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R人力资源成长俱乐部
【HR人力资源成长俱乐部】旨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管理首选新媒体。这里汇聚了优秀的100万HR,共同学习新知、突破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HR人力资源成长俱乐部

如何在入职之前,更好地了解一家公司?

HR人力资源成长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25-04-01 19: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达利欧在《原则》这本书中写过:
决策应 分成 两个 步骤 :先分析所有相关信息,然后 再做决定

这句话同样可以送给正在准备求职 入职的你,尤其是对于你非常想加入的公司,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

就像年轻人谈恋爱,有时候容易一厢情愿、雾里看花,没认识之前觉得意中人做什么都对,结果在一起之后,你看不惯我乱 袜子,我瞧不上你一脸雀斑。

加入一家公司也是一样, 加入之前,面试官各种吹嘘公司如何高大上,融资多少轮,月薪多少万,结果进去之后发现之前给你画的饼没一个能咽下去的,甚至没多久公司倒闭、老板跑路、员工工资都给不了。

怎么说有些公司去了注定就是 炮灰呢

今天想和你分享 入职前 如何 知道 一家公司是否值得去

一、

调研公司最需要看哪些方面


很多 职场 新人 心里想的就是有家公司要我就不错了,怎么还好意思挑剔别人?

其实 这个想法 不对 最起码很容易把自己摆在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这样 只会让自己很弱势,甚至给对方一种 任你宰割 的感觉。

部分 HR 就喜欢这样怎么捏都不吭声的职场小白。

我在职场一直坚信和奉行的态度就是:

求职,永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不管是以前我被别人面试,还是后来我面试别人,都秉承着这个 态度 。确实,后来我也因为这种坚持,成功避开了很多看着很厉害最终还是倒闭的公司,也为 一些 公司过滤了很多看着很优秀实际上不怎么靠谱的求职者。

说到这里,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判断 一家公司 是否 值得去 需要看哪些方面 信息

1. 行业发展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 衰退 期,在不同 时期加入自然会 不同的发展境遇。

10 年前的传统媒体 ,自然不会知道 未来 会被新媒体取代。

柯达如日中天 也没想过将来相机业务会被手机 取代

很多人 其实 错过 行业发展的 节奏 所以 越早 思考 行业 发展 前景 越早 作出 选择 我们 未来的 发展 越有利

建议选择自己喜欢的,最好还是高增长的行业。这可能会决定你的成长速度 薪酬水平。

要知道乘扶梯、乘电梯、搭火箭的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 行业不行 ,公司怎么折腾都很难。

2. 公司实力

公司实力怎么看?

首先,像这种诸如 我们公司的盘子都是上千万的 我们合作的都是 …… 我们的办公地点都是环内 CBD 之类的话就不要信了。

真正的有钱人不会扯着嗓子喊自己有钱,倒是真没钱的人反而处处显摆自己有钱。

如果 想知道这家公司的实力 可以 企查查 这个 网站上 查一下 这个公司 注册资本, 也可以 在网上 看看 它的 年报, 或者 看看有没有风投公司 投资 这家公司,甚至可以花点钱上企业查询公司或平台,看看有没有企业风险提醒和商业纠纷诉讼案

如果 什么都没有,还敢 说自己是 独角兽公司, 你就 直接 拉黑 公司

3. 薪资收入

适当的薪资是对一个职场人最好的价值

如果一家公司给你开出了高于 市场 2 倍或以上的薪资,千万别高兴太早,很可能里面藏着陷阱。

比如 入职后 这家公司 疯狂压榨你, 当你 所有资源 给了 公司 找个借口把你 了。

或者, 一开始 给你开的薪资很高, 真正入职后, 再以种种理由克扣你的工资,最后到手还低于市场水平。

如果一家公司给你开出低于 市场 的薪资时,建议 不要去 ,除非对方能给出其他可以对冲或代替薪资的条件,比如平台经历、职位头衔、职场资源等,但这一条只适用于不缺钱的职场人。

4. 社会舆论

如果还想对这家公司有 了解, 可以去各大求职平台搜索查询,比如脉脉的职言、智联招聘的职 Q 、知乎的职场版块

如果 觉得信息 还不够 ,还可以问问身边 有没有 朋友 在这家公司 或者 了解 这家公司

二、

创业成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吴晓波老师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

“中国是全世界创业企业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创业企业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创业成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归根到底,它属于幸存者的游戏。”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句话有点偏激,但事实就是如此。

在过去几年里,平均 每天有一万人创业,而这些企业在接下来 18 个月中, 超过 95% 企业 倒闭了

为什么说有些公司去了就是 当炮灰

因为很多时候连创始人自己都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个 来,更何况是 站在门外的你。

不妨再看看最近几年的数据:

2023 年数据显示电商零售、企业服务、文娱传媒是倒闭重灾区,但 2024 年延续了这一趋势,新能源、自动驾驶等领域也出现大规模企业危机。

2024 年上半年,中国沪深北交易所共有 297 家企业终止 IPO (包括撤材料、被否等),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电子制造业( 53 家)。保荐机构如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涉及项目最多。

数据来源:DeepSeek

其实对比这么些年的发展和数据,你会发现:

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却各有各的不同。

仔细 研究 就会 发现 ,很多企业倒闭并不是因为疫情,就算没有疫情最后也 因为其他事情 倒闭。

所以在求职过程中, 这几 行业一定要慎重考虑

1 行业还处在早期阶段, 创业者只会满嘴跑火车,编故事圈人圈钱,各种投机机构满大街都是,比如典型的区块链行业。

2 行业有一定应有价值,但处于野蛮发展阶段,业内鱼龙混杂缺乏管理,而且非常容易受政策调控和监管 影响 ,比如 P2P行业和房地产行业。

3 行业有应用价值,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大量热钱 快钱 进来,然后变成资本补贴大战,最后行业你死我亡没有赢家,比如曾经的共享经济。

4 整个行业始终受到严监管,政策一有变动就容易 行业 带来 冲击,非常典型的就是文娱行业、金融行业及健康医疗行业。

所以,我在这里奉劝各位一句,有些公司其实压根没必要去,甚至连面试都可以省略,如果执意要去,可以先考虑 以下 几个问题:

1 薪资能否满足基本生活 需求

2 公司 是否能 提供 足够的 晋升空间

3 领导 是否 愿意带你成长

4 能否 在这里 实现职场价值

LinkedIn 联合创始人 Reid Hoffman 对于创业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创业就像 从悬崖纵身而下, 在下落的过程中 你还得 自己组装一架飞机。

对于创业者,我一向非常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 就要投身其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道,有时候别人 走出来的未必就适合你。

三、

什么样的公司 值得


什么样的 公司 值得去 就像 什么样的人 值得与之 共度 一生 一样难以回答,恐怕只有 未来 知道 答案 但没有关系, 可以 这段职场 开始 规避和筛选 一些不靠谱的企业 让自己 少走一些弯路

吴晓波老师曾经说过一个观点:

我在《大败局》中研究了 19家企业,它们的创始人都是全中国最聪明的人,它们的共同点是没有一家是正常死亡的,都是在高速成长的时候遭遇了崩溃性的失败。

事后,吴老师也总结了这几点失败, 我们也 可以 借鉴 一下 用以 规避和 筛选 那些 不靠谱 的企业

1. 选错行业

一个企业能够形成竞争 力的第一条,就是要进入高成长型 行业,形成对峙能力 基于这一点,你 可以筛选 一大批不合适的企业

2. 不可落地

如果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每天想的就是 颠覆行业,改变世界 ,建议就不要去了,这种公司能不能活下来都 够呛。

3. 需求量低

很多创业者会沉醉于自己的 奇思妙想 觉得 我这个 产品 市场 前景 很好, 未来 有巨大 的发展 空间 ,但 实际 情况是, 市场 根本 不买单, 需求量 这就是 企业 战略上的自嗨和麻痹。

4 . 盈利极难

就连吴晓波老师都开过亏本的书店,他说书店每天来很多人 但就是不买书, 听完他的免费讲座就走了,这种 盈利模式 肯定是难以 持续 的。

5. 盲目

市场 上什么 产品 卖得 好,就 马上 跟风 做这个 产品, 企业 没有一个 长远 规划 企业 也没有什么 核心 竞争力

如果 你要 去的 公司有 5 情况中 1 种, 建议 你就 可以放弃

写在最后:


职场 虽不会 询问我们 需要什么 但却 为我们提供 许多 选择

珍惜 每一次 选择,

不要 把自己 的宝贵时光浪费在一个不合适的企业上。

对职场人来说,尤为重要。




作为HR,如何 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特地推出 薪酬管理实操课 ,解决绩效设计、薪酬分配、个税筹划等问题, 线上课程随时学,免费报名学习 ,一定不能错过,还送薪税实操干货资料~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吧👇

图片

图片

▎声明: 本文由HR人力资源成长俱乐部整理发布。文章转载自 Ray先森 ,作者 Ray先森 。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多维度看待高价值专利
7 年前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重磅国际嘉宾齐聚外滩峰会 共议金融科技监管
7 年前
债券圈  ·  债市作死录(上)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