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癌是一种侵袭性强的胃肠恶性肿瘤,其5年总生存率低于20%。当前的诊断手段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存在局限性。
2025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王红阳,胡冰和上海交通大学钱昆,黄琳共同通讯在
Hepatology
(IF=12.9)在线发表题为
“
Bile metabolic fingerprints distinguish biliary tract cancer from benign biliary diseases
”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从3个独立的队列中收集了336名胆道癌或良性胆道疾病患者的样本。采用新型纳米粒子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对300份胆汁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印记分析。
随后,在探索性队列中基于选定的胆汁代谢生物标志物面板开发了诊断检测方法,并在验证队列中评估其表现。进一步在前瞻性队列(n = 36)中对胆汁样本中的疾病特异性代谢物进行了外部验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结果,作者建立了一种新型胆汁检测方法——BileMet,用于快速、精确地检测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AUC值为0.891。作者识别了6个代谢物生物标志物候选物,并发现胆道癌相关的保护性代谢物——甘氨酸结合的陈酮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glycine conjugate)在胆道癌中的关键作用。作者的研究结果确认了BileMet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诊断能力。
如果应用,BileMet检测可用于术中测试,并能在刷子细胞学检测未能支持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快速做出医学决策,从而减少超过90%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