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
妖娆身姿
每一个去荷兰游玩的模友,相信都会在海滩上看见这样巨大的怪兽走来走去。这些巨兽都长有许多腿和脚,行走起来就像动物的四肢一样一样。。。
他们不需要
“进食”任何燃料
,也不用
插电
,仅仅靠
海风的吹动
就能带动自己庞大的
身躯漫步前行。
如此销魂的步伐。。。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巨兽的每一条腿,那关节、那姿态都有如活的生物一样,这成为了荷兰海滩上一道奇幻的风景线。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位被喻为“
现代达芬奇
”的工程师兼艺术家——
泰奥·杨森(Theo Jansen)
被喻为
“现代达芬奇”
泰奥·杨森(Theo Jansen)
泰奥·杨森利用
动物四肢与行走的原理
,创造出节能且更
顺应自然的机械移动方式
。。。给世人全新的感受与反思,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报导,引发了全球的模仿并利用此种原理陆续开发出许多新的仿生应用。2011年BMW还专门以他为题材拍摄了一条概念广告。
身为工程师,泰奥·杨森沉迷陶醉于这些巨大的机械骨骼中,他每年都要不断地改进这些风力巨兽,好让它们可以适应风力的变化而更高效地行走,同时也开发出了许多新的功能,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
巨兽的骨骼材料很普通,
塑料薄膜、PVC 细管、木头、胶条
等轻便的材料,通过框架结构组合到一起。
而怪兽身上最重要的部位,就是它们的
“仿生腿”(步行系统)。
在经历过无数次对动物的行走姿态观察,与上万次的电脑测算之后,泰奥·杨森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优的方案,让这些软管构架起来的怪兽腿部,可以以最高效的姿态模仿动物的腿部进行行走。
“仿生腿”(步行系统)
这样的“仿生腿”,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最下端的足部,在行走的环节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匀速直线。
每一只“仿生腿”,都又是利用了基本的
三角桁架结构
,还有
黄金比例的几何学
。
三角桁架结构
泰奥·扬森把实验后所得的比例称为
“13个神圣数字”。
而这13这个数值指的就是脚上每个关节骨架的长度,他们之间相对应的比例关係让整体行动起来流畅自如。
泰奥·扬森总结出的13个神圣数字
当在一个曲轴上,把至少6个这样的“仿生腿”,依照前后顺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行走单元。
而这样的
“仿生腿”,
也被证实在沙滩上的行走速度超越了轮子,它们无需像轮胎那样直接接触每一寸的土地,减少了阻力。同时由于骨架很轻,怪兽又不会陷入砂中,并且很容易被风驱动。
20年来,他不断地改进神兽,风力巨兽已经演化出了30多种不同的版本而这一切最终的驱动力永远都是源自那每天都会自然产生的——海风~~~
有的像带翅膀的昆虫
有的像一台收割机
这台机器还有一个锤子
在风力太大时会自行打桩
保护自己不被吹跑
有的则像一头犀牛
而这头风力犀牛完全是有硬纸板做成
有的则像一个巨大的甲虫
而如今这个mini版的风力神兽益智玩具演化出了更具有时代意义的版本——
风力双脚机器人
而动力来源依旧是风能,简单的用嘴一吹就可以行走起来
或者用扇子轻轻一扇一扇
直立行走,比四肢行走还要更复杂更有难度一些,因为这需要额外的平衡技术。。。
专门的双足平衡技术
滚筒+钢球
来保持肢体的在行进过程中的重心稳定
一起看看风力双脚机器人行走的视频吧
这个双脚直立行走机器人,仍然是来自日本著名的少年科普期刊《大人的科学》,并且得到了泰奥·杨森的亲自授权
《大人的科学》不仅仅是一套期刊,里面也不仅仅只有一个益智的拼装风力机器人玩具。。。最主要的是,它还是一本特别系统地介绍双足行走科学知识的科普读物。杂志的内容一开始就对泰奥·杨森和他的风力神兽做了十分详尽的介绍
当然最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将这一对零件组合成一个真正的能在风力驱动下行走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