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本杀手投资分析
发布资本杀手(Capital Decimator)对宏观经济、股票投资的观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照此操作,后果自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资本杀手投资分析

隐藏在2025年财政预算背后的数据和深意

资本杀手投资分析  · 公众号  ·  · 2025-03-06 07: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了2025年的财政预算安排(只披露了几个重要的数字,更详细的数据要看后面财政部的报告)。我们简要分析这几个数字背后隐藏的数据和深意。
一、中央预期2025年名义GDP增长约4.88%
2025年狭义财政预算 赤字率拟按4%,赤字规模5.66万亿元。这样可以倒算出,中央预计2025年名义GDP是141.5万亿,比2024年的134.91万亿增长4.88%。
二、预期2025年GDP平减指数约为0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际GDP增长5%左右……
即中央预期2025年名义GDP增长目标大约是4.88%,实际GDP增长目标是5%左右。
换言之,2025年GDP平减指数的目标是0或负值,即预期2025年可能依然是 THJS 的一年。这说明中央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
虽然《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5年CPI的增长目标是2%左右,但众所周知,这个目标没有任何约束力。
2024年黄益平老师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都曾经建议2025年设置CPI目标是2%,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在中国当前阶段,这建议完全没有可行性。
图1  GDP增速与GDP平减指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政府工作报告》

三、狭义财政预算赤字实质性突破4%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预算理念秉承“以收定支”的思想,在实践中把“3%”作为金科玉律,不敢突破。2020-2021年为了抗击COVID-19曾经上升至3%以上,但很快又下调。
2025年狭义财政预算赤字率是4%,是第一次实质性突破3%的限制。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意味着财政扩张力度明显上升。
众所周知,在经济衰退阶段,财政政策效果远好于货币政策,因此这有利于经济恢复。
表1  狭义财政赤字

四、广义政预算赤字增长至8.38%
《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2025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0.5万亿元。 这样可以计算出2025年广义预算赤字是:
5.66+4.4+1.3+0.5=11.86万亿。
这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 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
这样可以计算出,2025年广义财政预算赤字率是 约8.38%,相对于2024年(表面上是6.63%,实际是7%)提高了1.7个百分点。 除了2020年外,这是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财政政策扩张在加速。
不过,我个人一直认为,应该宣布一个更高的广义财政赤字率,比如额外宣布会多发几万亿特别国债,用于刺激消费。把广义财政赤字率提升到10%。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市场释放一个信号:“我要充当最后的借款人,大幅扩张了。”这样可以扭转企业和居民的悲观预期,遏制他们缩表的势头。
8.38%的广义赤字率虽然明显高于2024年,但低于我的预期。我 估计未来会逐渐发现广义财政赤字率太低,不足以拉动经济,还得提升到10%。
表2   广义和狭义财政赤字的比较

五、与民休息

2025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7万亿元,比2024年(285490亿)增长1.2万亿,增速约4%,比2024年(3.77%)略高。
与此同时,狭义财政赤字规模5.66万亿,比2024年增长1.6万亿。 这意味着 2025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几乎不会增长,预计增速在0%附近。
相比之下,2024年一般公共收入219702亿元,增速是1.2%。其中税收收入增速是-3.4%。
可以理解为,2025年政府打算与民生息,不打算比2024年收更多钱,可能还会减税。

图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同比(%)
资料来源:财政部

这对改善企业和居民的财务报表来说是个利好。
如果《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能够严格贯彻执行,就更好了。
六、希望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5年拟发行的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有3000亿用于“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另外,会“ 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扩大入境消费。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健全县域商业体系。完善全口径消费统计制度。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我觉得3000亿太少了。不知道这3000亿外,还有没有更多钱用于支持消费。希望更多一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