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 - 触屏互动幻彩装置
通过这个装置,人们可以感受到如何将个人尺度扩展到建筑尺度。其结果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体验,光、声音、速度与自己身体动作息息相关。人们可以推开雨水、点燃烟花或触摸北极光。项目设计的目标是突破人们的壁垒,使他们参与到这种创作过程中去。
▲吸引力——互动艺术装置
▲大楼上抽象图形展现了互动者的行为
▲大楼立面细部图
▲屏幕赐予我操控灯光的力量
▲互动屏吸引了人们积极参与互动
▲蜻蜓点水
▲传说中的楼玩年
▲大楼是该区域的焦点
▲人们欣喜若狂
蒙特利尔金色之舞广场
建筑师Jean Verville赢得了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前博物馆大道的设计权。在2016年的夏天,建筑师用他优雅的艺术装置——“舞动的地板”——为蒙特利尔市的市民提供了一个活泼生动的景观,就像一幕生动的动画片。建筑师希望场地可以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不受现实条件制约,人们可以随意散漫的在场地上游走,欣赏各式精彩的表演。“舞动的地板”为蒙特利尔艺术馆区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博物馆大道
▽鸟瞰
▽跳舞的人
▽坐着休息的人
铺设有5000多个金色脚印,“舞动的地板”组成了一幅让人瞠目结舌的马赛克拼图。建筑师的设计刚好呼应了蒙特利尔博物馆里庞贝遗址的展览。建筑师以一种出乎意料的简单方式完成了这个设计。重复的脚印把人群引入广场,同时诱导人们顺着金色的脚步前行,起舞。建筑师塑造了一个汇集人流的城市节点。原本枯燥无味的步行道,转变成一个巨大的互动空间。人们在场地上即兴翩翩起舞,为蒙特利尔市中心带来新的活力。
▽脚印与脚
▽脚印图案
▽金色脚印材质
现实版的Pac-Man游戏
人造星空/坚果兄弟 声光互动
是否有人记得去年,在帝都雾霾中禹禹独行100天的坚果兄弟,用吸取的雾霾尘埃煅烧成标准砖置于北京胡同墙垣中。在去年“尘埃计划”声名大噪之时,他回到深圳,蛰伏一年后团队启动了新的计划——“人造星空”。
数据显示,全世界超过60%的人从未见过银河系。终日被雾霾和光污染笼罩,仰望“星空”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这一次,坚果兄弟团队致力于在氤氲笼罩霓虹泛滥的城市为你打造一片纯净“星空”。
“人造星空” 首展于2016年10月的深圳龙岗,整片“星空”约400平方米,穹顶至高9米,布局模拟北半球星空分布。半椭圆球体天幕上分层铺设3000多个节能灯模拟光源,光源经过黑镜反射后呈现出7000多颗“星辰”。展览结合光、影、声、色,调动参与者的多种感官,利用智能交互设备,营造浸入式体验。
参与者
(限情侣,不限性别)
进入纯粹宁静的暗夜,向“星空”呼喊“密语”,词语的能量
(褒义或贬义)
指引“星星”的亮起或熄灭,1001个的“密语”营造变化万千的星空。而最关键的“密语”一旦被呼唤,漫天的繁星和地面的镜像倒影将带领参与者走向宇宙的中央。在短短十分钟内,情侣参与者经历孤独、安静、惊喜、深思、浪漫、重生等一系列观感体验。
本次首展构思近两年,建造用时不到一个月,赞助商林展集团、深圳龙岗政府、施工工人、坚果团队数百余人夜以继日。展期仅仅一周,在未做任何大肆宣传下,吸引数千人前来观展。你是否也期待在你的城市看到一片星空?
坚果兄弟,现居深圳,其艺术实践关注于当代城市现象与空间体验,意于展现物质空间的社会隐喻,唤起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反思,其它艺术实践有“99人书库”、“无意义公司”、“百万之石”等。
闪电长凳Lightning Benches 光与人的互动
▲这个感应光凳专为密西西比儿童博物馆设计
期望给我们带来一个心电风暴。凳子的整体外形像道闪电。半透明的凳面遍布传感器网络,可以感应人体内部电荷,并对此做出反应,形成光与人的互动。愉悦感官并激发想象力。
材料:半透明树脂,传感器,发光二极管。
芝加哥千禧公园云门前互动灯光艺术
互动测绘项目
街头“互动”表演亭
坦佩雷建筑周是每年一次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事件,旨在探讨关于建造环境的议题以及增加学科的趣味性。2015年的主题是“互动”,意在增强建筑师与市民之间及市民与市民之间的互动。Pauhu表演亭是一个开放的舞台、一个自由表现和表演的场所,它强调“互动”在我们愈加个人化、愈加幽静冷漠的城市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课题。“Pauhu”名字的由来也颇为诗意,它既是坦佩雷河湍急的水声,也是城市的嗡鸣声,还是艺术家和表演者带来的音乐声。
▲街头“互动”表演亭
除了作为公共辩论和演出舞台的功能之外,Pauhu表演亭也着力于研究木结构的创新运用。建造过程通过数字技术和编织程序融合传统和实验性的建造方式,在详尽精确的参数化3D建模工具的辅助下完成,所有的建造信息和编织数据也一并生成。内部顺滑的造型同时受到了河流波纹和芬兰传奇雕塑家Tapio Wirkkala的木雕作品的启发。它仿佛是由一整块木头雕刻而成,对比强烈的色调更加强化了这一点。每一条板材的高度由叠加面积来决定,如此一来,将材料的利用发挥到极致。
▲表演亭是由一组建筑系学生经过8天的时间在异地搭建,而后运送到此处的。
▲Pauhu表演亭的外表面用三维木质纹理材料——Jukola工业的创新产品Grafwood覆盖。
▲这座临时性的构筑物,直到2016年底,都被作为坦佩雷中央街道上的一件城市小品服务于此地。
▲笔直的条形胶合板按照一定的规则从亭子的底边旋转排列构成双曲面,彼此间通过槽口连接在一起,在数控铣床打磨而成的支撑拱件的作用下竖立起来。
▲其特殊的肌理能引发行人的好奇心,邀请他们亲手触碰、感受。暗色立面上的光影能够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幻。
▲最后的造型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构筑物,也是周围匆匆行人的背景。
▲夜晚明亮的发光体
▲人们聚集在此围观
▲木条宽度示意图
▲曲面示意图
▲结构图解
▲平面图
▲场地平面图
▲内部结构示意图
▲立面图
▲截面图
来源:景观前线
责编:卫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