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的应用和市场情况,包括行业介绍、主要玩家、市场需求与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发动机厂商与发电机组供应情况等问题。
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应用从2013年开始,去年主要市场的增量转变为智算AIDC市场,柴油发电机备用电源是不可或缺的。
进口品牌如美国卡特彼勒、康明斯、德国MTU、日本三菱等,国内品牌如科泰、泰豪科技(泰豪电源)、苏美达等是行业主要参与者。
今年下半年开始市场非常火爆,主要是2MW的机子需求量最大,造成了国内的全面缺货。市场需求主要在北美、中国和东南亚。
康明斯、MTU、三菱等发动机厂商供应情况各异。科泰与MTU有合资工厂,泰豪和三菱有一个合资工厂。国产机器产能相对较好,但得到互联网巨头的认证认可需要时间。
预计数据中心市场将继续增长,造成发动机需求上升。进口品牌占比约80%,但产能无法提升。国产发动机若通过验证,可能提升市占率。明年预计会有价格上涨,部分很着急的项目可能会有更高的涨幅。
更多投研资料点击进入知识星球
。
转
星球内每日更新内容超300条
发文章至朋友圈或微信群,即可免费获得一周调研纪要合辑
1、行业介绍:
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应用从
2013年开始,原来是传统数据中心IDC,去年开始主要市场的增量转变为智算
AIDC 市场。柴油发电机备用电源在这里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没有其他备选方案。
2、备灾电源行业主要玩家:
进口品牌:美国卡特彼勒,康明斯,德国
MTU,美国科勒,日本三菱
国内:科泰、泰豪科技(泰豪电源)、苏美达,这三家是电源公司,玉柴、潍柴这两家是依靠自己的柴油发动机产能,做一些备灾电源。
3、市场需求与供应短缺
今年下半年开始市场非常火爆,主要是
2MW的机子需求量最大,造成了国内的全面缺货。
主要数据中心市场在美国、中国和东南亚。美国订单已经排到了
2027 年,主要是大的国际品牌大功率发动机每年产量受限制的,而且备灾电源用的柴发只占他们整体业务很小的部分,所以海外公司就是这样,也不会扩产。因为美国AIDC发展的更早,需求爆发的也快,市场价格和利润都比较好,目前海外大品牌主要销售都在美国市场,差不多有
70-80%
国内柴发机组企业和海外发动机企业都有比较好的长期合作,科泰电源、泰豪科技、苏美达配套进口发动机,和海外的发动机企业有固定的合作,玉柴、潍柴是用自己的国产的发动机。
因为备灾电源整体投资在
AIDC中的比例很小,但备灾电源又是电源侧最后的供电保障,因此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的
AIDC 还是偏向进口品牌的发动机,整体上国产品牌在
性能上还是有差距,是目前市场备灾电源断货的主要原因。
4、价格上涨
目前市场缺货,造成了涨价,
2MW机型在200多万,目前谁手上有20台机器,客户愿意每台加
20 万来采购。国产柴发机组比用海外发动机的机型便宜 40 万上下。
国产机器产能相对好一点,但要得到互联网巨头的认证认可可能确实需要一些时间,目前来看受益的还是原来使用进口品牌的这几家企业。
5、发动机厂商与发电机组供应情况
康明斯:
K60 产品进口到国内 25 年只有 60台的量,基本都是自己使用为主(做成电源),OEM 拿的就很少,主要供应给苏美达,量很小。
MTU:给国内的量在 800台,科泰和MTU的合资工厂(
50%:50%)拿 300-400台,科泰、泰豪、苏美达分剩下的四五百台,这四五百台里面其中可能科泰拿的多一些,因为合作了二十来年,关系密切。(科泰主要用MTU、三菱和玉
柴的发动机)
三菱:他自己常州工厂会用一些(自有品牌),剩下的都给科泰。泰豪和三菱有一个合资工厂菱重,这里面一部分给三菱自己,一部分给泰豪。
Q&A
Q:24、
25 年中国市场需求?发电机组市场格局?
24年2MW 机组全国市场需求量在3000台左右,
AIDC的需求是在下半年才开始放量,但从订单到执行交付还有一定时间。因为之前互联网大厂主要还是靠租赁算力,现在开始自建,像字节、腾讯、阿里、快手这些公司,都是
25 年的增量。从市场格局来看,苏美达、泰豪、科泰都差不多
15%的市场份额,剩下的MTU、卡特康明斯、科
勒、三菱等国外企业分。基本都是这几家,
25年因为进口发动机的短缺,对国产发动机供应的厂商如潍柴玉柴是利好,份额可能有所提升。已经锁定资源了这几家(泰豪、科泰、苏美达),会去寻求更多国产资源(发动机)的开拓,玉柴和科泰绑定的较深。
Q:国内以进口发动机为主,进口品牌占比?
发动机中进口品牌占比大约在
80%左右,3000台的总量差不多是2400台左右,玉柴、潍柴是剩下的份额,他们份额差不多,大概
300台。潍柴的发动机主要给自己供,玉柴的发动机给科泰供应的比较多。(
H 家不能用美国的产品,所以是玉柴给科泰供发动机,科泰给H
供,所以这部分国内份额应该考虑
H的特殊情况,)
从目前的情况看,进口品牌产能没办法提升。如果后续国产发动机通过验证的话也是有可能提升市占率的,另一种情况就是
AIDC
项目交付的节奏延迟一些,因为进口机太紧。比如字节
1月开始招标,
26年年中才会执行完,时间跨度会延长一点,以时间换产能。像最近我们接触快手来做验证,要求发动机不间断
36 小时运行,这个
对国产机可能是个挑战。
Q:发动机的价格上涨预期
国外发动机品牌有每年的例行涨价,大约在
3-5%。所以机组厂家也会顺势涨价,现在使用进口品牌发动机的机组涨
20 万差不多是10%,加上发动机 5%的上涨所以明年预计会涨15%左右。
进口品牌
MTU、康明斯一般是1 月1日涨价,三菱会计年度不一样是每年
4 月1日调价,国产的也是
1 月 1日调价。目前还没有涨价。上一轮涨价主要是中小功率段,价格翻倍都有(一台
20 万,翻倍可能 40 万
),这一轮是大功率紧缺。
Q:发动机产能锁定情况
国产机组厂家他有发动机厂家供应节奏的不确定性,所以没办法和客户签太长的订单,基本锁定到明年
6 月,基本已经锁完了。
海外发动机厂商:
MTU 是 25 年都买完了,三菱是 26 年前
不接单了,
26 年前都卖完了。国内厂商玉柴、潍柴:每家每年
1000台左右的最大产能(大功率发动机)。
目前发动机还没有涨价,因为还没到调价时间。我们和上游都是长期合作,就算涨价也会有一个通知期。在发动机价格还没涨的情况下,机组已经涨了
10%,谁手里有货,就可以涨价,这部分都是纯利了。
Q:柴发机组用量
传统数据中心机架
6-8kw,目前AIDC就是30kw,
2000 个机柜
就是
60MW,就需要30台2MW 柴发(具体N+1 还是 2N 主要看客户需求,一般是备N+1)。
TIER4 等级(不断电率要达到 99.9999%)就需要
配
2N台柴发,如果是正常的
TIER3 级别,就是配N+1台。目前企业都是N+1比较多。
Q:机组企业拿到 MTU、三菱、康明斯的发动机哪家更多?
科泰:和
MTU 关系好,有合资工厂,会先保证他自己下游厂的这个
发动机资源,和三菱也
是独家的合作,科泰在进口机的里面有先机。去年
10 个亿,大约80%用在
数据中心
泰豪:小功率机为主。去年柴发收入
15个亿,大约一半是在数据中心
苏美达:也是小机为主,数据中心进入时间比较短(四五年时间)。
10 亿多的收入,大约 50%不到是数据中心的。
泰豪是代理商销售的模式,利润率会低一些,科泰是直销更多。
Q:三菱、MTU、卡特彼勒目前的发动机产能和未来扩产规划
他们不会扩产,
MTU 全球产能在3000 左右/年,三菱不到 1000台,卡特彼勒四五千台、康明斯也是四五千台,玉柴、潍柴都是一千台的产能。
Q:发动机 36 小时不间断运行,短期内很难快速提
升技术?下游客户会放松要求吗?
发动机是百年的产品了,国内产品和海外主要是小毛病多,漏油、漏水等,
H接受国产发动机也是没办法,现在唯一办法,通过冗余配置来保证,这里面就要考量使用国产机后冗余配置的性价比的问题了。
Q:国产发动机就
2 家,有可能算上后还是供不应求吗?
还是取决于
AI应用的发展情况,要看服务器的上架率,如果前面投的上架率很高就回接着
投。现在互联网厂商的都是自用为主,跟以前租赁的智算中心还不太一样。
Q:字节需求?
字节准备投
1000 亿,对应 50 个数据中心,一个数据中心 30台,差不多1500台。国内之前的需求在
3000台
/年,字节之前主
要是用租赁的形式。
Q:明年外资发动机涨
5%,国产发动机也满足不了需求,机
组直接涨
20-30%有可能吗?
部分很着急的项目有可能,但普涨二三十可能性小,现在散单市场几台几台的有涨
40%的,但我们主要还是考虑这种成体量的大项目大订单。
Q:明年年中和今年的比较?
明年还会加剧,下半年起量,今年上半年还有备货,明年没有库存了。
Q:字节海外备用电源也是从国内采购吗
苏美达、科泰从国内供应链把货发到马来西亚和印尼那边,他们直接从欧美去买成本会更高,所以还是会从国产购买。
Q:国产和外资的启动时间会有差距吗?
加装一些东西,外资启动在
15s 左右,国产的要
20多秒,还是有差距。
Q:2MW 机组一般是多少并联?
柴发最大做到
3MW,但量比较少性价比不高,性价比最高的还是 2MW 并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