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邱震海
分享我对时政问题的看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浅析主流 Alignment 算法与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邱震海

春分恰好读书天,莫负好景好颜色

邱震海  · 公众号  ·  · 2020-03-17 18:29

正文


过了立春、雨水、惊蛰, 翘首盼望的春分,终于 如约而至。

不管是悄悄回暖的气温,还是万象更新的美景,都在提醒我们:

生机蓬勃的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如果前半段的春天你虚度了,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过?


是不负韶光,努力进取,还是接着懒散度日?


相信你已经有答案了。


赠你一句古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春花绽放,在灿烂的时候驻足,将芬芳的美好珍藏。


春色满园中,我们推出了“万象更新,希望重启”活动致你真挚的问候。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震海书院邀你相约春分。



活动规则




所有在 3月17日到3月21日 加入《震海书院海读系列》的小伙伴,都可以得到我们送出的一份价值99元的礼物— 羊巴皮记事本


所有在 3月17日到3月21日 加入《震海书院海读系列》 的小伙伴只需填写信息,即可获得这个 定制羊巴皮记事本 哦,还等什么赶紧 扫码加入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入「 震海书院海读系列

(震海会会员可免费加入,无需购买)


我记得以前我说过,我非常享受用交叉的眼光看问题。

不管是在德国给”德国之声“电台撰稿,还是之后到上海《文汇报》担任驻德国特约记者,又或是现在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表一些对时事的看法。

我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他们,因为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即使过程相同,我也可以得到一些和别人不同的收获和感悟。

通过这些感悟,我写了不少的书,有幸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总是能收到不少留言询问我:”这些见解很新奇,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每一次我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三个词”多看,多想,多思考“。


我见过的很多人,他们都具备后两者,他们会去想,会去思考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唯独缺少了看的过程。

什么是看?往大了理解就是视野,认知,往小了说就是看书,积累。

一切想法也好思考也好,是需要有基石的,没有墨水只是去胡乱的想,那么最终只能得到一座空中楼阁,看着很美,实际就是一场空。


可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这个看的过程,因为它见效最慢,想和思考需要的是一瞬间的灵感,闲着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花上几分钟想想事情。

而看书则不同,一本书要看完就得花上不少时间,看完了它也并不是马上就能用得上。

因此不少人会觉得,阅读这件事其实没那么大的必要,有看书的这点时间,他宁愿玩玩游戏,或者加会班

然而事实上,我 可以负责任地 说,我人生中遇到过的所有的成功人士、学者精英最鲜明的共同特征,就是都会在忙碌之余 争分夺秒地阅读。


他们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但因为 从未停止阅读和学习 ,逐渐积累了过人的智慧。

所以在我看来,不管在任何一个人生阶段,都需要通过读书来精进自己:

生活中遇到各种棘手问题,可以从书中找到解决方案;

成长路上的迷茫和焦虑,书能够为你治愈;

因条件限制而无法亲自用脚步丈量的世界,书会带你尽情探索......

作为一名热爱阅读,且深知阅读重要性的人,我很高兴可以通过《震海书院海读系列》 让大家更加轻松的与书结缘



为什么读书对一些人来说那么难?


我常能收到大家关于“读书”的留言。


不少小伙伴总是斗志满满的立下誓言,发誓开始认真读书、并想把每本书都读透、读好。

但同时,我也收到了大量关于“读书”的困惑甚至抱怨。这些留言让我逐渐意识到, “读书”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许多人在实操时都会遇到困难、瓶颈。


久而久之,对不少朋友而言,读书甚至变成了一个负担、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总结出以下四大原因:


0 1
没时间


现代社会压力大,节奏快,大部分年轻人每天忙于学业或工作,除去基本的生活与社交活动, 空闲所剩无几,几乎没有了留给阅读的时间。


这大概是阻碍阅读的第一元凶。


就算咬牙挤出时间读书,也常是断断续续, 一本书几个礼拜都读不完, 即使好不容易读到了结尾,书的开头内容却又忘得差不多了。

这样读书,且先不说能不能起到提升自己、陶冶情操的作用,光是 “读了就忘” 这件事,就已经让很多人产生了挫败感。
0 2
读不懂
很多朋友抱怨:
书怎么这么难读啊?一些书看上去不复杂,可是读起来却不明所以,更别提本身就晦涩难懂、意义深刻的经典名著了。


捧着一本颇有难度的书,硬着头皮也翻不了几页。渐渐地,许多人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刚买的书被束之高阁,只能变成在书架上接灰的角色。

就比如说霍金先生去世的那段日子,国内曾掀起过一股“买《时间简史》”的风潮,不少人说要追忆霍金,好好读读这本著作。


然而事实是,可以耐着性子把这本书读完、读懂的人并不在多数。毫不夸张地说,相当一部分人将《时间简史》买回家,也只是“收藏”而已。

0 3
难坚持

这个症结有点像上述两个问题的结合。


许多人会在某个瞬间“顿悟”:


自己不能再贪玩儿了,应该要好好努力一把了!


于是一口气买下许多别人推荐的好书,希望能一本本攻克,“变成更好的自己。”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第一天可能兴致高昂地读了30页,第二天却只看了15页,然后慢慢变成了10页、5页……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不好!自己已经有段日子没碰过书了。

“我又要上课又要写作业,还要准备大大小小的考试,到了晚上就累成了狗,哪还有时间看课外书啊。”


“工作之后才发现时间过得太快了,生活琐事又多,想静下心来读书谈何容易!


其实, 许多人对于读书这件事, 都经历过先热情后冷淡的周期性心态变化 ;再加上生活中的干扰因素着实不少,许多人都难抵刷剧、打游戏等娱乐活动的诱惑,根本没法坚持读书。


0 4
不知道该读什么书

的确,这个年代的“好书”太多了。面对琳琅满目的“新书上架”“畅销书专柜”“必读清单”“吐血推荐”,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不知所措”了—— 所以我到底要读哪几本? 真是不知如何是好啊……

很多朋友不会选书,是因为没有充分评估和了解自己的阅读喜好、知识结构、当下刚需,因此无法有的放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好书;而有些朋友不知道读什么,则是因为“兴趣爱好太广泛”,什么都想涉猎,结果根本不知从何下手。

到底哪些书有意思、哪些书值得读、哪些书对自己的帮助最大呢?

相信这些是让很多朋友颇感头疼的问题。


我一直在思考 如何帮助大家摆脱以上四大“读书拦路虎”的困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案脱颖而出:


那就是 成立震海书院海读系列, 带着想从书中汲取知识与力量的每一位朋友, 详细品读高质量好书。



震海 书院海读系列】如何带你读好书?

1. 耐心深度的前期筹备过程

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利用工作之余,回顾整理了自己曾读过的数千本好书。

访谈了当当网、京东图书、亚马逊中国、微博读书频道等平台的知名阅读专家,并在前往了多大线下大型书店实地甄选。

与此同时,我整理和分析了 一些听众和读者 的阅读喜好、读书诉求, 在经历数次修改后,最终精挑细选出最适合大家阅读、收听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