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世界上第一个养猫的人是谁? ·  6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有什么事儿是有孩子后才知道的?【 ... ·  20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开学季必看!耗时 1 个月,视光师实测 ... ·  昨天  
知乎日报  ·  知乎直答接入 DeepSeek,有哪些亮点?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𝒕𝒆𝒔𝒕 𝒕𝒉𝒆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非英语国家中,是否只有中国人有这么大热情去学习英语?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17-02-21 18:22

正文

题图来源: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知友 | Chris Xia


我大概知道题主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达到题主的期望……


回答是:不是。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英语在目前世界各国有什么样的地位,然后还得了解在中国英语有什么样的地位,最后得对比同等分类国家间中国是什么情况。


英语是当前世界的国际通用语(感谢 @Albertini ,稍微修正一下:这里应该标注为 global lingua franca),因此有关英语的研究相当多,统计英语在不同国家的使用状况的研究也很多。


按照 Kachru 设计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三种:


Inner Circle(内环)


也可以简称为 ENL 地区(English as a native language), 英语作为这个国家的官方和 / 或通用语言,也是大多数居民的母语。


我姑且认为这是题主认为的「英语国家」,代表是 英国、澳大利亚


Outer Circle(外环)


有时候则是说 ESL 地区(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由于历史政治原因,英语是这个国家的官方或通用语言,但并非大多数居民的母语,大多数居民会在母语期后接触英语,在教育、工作中广泛使用英语。


代表是 新加坡 (这个例子稍微有点特殊,新加坡的高言是英语,低言是 Singlish),现在的 香港 还可以算是外环区域(香港政令文以英语本为准,上庭辩护多用英语), 印度 则是典型的外环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国家里,有可能出现双言现象(diglossia):英语作为高语言,广泛应用于政府、工作及其他正式场合;其他语言作为低言则用于个人交流场合。


Expanding Circle(扩展环)


有时也被叫做 EFL 地区(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英语在这个国家不具有任何公共地位,大多数居民的母语也并非英语,居民通常会在学校内以「学外语」的形式接触到英语。


代表国家除了 中国 以外,在东亚区是 日韩 ,在欧洲则是大陆的绝大多数国家(是的, 瑞典 那种英语那么牛逼的地方还是属于 EFL 的范围)。


只有第一种国家,才是不需要「学习英语」的,而后两者的居民都是以非母语者看待的;在被英国大学录取时,来自后两者的居民必须提供相关英语考试成绩。


那么,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国在英语使用问题上的位置和立场,我们就可以把中国和其他扩展环的国家进行比较了。


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英语水平衡量标准,作为一个光荣的 Cam ESOL 邻居,刚好前段时间我家羊被雅思烤了,所以就以雅思计算吧。在国内大家普遍感觉去烤雅思的基本上英语都学得「差不多」了,但是具体怎么样呢?


A 类雅思最高分是德国(扩展环成员),7.2,然后是希腊(扩展环成员)、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均为外环成员),都是 6.8。


中国均分是 5.6,和伊拉克、韩国、乌兹别克斯坦(均为扩展环成员)相近。


G 类雅思最高分除了几个内环成员以外,最高的是外环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然后是扩展环的德国,7.0。


中国均分是 6.0,与孟加拉(外环)、哥伦比亚(扩展环)、印度(外环)、伊朗和意大利(均为扩展环)接近。


为防大家说「没图你说个毛线」,我特地整理了一下 A 类和 G 类的 2012 年的成绩汇总,标记好国家的所属范围。两类都允许母语者参加考试,但是一般 A 类没这个必要。



2012 年的 A 类考试成绩,蓝底为外环成员。



2012 年的 G 类考试,橙红底为内环成员,蓝底为外环成员。


可见,中国在扩展环内,英语水平也不是最高的,与外环成员比起来还是稍有距离。中国人就算「有热情」去学习英语,成效也未必显著。


而又一个问题来了: 中国人真的就有那么大的热情去学习英语吗?


中国人真的有那么大的热情吗?


抛开互联网,抛开你能「看到」的一切,想想中国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的人口,如果你离开一线二线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乡镇去,中国人真的有那么大的热情去学习英语吗?


我老家是浙江温州的,出生在西安,长在北京。光是走在街上看英语培训广告,就可以发现北京的广告大概有前两个城市加起来那么多。


我小学是在丰台上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丰台的小学在四年级的时候才会开英语课,而海淀西城的学校都是一年级就开设了。


离开「教育发达」的地方,离开互联网,似乎在现实里我们并没有「如此的热情」。


事实上,中国人对英语的热情和熟练程度,远不如外环的成员,而因为自身语言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也不如扩展环的一些成员。


外环的成员们,很多是把英语作为政府、工作、高等教育的公用语言使用的,在这些国家里,英语意味着好的教育水平、好工作、好收入、好的社会地位。


我妹妹在新加坡,那里的中学基本都是英语教学(而其学生以华人、马来人居多,母语都不是英语);在香港的时候,我们看到父母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不惜千方百计,政府稍微做个语言政策评估都得联合八大院校一起审核,还得防着家长抱怨。


在外环国家地区,英语是「推动个人向上」的动力,大家对英语的执着,完全可以超出知乎上大多数人现有的认知。


而在一些扩展环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西欧和北欧,由于和英国美国相对紧密的联系,以及自身语言系属的优势,他们对于学英语和用英语,都没有特别的排斥感——当然法国除外。


欧洲的很多小孩在中学低年级时就已经到了英语的 B1 到 B2 水平了;对,他们高年级要去学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比起这些来,英语算个毛线。我去瑞典玩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就在伦敦没动窝呢……


反观中国,英语在社会地位和收入层面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决定性 ,并不是说你非要英语好才可以当医生、当律师、当公务员; 而我们的经济环境、母语结构、地理位置,也影响了我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我们对英语的热情程度和掌握水平,多少是符合雅思烤出来的数据的。


所以再回到题主的问题上: 在非英语系国家中,是否中国人才会有如此热情去学习英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