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好地监测
好地讯南京由好地网打造,定期发送南京土地出让信息动态、房企融资动态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好地监测

江心洲最新规划蓝图:3条地铁3座步行桥1条空中索道构建多样化进出岛交通体系

好地监测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8-13 22: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位于长江中间的南京江心洲,出炉了最新版的规划蓝图。

根据规划,江岛的开发严格控制了总量和规划,一半以上设为非建设区,其核心区最高楼也调低至180米。但三条地铁线、三座步行桥和一条空中索道的规划,则让人眼前一亮。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位于江心洲地区,为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框架下,由新加坡与南京合作开发建设的一个区域性、综合性大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5.21平方公里。《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近日获市政府批复实施,这一新版规划是在2011年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翻开这份新版规划,江心洲的定位是集产业发展、低碳生活、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


江心洲区位图

在《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中,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呢?


规划三条轨道交通一条空中索道

新版规划的蓝图上明确进出岛通道采用道路、轨道、慢行三种进出岛交通,构建多样化进出岛方式。在公共交通上,江心洲上将构建由3条轨道交通、1条有轨电车、4条区间公交、3条组团公交、2条旅游公交组成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

地铁线除了目前运营10号线之外,规划的4号线二期和13号线都在岛上预留了站点。除了目前的青奥公园步行桥外,江心洲还规划预留了奥体轴线步行桥、宝船遗址公园步行桥。除了步行上岛之外,空中走廊也出现在了规划蓝图上。这般规划预留了从河西南鱼嘴地区到江心洲南部等鱼背索道。

公共交通体系


和闹市区的车水马龙不同,江心洲将构建以步行者为中心,“公交+慢行”为主体(占总出行方式约90%)的生态交通体系。

岛上将适当限制私人小汽车交通,规划私人小汽车占机动车分担率15%以下。

以后从江心洲上到江南,你可以选择地铁,也可以开车,还可以优哉游哉地踱步在步行桥。

对于爱好跑步的市民而言,岛上漫步将会十分惬意。新版规划提出,江心洲要构建以步行者为中心的城市,将利用岛内丰富的绿色资源,形成四种特色慢行廊道:环岛大堤步行道、林荫路步行道、沿河步行道和绿带步行道。


一半以上为非建设区,将打造特色田园小镇

南京市规划局相关人士介绍,本次规划修编延续了“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强调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强化水网、绿网、慢行、车行网络“四网”叠加,控制城市建设规模,保护生态基底,这次规划中江心洲的总建设量不变,但建设容量内部比例调整,提升了科研设计、商务办公在产业建筑面积总量内部的比例。

全岛在保障原住民安置面积及其配套之外,总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为了控制开发比例,全岛一半以上用地作为非建设区突出生态低碳功能,总建设用地不超过全岛总面积的一半,增加公益性配套用地面积,控制居住用地面积。



这份规划强化非建设区的控制与引导,江心洲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休闲度假、文创交流等特色功能,在生态科技岛建成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国际特色的田园小镇。在新版规划里,将非建设用地区域的生态空间分生态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生态公园区、生态防护区四类进行控制与引导。

除已建项目外,夹江背水坡堤脚外100米范围调整为公园绿地或非城市建设用地。


严格控高,江岛最高楼削减到180米

新版规划还优化了江心洲的产业结构与布局。具体是以生态科技、知识创新为核心,打造“3+1”产业族群,形成以生态环保产业、信息科技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柱,现代都市服务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江心洲核心区的建筑严格限高。规划提出,江心洲空间形态延续 “南北低、中间高、近江低、远江高”的总体控制原则。记者注意到,江心洲核心区的高层建筑高度均有不同程度调低。核心区的最高楼从200米削减到了180米。


本次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图

在具体的建设中,江心洲也将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将通过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以及雨水调蓄设施等控制全岛年径流总量,提高规划区雨水管渠设计标准。

公共资源配备

本次规划方案明确,岛上将配置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6所,幼儿园11所,国际学校1所。

规划居住人口为11万人,按“居住社区—基层社区”两级社区组织结构模式,共规划居住社区3个。规划基层社区中心12个,其中11处独立占地,1处与文化创意岛居住社区中心兼容共建。



来源:南京发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  ·  不打死你,难以平民愤
7 年前
猎奇漫画I  ·  真假王子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