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美金,折合人民币一万四千多块,OpenAI 这一波,直接让打工人的心碎了一地。
根据彭博社报道,OpenAI CFO Sarah Friar 在采访中透露,他们正在筹备一款定价 2000 美元/月 的 AI 订阅套餐,专为解决高复杂度工作的“博士级岗位”而设计。
这款产品被称为“博士级 AI”,完全能替代雇佣人类完成高复杂度工作。
换句话说,这是一款专门为“有钱又懒的老板”量身定制的AI!
乍一听,这价格确实让人头皮发麻:
“2000 美金?AI 也太贵了吧!”
但转念一想,2000 美金请个“博士”,还是 24 小时随叫随到、从不抱怨的 AI 员工,这效率,老板们能不心动?
ChatShare 账号系统 已稳定运行近一年多,支持 GPT-4 系列、GPT-4o 和 Claude,原版体验,简单便捷!
立即体验:👉 https://s.yam.com/gynbC
AI 对标人类工资?打工人表示“完全招架不住”
要知道,在美国,一位博士的年薪动辄 10 万美金,还不包括福利和保险。
而这款 AI,每月 2000 美金,相当于年薪 2.4 万,还不用操心离职、加薪、请假,效率更是“遥遥领先”。
难怪老板们看了直呼“真香”,而打工人只能大喊“打不过”!
这AI,是来抢饭碗还是发工资的?
消息一出,网友们的反应五花八门,生动得很。
在大佬 Andrej Karpathy 和网友们的讨论中,AI 的定位逐渐清晰:
Karpathy 直言,他期待的 AI 不是解决博士级难题,而是像一位“初级实习生”那样,把那些琐碎又标准化的任务处理干净:
“设置 Slack,阅读入职文件,执行任务,然后下周一起复盘。”
更有人脑洞大开地调侃:
“2000美金的 AI,干得还是打工人的活,赚得却是白领的工资。老板们躺赢,打工人直接躺平,这谁顶得住?”
工具还是替代品?AI 的边界正变得模糊
过去,AI 只是一个“高级工具”,像翻译文件、整理表格、记笔记,更多是用来辅助人类工作。
但 OpenAI 的这个博士级智能体(Agent),已经明显跳脱了工具的定义。
自主执行任务:
它不需要你手把手教,能理解和规划复杂任务流程;
独立产出成果:
无需人类监督,最终直接输出成果报告。
这就好比雇了一个高效员工,而不是一个需要指导的工具。
但是,这带来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果 AI 不再是工具,而成了人类的替代品,那我们人类的价值在哪里?
ChatShare 账号系统 已稳定运行近一年多,支持 GPT-4 系列、GPT-4o 和 Claude,原版体验,简单便捷!
立即体验:👉 https://s.yam.com/gynbC
2000 美金套餐背后的逻辑:效率对决人类价值
OpenAI 敢这样定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本逐利的逻辑:
博士 10 万年薪 vs AI 2.4 万,从成本上看,AI 更香;
无需管理、无情绪波动,从效率上看,AI 遥遥领先。
但人类的价值,真的可以简单用价格衡量吗?
情感、创造力、复杂洞察力,这些是 AI 目前还无法企及的。
不过人类要是停滞不前,那么可能会沦为 AI 无法覆盖领域里的“打杂工”。
未来的工作:AI让我们进化,还是边缘化?
其实,AI 对人类工作的冲击并不是新鲜话题。
从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到现在写代码的 AI,技术的迭代总会淘汰一部分职业,但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会。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与 AI 共生?
是躺平,任凭 AI 接管一切,还是主动学习,利用 AI 去提升自己的生产力?
如果你是律师,与其担心 AI 取代你,不如学习如何用 AI 辅助完成枯燥的文书工作,把更多时间用在法庭辩论上;
如果你是教师,与其抗拒技术,不如研究如何用 AI 个性化教学,让学生更高效学习。
用 AI 的人,才不会被 AI 取代
2000美金/月的博士级 AI,看似咄咄逼人,但这只是时代的缩影。
未来不会是“人类 vs AI”,而是“用好 AI 的人 vs 不用 AI 的人”。
打工人们,与其害怕被替代,不如学会拥抱 AI,成为驾驭它的掌舵者,而不是被淘汰者。
ChatShare 账号系统 已稳定运行近一年多,支持 GPT-4 系列、GPT-4o 和 Claude,原版体验,简单便捷!
立即体验:👉 https://s.yam.com/gynbC
最后,开个脑洞:
如果有个“2000美金博士AI”给你用,你最想让它帮你干啥?
评论区聊聊你的“理想打工 AI 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