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悠(富书签约作者)
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
我的朋友是一位非常忙碌的人。
她关注股票,玩转各个APP软件,看手机小说,八卦各种新闻资讯,经常光临购物网站,自己缝改衣服,修理东西,囤积大量物品,带孩子,忙工作。
谁要是缺个什么工具,总能从她那里找得到。
你也许会说,这个人真是考虑周全,面面俱到。
可是事实情况是什么呢?
她的生活简直一团糟糕。
每次看到打折商品她都有买的冲动,几乎每天都有人给她送快递,结果买了一堆没用的或者极少使用的东西,并且花的钱比有需求的时候更多。
有时还要花大把的时间去把不合适的东西退掉。
因为她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这便练就了她一心几用的习惯。
她经常边吃饭边看手机小说,有时候在相对正式的场合也是如此,给人造成了一种不尊重他人的印象。
并且,受她的影响,孩子也养成了边吃饭边看手机的习惯。
家里因为购买的、堆积的东西实在太多,经常摆满整个客厅,显得非常凌乱。
别人无意间说了一句她不喜欢听的话,她会在心里记很长时间。
上楼梯有人不小心撞了她一下,她也会记恨好一会。
有个课程视频没有看到,她便感到很失望。
工作不专心,效率特别低,经常在做着工作的间隙又去忙其他的了,导致本来可以很快完成的工作总是出现延期的现象。
总之,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只是这些事情真的非做不可吗?
她总感觉自己非常忙。
的确,她很忙,可是忙的却不充实,并不明智。
她只是把时间占据起来而已,身心很疲惫,没有平静感和幸福感。
她把握不住生活的重心,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不是。
她本该不必这么忙,这个忙是她选择的结果。
之所以过的这么累,是因为外在的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在她那里都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所有的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时时刻刻在分散着她的精力,导致其精神状态不佳,总会展现出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
《我是演说家》的冠军熊浩曾经做过一期《为时代发声》的演讲。
大体意思是说,我们往往关注了太多资讯类的东西,比如哪个艺人离婚或者结婚了,先定一个小目标吧,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且行且珍惜等这些当时最吸人眼球、最欢呼热络的信息。
当初我们像赶集似的去关注它,生怕一疏忽便错过了什么,可是当你再回顾的时候,你却发现你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
你的时间交给了资讯,交给了手机,交给了各类娱乐新闻,交给了购物,唯独没有交给自己的心。
你的心忙碌而焦灼,你永远想着做不完这件事,一件又一件,可是你可曾去想过,这些事情于你来说代表了什么?
现在的电视节目也在朝正确的方向指引大家,近期出现的《中国诗词大会》《超级演说家》《朗读者》《传承者》等节目质量高档,或内容充实,或观点犀利,或意境优美,引起了大家广泛地关注和讨论。
这是一股求好的热潮,它不再像那些纯粹的娱乐节目一样,如过眼云烟,看过之后除了付之一笑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这些节目引导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阅读体验,正是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肤浅的娱乐,多给自己的心灵一些滋养,多体会一下慢生活的乐趣,多认知一些闪亮的价值观念,多感受一番自然朴素的文化盛宴。
是的,
正是因为你关注了太多琐碎而没有营养的东西,你的头脑渐渐地被这些东西所填充,你便忘记了如何去关心内在的灵魂成长。
关注太多无关紧要的事情,你总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不知道当下最该做的是什么,对事情的把握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因此很容易拘泥于细节。
当有人提醒你的时候,你也许会说细节决定成败,只是你必须意识到一点,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一定是以正确的方向为前提的。
否则,只是在做无用功,更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出现。
拿这个朋友来说,她的第一任丈夫和第二任丈夫都是差不多的类型,是那种不心疼妻子又十分自私、计较付出的人。
对于她来说,本该在第一次婚姻失败之后,深刻地反思一下,找一下原因,对于婚姻慎之又慎。
可是这位朋友却在短短三个月内闪婚。
在这个对人生如此关键的事情面前,她做的如此草率。
为什么?
我只能说她的思维有问题。
一个人关注的杂情越多时,容易变得焦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会深度思考这些重要的事情。
人们都说小事糊涂,大事聪明。但她却恰好相反,小事做的看似很周全,什么都涉及、什么都参与,却永远把握不好人生之大事。
因为一直处于一种忙碌而不可得的状态,好多事情需要去做,因此容易急躁、烦躁,也更容易犯错误。
而一旦情绪不好,便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得不偿失。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往往可以因小而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