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重要内容一览表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可以把重要内容列成一览表,将其纵横关系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互不连贯的内容,可以使用卡片来帮助记忆。
消除疑点
在完成了“整理”工作后,就应开始实质性的复习了,这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大多是有关考试的“关键性问题”,一定要理解透。如果能以这类问题为中心开展相互讨论,必然大有好处。
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
数学、物理等学科,可以使用习题集之类的书,所做的练习要和教材的基本内容有关。语文、英语等学科要以教科书为中心,练习读法、译法、语法等。这些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宽,复习时应把思路放开些,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练习。
想要征服薄弱学科,关键是应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可以把已经掌握的部分做一般复习,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薄弱环节上。
由近而远的复习策略
成绩优异的同学,复习阶段以查漏补缺为主。以保持优势为前提,争取均衡提升。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多注意细节,比如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等;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步骤完整、书写规范、用语正确。
成绩中等的同学,应该尽全力提高薄弱的方面,这是中等生提高成绩的关键。同时要紧跟复习进度,不能为了提高弱势学科而脱离老师的步伐,错过老师讲授的重点知识和解题技巧。
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在剩下的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并不现实,所以,要力保基础题不失。此外,要克服自卑、自弃心理,以及对弱科弱项的恐惧心理,要相信,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成绩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避免这些复习误区
只做难题,忽视基础。
科学拟定的试卷都是难易结合的,卷面上并没有那么多难题,而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即使是有难度的问题,分值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加班加点,挑灯夜战。
有些孩子很看重成绩,会在最后阶段抓紧每分每秒学习,有的甚至挑灯夜战。其实在复习时,合理安排复习科目和时间,让大脑得到适当休息,使其保持思维活跃性,这样才有助于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偏爱模拟,过往错题重视不够。
有些学生在复习中,喜欢一套接一套做模拟卷,然后自己打分,却把平时辛辛苦苦总结的错题放在一旁。其实,错题本此时不用更待何时?注意查缺补漏,将以前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错题进行订正、分类并及时改正,做到“题不二错”,也能在考试中出奇制胜。
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有些学生考前总想着把每一科的课本从头到尾地背一遍,让自己复习得全方位无死角。然而,问题可能就出在面面俱到上。无论从全局的角度,还是从单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考试一定是有重有轻、有主有次。所以,一定要留意老师点拨的重点内容,主次分清,复习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