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下五千年故事
最大的史记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里的故事,你我共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雍正临终嘱托:此人不能杀!但雍正刚死,乾隆就 ...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郭汝瑰晚年回忆:潜伏敌营高层多年,真正佩服的 ... ·  1 周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重磅上市!这套超2000万读者的全球史迎来最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下五千年故事

长平之战,胜负在战场之外!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14 08:29

正文

❀先秦诸子,金声玉振,儒道墨法,小说纵横……扫描二维码关注【诸子百家解密】,仰春秋学术,慕战国智谋!

 

一个小人物出人意料的举动,搅动了战国两个大国之间的巅峰对决。长平之战,这场冷兵器时代规模最大的战役,影响了战国后期的大国格局乃至历史的走向。回望烽火来时路,这场战争的胜负在战场之外早已注定。

 

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


 

战国的某年某月某一天,一份天降的礼物砸到了赵国和赵孝成王头上,韩国上党郡守冯亭带着上党郡十七城和百姓归顺赵国。上党,地极高,与天为党,大国觊觎的战略要地,即将并入赵国。

 

事件的起因是秦国攻打韩国野王,上党与本土分离,韩桓惠王被迫把上党割让给秦以求息兵。但是上党百姓宁死不降秦,上党郡守冯亭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归赵。

 

赵国朝野上下经过激烈的辩论,赵孝成王也小小纠结了一下,最终还是接收上党。然而无功不受禄,是福是祸还未可知。


秦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老秦人流血拼命打下的地盘,就这样轻易进到赵国的口袋,岂能善感罢休?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虎狼之国的名声不是白叫的,秦国派大将王龁直逼上党,此时此刻秦国已经不满足吞并上党,而且要与当时唯一的强大对手北方赵国进行较量,看看这天下到底是秦国的,还是赵国的!无论是取上党还是攻邯郸,必经之地正是长平。

 

既然秦赵必有一战,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长平之战,一触即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军二十余万降卒殒命,从此一蹶不振,山东六国再闻秦皆惧之,无力与其抗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更是国家实力的对决。长平之战,秦赵两强争霸,两国倾全国之力,付出惨痛代价,国家命运和历史走向就此改变。长平之战自一开始,已经不是单纯的战役胜负,而是上至君王,下至军队,乃至整个国家实力全方位的比拼。


秦昭襄王VS赵孝成王


 

自始至终,秦昭襄王东出之心无比坚定,统一六国意图无比清晰,手段(战争)也无比坚决。秦国自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几代君王励精图治,“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再说,秦昭襄王本人,跟老妈宣太后和舅舅互怼半辈子,磨砺王者之心,老辣狠绝,霸气外露,有信心也有实力发动这场战争并且赢得战争的胜利。


 

相比之下,赵孝成王则是图样图森破,刚刚接过父辈的家业,还处在兴奋阶段,够血性,有野心,但输在优柔寡断且经验不足。在上党受与不受之间摇摆不定,与秦开战是攻是守之间摇摆不定,赵孝成王并未来得及炼成王者的雄心魄力和高瞻远瞩,就上场与一个经验丰富的对手(秦昭襄王)对决,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老辣的秦昭襄王对决稚嫩的赵孝成王,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


不是你无能,是对手太强大


长平之战作为两个强国的强强对决,战场上比拼的不仅是士兵的战斗力、勇气和决心,更是将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胆识和魄力。

 

 

先说两国的军队战斗力。秦风尚武,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升,且武器精良,虎狼之师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赵国也不逊色,民风彪悍,慷慨悲歌之士甚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实力大增,先于六国组建骑兵部队,骑兵作战能力强。虎狼之国对北方劲旅,就军队战斗力来说,两国暂时难分伯仲。

 

廉颇▲


再说两军对阵的主帅。长平开战,秦国王龁对阵赵国廉颇开始首轮攻势,秦军间或得胜,但是始终没有突破赵军的防守,渐渐地双方处于对峙僵持阶段。秦赵开战,老将廉颇主张以守代攻,赵国主场对阵秦国客场,秦国长途跋涉,士兵战斗力损耗大,粮草补给困难,反观赵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完全可以拖垮秦军。


老将廉颇坚守不出,秦军则希望速战速决,两军逐渐处于拉锯战中,僵持不下。廉颇本以为占据地利拖垮秦军,然而,这一拖就是三年,赵国仅仅做到了守成御敌,秦军并没有撤回本土,廉颇和赵国都低估了秦昭襄王对赵国一决高下的决心和秦军的毅力耐力,赵国丧失了先机。还有更严重的,两国都要拖不起了。

 

秦赵两国到底鹿死谁手,全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里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是时候该做个了断了!

 

 

临阵易帅,改变了整个战争局势。武安君白起对阵马服子赵括,这一次并不是一代战神对阵纸上谈兵官二代,而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名将对天才,双方都拿出十万分的勇气和实力对抗对手。


1080P的白起不愧是用兵如神百战百胜,诱敌深入,后发制人,围点打援,将赵军主力团团围住,耗尽其最后一丝气力;赵括的表现亦十分英勇,深处重围依然能稳住军心,集中精锐部队轮番突围,冲锋陷阵身先士卒,身中数箭力战而亡。如果对手是王龁,赵括的拼死突围或许有一线生机,只不过他遇到的对手是白起。


赵军的援军被白起牢牢阻截在外,内部粮草断绝多日,主帅阵亡群将无首,二十余万赵军心理防线崩溃,看不到任何生机,卸甲投降。长平一战,赵国败北,却也虽败犹荣,秦国的确胜利了,只是为了这次胜利,自身也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秦赵一战,时也命也,不是赵国军队不堪一击,也不是赵括草包无能,只是因为遇到同样强悍的秦国和战神白起。


拼到最后拼的是国力


长平之战前后持续三年,秦赵两国倾尽全国之力,最终秦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取胜,拼到最后两国拼的不只是军队士兵的战斗力,更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就国力而言,秦赵两国都是战国后期崛起的强国。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两者均使得两国军队战斗力提升,就军事实力而言,两国难分高下,两国曾在阏与之战中正面交锋,赵国力克强秦大胜,打破秦军不可战胜神话。

 

然而,论赵国的综合实力而言整体上逊于秦国。尤其就农业一方面来说,秦国坐拥关中平原、巴蜀盆地和江汉平原三处粮仓,打起仗来,这就成为前线粮草补给的坚实后盾。反观赵国,山地居多,农业基础弱于秦国,粮草储备更是有限。长平之战打到后期,两国的粮草补给都成了大问题,士兵们吃不饱,如何上阵杀敌。


秦昭襄王调集巴蜀粮草经蜀道不断输送供给前线,而赵国向齐国借粮未果,粮草补给严重落后于秦国。

 

 

冷兵器时代,士兵打仗要靠真刀真枪的肉搏,对歼灭敌方有生力量。白起能够一次又一次打退赵括的突围,除了战术得当,秦兵源补给也十分重要。两国连年征战,双方各自保守投入四十万军队,连年征兵导致国内成年(16岁以上)兵丁的数量在锐减,到后期两国国内几乎无兵可征。


赵孝成王自己的侍卫军都被调拨出来与城内征集的散兵一起送到前线,驰援赵括。秦国的兵源补给也不断加码,长平之战最后关头,秦昭襄王亲至河东,赏赐民爵一级,征集十五岁以上男子入伍,全部调到了长平东北面的防线,将赵国的救援道路彻底切断,取得战争胜利。

 


值得玩味的还有各诸侯王的态度,秦赵两强争霸,其他诸侯王都在隔岸观火,等待看到这两个大国一决高下的结果。这时,秦国的 “伐交”也在发挥效果,武安君白起到魏国“问候”魏王,跟韩王借了个地方(垣雍),“提点”春申君(别忘了水淹鄢城),告诉魏王(水漫大梁也可以),轻松破解赵、魏、楚三国合纵。在秦国强大国力的震慑下,其余五国并没有贸然参战。

 

长平之战,赵国完败,秦国惨胜,支撑这场战争到最后的是两国军队的持久力和耐力,而归根到底是国力的较量。

 

天下分久必合大势所趋,然而往事并不如烟,今人当以史为鉴。大国交兵,胜负在战场之外。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忍冬(微信号:cn13714009507)

❀【四书五经赏析】四书之名始于宋,五经始于汉武帝,朱熹合为“四书五经”,堪称儒林佳话,旷代经典!
❀【史记】司马迁曾欲以一支史家之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领略上古风骚,秦汉故事!
【西游记赏析】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说文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