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你好张江
聚焦张江热点资讯,全方位服务创新创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你好张江

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张江企业正探索“机器人+”应用新场景

你好张江  · 公众号  ·  · 2024-08-27 1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工厂车间里,排列整齐的机器人动作协调一致,机械臂上下飞舞,一台台智能机器人在流水线上组装完毕;机器人充当服务员,抓取松软的面包也游刃有余……如今,机器人工作场景已一步步走向“千行百业”。在近日召开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正式发布,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同时梳理盘点了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ABB展厅

(图片来源:浦东发布)


在这场大会上,机器人创新新品也纷纷亮相,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应用新场景一一展现。如ABB前沿机器人产品就悉数到场,向观众集中展示了多个领先的机器人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


0 1
机器人自主化和自适应能力提升至新水平

ABB中国董事长 顾纯元

(图片来源:ABB机器人)


ABB中国董事长顾纯元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嘉宾,就全球机器人发展与治理这一议题,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组织负责人及专家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圆桌论坛。


他表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自机器人诞生之初,安全就是机器人治理的核心之一,整个行业紧密合作,建立起了完善的全球安全标准。现在,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特别是AI通过机器人与物理世界相连接,为机器人治理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小到大,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10年间增长近19倍。


作为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ABB集团,很早就开始布局,升级在华业务功能,如投资1.5亿美元建设的机器人超级工厂已于2022年12月在浦东正式投入运营。随后,2023年10月,在张江机器人谷内,ABB启用其聚焦生命科学和医疗行业的机器人赋能中心,这是ABB继斥资逾10亿元在上海建设机器人超级工厂之后,再度加码中国自动化市场的投资。


ABB机器人业务中国区总裁 韩晨

(图片来源:ABB机器人)


ABB机器人业务中国区总裁韩晨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聚焦人工智能这一当下热门议题,发表了题为“ABB机器人助力AI与产业融合”的主题演讲,展示了ABB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并深入分享了如何将AI融入机器人和自动化产品,以帮助各行业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其价值潜能。


韩晨表示,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未来工业自动化的应用中将发挥关键作用。人工智能赋予机器人前所未有的速度、精度和灵活性,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生产工厂、仓库、物流中心和实验室等环境中承担更多任务。同时,机器人自主化和自适应能力也提升至新的水平,更加智能高效地实现从精准抓取、质量检测,到动态环境中自主导航以及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实现人机交互等功能。


GoFa™教育单元
(图片来源:ABB机器人)


如在本届大会上,ABB就带来了最新推出的机器人教学功能包的配套实践设备—GoFa™教育单元,将全面的硬件设置与全球认证的STEM培训课程相结合,通过定制化的机器人教学和培训帮助学生迅速提高职业能力,为机器人教学和自动化教育指引新方向。


0 2
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4年被业内称为人形机器人爆发“元年”。从10年前的简单肢体控制,到如今拥有聪慧的“大脑”、敏捷的“小脑”、灵活的“肢体”。展望未来,专家认为,人形机器人具有通用性、智能性,可无缝使用人类工具,将保障它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和深化。


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显示,未来,人形机器人将突破复杂地形行走的困难,有望适应为人类搭建的斜坡、阶梯、门槛等复杂地形和狭窄环境,实现稳定、自适应、抗干扰行走;在下半身抖动的情况下,将通过双臂协作,使用人类的工具和装备,完成高性能操作任务。


事实上,在浦东张江, 傅利叶、开普勒 等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并且大部分都是在2023年发布的。这些机器人不仅外形酷炫,而且在硬件和运动能力方面也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同时场景也在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


傅利叶康复全球合作伙伴峰会现场

(图片来源:浦东发布)


8月22日至23日,傅利叶康复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在上海张江机器人谷举办,汇聚了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越南、沙特、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以及业界领军学者,共同探讨智能康复产业的发展前景。


傅利叶自2015年在浦东成立以来,从首款上肢康复机器人起步,逐步扩展至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等30多款产品,并推出智能康复港解决方案。在实现康复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同时,傅利叶持续沉淀关节执行器等多项底层技术。2023年,傅利叶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且率先实现量产交付的双足人形机器人GR-1,以及国内首创的“伽利略”人体运动量化评估训练系统。


峰会上,傅利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顾捷透露,傅利叶将加速推进人形治疗师项目,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和仿生技术,打造能够与患者实现互动的机器人,提供专业且精准的康复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让人形治疗师成为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得力助手。


根据今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27.6亿元人民币;而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这表明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几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作者:杨珍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