被我一个人独得,学费膳宿费全免,还有希望毕业后免费送到牛津大学读博士。刚减轻了我母亲的负担,半年后珍珠港事变中香港也沦陷了,学校停办。我与同学炎樱结伴回上海,跟我姑姑住。”——《对照记》

1944年的张爱玲,好友炎樱给她拍摄和上色的系列照片

“上衣是我在战后香港买的广东土布,最刺目的玫瑰红上印着粉红花朵,嫩黄绿的叶子。同色花样印在深紫或碧绿地上。乡下也只有婴儿穿的,我带回上海做衣服,自以为保存劫后的民间艺术,仿佛穿着博物院的名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仙,完全不管别人的观感。”“我从来不戴帽子,也没有首饰。这里的草帽是炎樱的妹妹的。”——《对照记》

1944年《杂志》月刊上登的张爱玲照片

张爱玲摄于1944年的系列照片,其中最后一张刊登在《传奇》杂志上
“这张太模糊,我没多印,就这一张。我母亲战后回国看见我这些照片,倒拣中这一张带了去,大概这一张比较像她心目中的女儿。五〇末叶她在英国逝世,我又拿到遗物中的这张照片。”——《对照记》

张爱玲摄于1944年的系列照片

“一九四四年业余摄影家童世璋与他有同好的友人张君——名字一时记不起了——托人介绍来给我拍照,我就穿那件唯一的清装行头,大袄下穿着薄呢旗袍。拍了几张,要换个样子。单色呢旗袍不上照,就在旗袍外面加件浴衣,看得出颈项上有一圈旗袍领的阴影。(为求线条简洁,我把低矮的旗袍领改为连续的圈领。)”——《对照记》



胡兰成影像

上海延安西路美丽园胡兰成的家
24岁时,张爱玲遇到38岁的胡兰成。她写道:“低到尘埃里,然而内心是欢喜的,在尘埃里开出花来”。1944年8月,张爱玲与胡兰成在好友炎樱的见证下,结为夫妇:“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两句是出自张爱玲之手,后两句由胡兰成所撰。在他们成婚后没几个月,胡兰成就跟其他女人好上了。1947年,两人正式离婚

“照片背面我自己的笔迹写着‘1946,八月’,不然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炎樱在我家里给拍的。我在港大的奖学金战后还在。进港大本来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战后校中人事全非,英国惨胜,也在困境中。毕业后送到牛津进修也不过是当初的一句话。结果我放弃了没回去,使我母亲非常失望。”——《对照记》

“一九五〇或五一年,不记得是领什么证件,拍了这张派司照。”——《对照记》

1952年,张爱玲以前往香港大学继续学业为理由,离开上海去香港,这是出大陆的护照照片


“一九五四年我住在香港英皇道,宋淇的太太文美陪我到街角的一家照相馆拍照。一九八四年我在洛杉矶搬家理行李,看到这张照片上兰心照相馆的署名与日期,刚巧整三十年前,不禁自题‘怅望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对照记》


1954年,张爱玲在香港拍摄的系列照片

1955,张爱玲离开香港赴美前留影


1960年,张爱玲的美国移民“绿卡”,证件显示她到美国的时间是1955年10月22日,地点是旧金山第13区第26港


1956年8月,张爱玲与德国移民后裔、美国剧作家甫德南·赖雅(Ferdinand Reyher,1891-1967)在美国麦道伟文艺营相识半年后结婚。此时赖雅65岁,张爱玲36岁。好友炎樱见证了他们的结合。1957年,张爱玲母亲黄逸梵在伦敦去世。1967年赖雅去世


彼得堡松树街25号,张爱玲和赖雅租住的公寓


1960年7月,张爱玲成为美国公民


“她母亲教她如何巧笑,爱玲却不笑则已,一笑则张开嘴大笑,又或单是喜孜孜的笑容,连她自己亦忘了是在笑,有点傻里傻气。”——胡兰成《论张爱玲

1961,张爱玲在三藩市(旧金山)寓所能剧面具下

 

1961年10月15日,张爱玲访问台湾,与作家王桢和(右)及其母亲(左)合影。摄于花莲


1989年9月27日,张爱玲致函宋琪、邝文美夫妇:“这照片不止一张,可以不用费事挂号转去。如果皇冠不便凭空登张照片,就等明年出散文集的时候再用。”——《张爱玲私语录》


1962年,张爱玲回香港护照照片

“摄影师是个英国老太太,曾经是滑稽歌舞剧(vaudeville)歌星,老了在三藩市开爿小照相馆。”——《对照记》
“这张照片背面打着印戳……我看着十分陌生,毫无印象,只记得这张照片是一九六六年离开华府前拍的。”——《对照记》

1968年,张爱玲在波士顿

1994,洛杉矶,张爱玲最后一张照片

洛杉矶罗契斯特街公寓,张在世的最后住所

1995年9月30日,张爱玲骨灰撒于太平洋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 《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城堡》 |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 | 《湖中之云》 | 《社会变革的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