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明风华》,确实充斥了太多的史实错误,甚至是只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观众,都能一目了然的细节错误。
当然,另一方面,即使是从前广受赞誉的经典历史大剧,《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大明王朝1566》,也一样充斥着各种历史细节错误,和根据情节需要去刻意地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而《康熙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之类古装传奇剧,类似“歪曲历史”的细节错误更是不胜枚举。
记得几年前,笔者应邀参与一部唐朝电视剧的编剧工作,制片方老总反复和我提的要求,就是“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
为了剧情需要,虚构历史甚至移花接木、张冠李戴都是创作时必须的。这也是之前的各类经典历史剧里极常见的,而并非编剧的历史知识当真还不如普通网友。
这方面的行家,可上溯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难道他会真不知道,斩华雄的不是关羽,而是孙坚么?
对一部历史剧,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创作,作为观众,我们当然可以指出、可以抨击,可以批判,这是我们的基本自由和权利,笔者也曾因电影《绣春刀2》虚构了「崇祯帝勾结东林党,谋杀天启帝」的剧情,撰文表达不满。
但近几年来,仅仅因为某部古装剧,某些虚构细节“丑化”了某个封建帝王,就大肆鼓噪要求“禁播”,还以实际行动去“举报”的某些“帝王粉”“朝代粉”,更是吃饱了撑的……
有些人或许对历史细节和文献很熟悉,但他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的本质,就是把一些封建帝王、或者某个封建政权,当成“偶像爱豆”一般去追星,才会对其功绩竭力夸大,对其罪恶避而不谈,粉饰美化。
这种“粉圈论史”风气,早已在网络愈演愈烈,竟已成党同伐异之势,已经对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形成了真实的阻碍。
《大明风华》的很多细节设置本就欠缺严谨,同时确有太多触怒“明(朝皇帝)粉”的地方,所以也注定不会得到这方面的好评。偏偏此类人又是网络平台的活跃用户,豆瓣分偏低,并受到很多激烈的抨击,倒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至于此类人对《大明风华》的所谓“举报”,缘起大概是此前“秦粉”举报电视剧《赢天下》事件。
秦始皇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象征之一,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远远超过后世的明君帝王。
所以,《赢天下》一剧,「秦始皇强推寡妇清」的虚构剧情确实不能允许,笔者当时也是支持举报的。
然而,该剧在删改了相关剧情后,原本已经被允许播出,只是男主角高云翔和女主角范冰冰,在播出前夕,相继在法律方面出了状况,才会搁浅至今。
《巴清传》高云翔与范冰冰
另一方面,很多“帝王粉”“朝代粉”因此就真以为,封建帝王在现代社会居然也有了不被“虚构”和“戏说”的权力,
才相继出现了近期的“唐粉”(李世民粉)举报某漫画改编剧,“明粉”举报《大明风华》的事件。
其实,李世民、朱元璋、朱棣等杰出历史人物,固然也具有巨大的历史功绩,终究不具备如秦始皇那样,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巨大象征意义。
如果连对他们的“虚构”和“戏说”都不能接受,创作自由要被一群“帝王粉”“朝代粉”干扰,
那么,在汉末扫荡四方胡族、同样历史功绩巨大的曹操,是否也该有此特权?需要封杀《三国演义》么?
其实,作为半个同行,笔者倒也能部分体会《大明风华》编剧的心情,或者说“不甘心”。
这是因为,早些年那种煌煌大器的古装历史正剧,如今早已经“没有市场”了,豆瓣一直保持9分以上、各个网络平台一致好评史诗大作《大明王朝1566》,2007年在湖南卫视首播时,惨淡的收视率就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