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好友阿玲的老公投资失败,小俩口心里都有点别扭。
这半年来,俩人时不时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久而久之,阿玲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她与老公吵架,孩子就会生病。
两口子吵架与孩子生病到底是巧合,还是真有关联?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类似的心理学案例。
一对夫妻带着6岁的孩子四处求医,原因是孩子不爱吃饭,已经严重到了身体虚弱的地步。在一名好心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带孩子去拜访了一个很有名望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很快就找出了症结:原来夫妻俩的感情从一年前开始破裂,一直争争吵吵,并多次提到离婚。
孩子发现父母唯一合作并意见一致的时候就是在餐桌前劝自己吃饭,便故意夸大了自己不爱吃饭的行为,即使是挨饿也不肯进食。
夫妻俩算了一下,从孩子最初厌食到做心理咨询的时间,刚好是一年。其实孩子的病源是家庭关系,孩子是家庭问题的“替罪羊”。
孩子是在用自己的方法维护家庭的完整。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阿玲听,她马上认真地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孩子第一次在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发高烧,夫妻俩就立马搁置了争议,齐刷刷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后来,一遇上大的争吵,孩子就会发烧感冒,他似乎在以这种方式默默抗议,寻求父母的温情。
阿玲纳闷:孩子才一岁半,连大人说的话都未必能听懂,如何练就了这般“特异功能”?
我们总是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孩子只是不会表达而已。
有研究指出:6-12个月的婴儿即便在睡着的时候,大脑都会对愤怒的语调有所反应,会变得更敏感。
再小的孩子都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关系之间微妙的变化,而且孩子越小,越容易在父母吵架的时候生病。
当孩子无力改变外部环境的时候,就会转而攻击自身,造成情绪压抑,生病是幼小的心灵负荷过重的表现。
有些感情不好的夫妻常会发现,他们吵架的时候孩子会变得特别“懂事”,其实这种“懂事”跟生病一样,都是非常可怕的,背后交织着孩子的沉默,恐惧,隐忍,和讨好。
孩子们发现父母的关系恶劣,都会想尽办法扭转局面,或让自己变乖一点,让父母更开心一些;或叛逆捣蛋,让父母更关注自己。
那么,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只一味冷战的夫妻对孩子的影响就会小一些吗?
以前听一个同事讲她的亲身经历。
自她有记忆起,父母就是分房住,除了跟她说话,父母之间几乎很少交流。
她去同学家玩,发现别人家的相处模式很不一样:别人的爸爸,是会跟妈妈夹菜的;别人的妈妈,是会跟爸爸微笑的;别人家餐桌上说说笑笑的氛围,是她家从来没有过的。
最让她惊讶的发现就是:别人的爸妈都是共用一个房间!
这个发现让她崩溃了,她觉得自己是有罪的,是自己导致父母不和——那时的她还是个孩子,孩子总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父母的关系也是受他们控制的。
她尝试了多种修复父母关系的方法,但都没有效果,面对这难以接受的事实,她变得郁郁寡欢。
如今,她终于明白,父母本身就是不相爱的,无论她再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但当年忧郁消沉的情绪一直伴随着她成长,成了她身上根深蒂固的烙印,时刻影响着她的行为和认知。
她不敢恋爱,不敢结婚,不懂得如何去爱人。
她独来独往,言行孤僻,生怕有人靠近自己就会带来伤害。
她性格敏感懦弱、自卑且多疑,童年的阴影笼罩了她整个人生。
大人们以为伪装得很好,但孩子心里却如明镜一般。冷暴力带来的伤害丝毫不比暴力少。这种伤害,远远超过成人世界里贫穷、失恋、失业带来的打击。
我曾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这么一段话:
孩子是最坚忍的人群,他们还不懂得用逃脱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泄反抗折磨。他们只能伸着冰冷的小手小脚,甚至根本不会有人察觉到他们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
大人当孩子无知,其实是大人不愿孩子有知情权。不是孩子不知道,是大人自以为是地觉得孩子不知道。
父母是否相爱,孩子是最清楚的。
装恩爱可以瞒过亲戚和朋友,但瞒不了朝夕相处的孩子。每对父母的相处模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与社会的相处模式。
一旦发现父母关系并不那么融洽,孩子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试图平衡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时,很容易把自己的世界封闭起来。
婚姻关系永远是所有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感情稳定,亲子关系才能稳定。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懂得如何自爱和爱人,他们会沐浴着原生家庭的阳光积极乐观地面对这个世界。
所以,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彼此相爱。
- END -
作者简介:二次元猫小姐,一个只想写好文章给你看的塌鼻子姑娘,作品散见期刊杂志。个人公众号:二次元猫小姐(tqq1214cat)。
猫姐说:
七夕红包公布啦~
留言最高点赞者为任性的“梦醒时分”小盆友
红包金额为:¥77.77
请长期密切认真严肃地关注“二次元猫小姐”公众号,
才好参与下一次的互动哟~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