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骂应试教育,但应试教育却坚挺无比,傲立人间。你家只要有孩子,而且没钱送出去,还得接受应试教育。无论糟到什么程度,多么不符合常识,你都得忍着,否则,你家孩子在学校就不要混了。
正因为如此,替应试教育说话的人,也一个个冒出来了。他们的理由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试教育毕竟是贫寒子弟跻身上层的一条通道。在这个通道里,草根出身的孩子,只要努力,还是有可能考上北大清华,如果连这个通道都没了,那么寒门就一点希望也没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尽管应试教育怎么不好,但目前的高考,还是按应试的路子来的,你不搞应试教育,怎么能行?或者说,不管你怎么批评,但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应试体制,你让身在其中的人,不抓应试教育怎么能行?
后面的两种说法,其实不值得一驳,荒谬不因为现实的存在,就一定具有合理性。按这种说法,现在贩毒也是一项现实存在而且可以挣大钱的行业,学校是不是也可以教人怎么贩毒呢?一个体制,出现了问题,而且是严重的问题,就应该改,批评,也是促进其改进或者改革的一种方式。
对于第一种说法,需要做一点复杂的辨析。的确,尽管草根,尤其是农家子弟进入国内名校的通路已经变窄了。但能进清华北大的草根子弟,还是只能通过考试进来。所谓自主招生,基本上跟农家子弟城市贫民子弟无缘。
更可悲的是,由于视野不宽,信息来源渠道狭窄,缺失家庭教育,草根子弟中有志于学的人,往往更适合应试教育。所谓应试教育,就是一种方便考试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把复杂的知识,根据历年高考的题目变化,将之简化成一个个的标准答案。学生无需问为什么,只要用功去背下来,就可以考高分。即使是作文,只要记熟了每种文体的套路,届时按照套路去写,分数一定低不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无需读什么书,也无需什么视野,只要老老实实按老师布置的套路去勤学苦练,分数一定低不了。所以,应试教育模式特别适合草根出身的孩子,只要他们肯用功。
然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的成效,还是得看进入社会之后的检验。标准答案式的教育,会不会把人教成脑残,我不敢肯定,但习惯了这个模式的人,到社会上之后,会发现根本没有标准答案在等着他们,到那时候,就有苦可吃了。可以说,这样的教育,对于开发人的智力,增益人的思维活力,灵活地面对复杂局面,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农村的孩子,即使考入了清华北大,在学校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如果在大学里没有及时觉悟,抓紧补课,打开思路,放大视野,毕业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有的人,连工作都找不到。
人们每每习惯于把眼睛盯着那些进了清华北大日后大有出息的草根身上,却忽视了更多同样进了清华北大,却默默无闻的农家和城市贫民子弟。让前者的耀眼,遮蔽了后者。人们忘记了,即便是前者,也是付出得更多,有更多的改变应试教育的努力。
事实上,应试教育,本质上是对学生的一种戕害,越是依赖它的人,所受的戕害就越重。中小学十年寒窗苦读,如果仅仅就是学会了考试,实际上是一种教育的悲剧。为这种悲剧做辩护,无论说得多么巧妙,其实都是一种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