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主创造的好东西全被人类糟蹋坏了。人非要这种土地生长那种土地的植物,让这样的树木结出那样树木才结的果,摧毁时光、土地和种种自然条件,伤害自己的狗、马和仆人,什么都乱来,毁坏一切原本的形态,单单喜欢残废的荒唐东西,但凡是天然的模样人类都不喜欢,即使是对自己也一样。
然而,没有教育只能更糟糕。不完善的教育不可能造就人。按如今的状况,一个人生来得不到教养,只能变成怪物。偏见、权威、需要、榜样,都将扼杀人的天性,却无法弥补因此留下的空白。天性的命运便如同一株偶然在大路上生长的树苗,被路人碰得东倒西歪,要不了多久就死无全尸了。我恳求你,慈爱又有先见之明的母亲,你能保护幼小的树苗远离大路,而不受社会习俗的冲击,照顾它,滋养它,而使它不至于死去,总有一天,它结出的果实会给予你答谢。从最初的时候,便要给孩子的灵魂筑起一道高墙。
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物。我们的器官和才能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人教我们怎样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周遭环境的经验得到的,则是物的教育。若是这三种教育协调一致,他便能直奔自己的目标,身心和谐,而只有这样的学生,才算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三种不同教育之中,自然的教育是我们完全不能把控的,物的教育只有部分能由我们决定,唯有人的教育是我们能控制的。
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知道如何才能最好地改变人的自然天性,让集体消融个体,这样人便不会把自己视为个人,只把自己视为整体的部分,只对公民生活才有意识。一位斯巴达妇女的五个儿子都随军打仗,奴隶来报信,她问他消息。奴隶回答,“你的五个儿子都死了。”“贱奴,我问你这个了吗?”“我们赢了战斗。”她于是立刻赶赴庙堂答谢诸神。这样的人便是公民。
在社会的秩序中,把自然感情放在第一位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求的是什么。他时常与自己交战,在自己的心愿与责任之间纠结,既不能成为自然的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对自己无用,对他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的人,就是今天的人,法国人,英国人,我们伟大的中产阶级中的一员。如要有所裨益,就要成为自己,始终如一,言行一致,知道自己的方向,并且有勇气一直坚持下去。
从这些相互冲突的目标当中,产生的是两种并不兼容的矛盾体制,一种是公众的和共有的,另一种是私下的、家庭的。如若你想了解什么是公众教育,就请你读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著作,远非从书名望文生义的人设想的那样,是一本讲政治的书。实际上,它是一本教育学著作,而且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至于我们那些可笑的学院,我是不把它们视为公众教育体制的。同样,我也不至于把时髦的教育方式当成这样的体制,因为这种教育两样都要,结果什么也得不到。它们只能教育出伪君子,口口声声为了他人,心里却只有自己。
我们内在的矛盾,就是由这些外在的矛盾导致的。人与自然背道而驰,我们同时向两种力量屈服,折中妥协,结果是哪个目标也做不到。我们经历的人生,一面奋斗一面犹豫,乃至生命结束,还没有找到平静,对自己对他人都不能有所作用。
在社会秩序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人也都是为了既定的社会地位而受教育的。这样的人,离开自己的位置,其他社会地位是不合适他的。因此,只有他的命运与父母的选择一致的时候,教育才是有用的,若非如此,教育造成的偏见就害了他。在自然的秩序中,人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长大成人,但凡受了良好的教育,是不至于不能获得人格,以及与之相关的品性的。我要教他的,便是生活本身。他首先是个人,所有成人的品质他都能很快学会。命运要改变他的地位将会无功而返,他始终正确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之上。
我们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人与环境。我们之间,谁最能容忍生活的幸福与忧患,谁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真正的教育并不在于戒条,而在于实践。生活之初,我们就已经开始学习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保姆是我们的第一个教师。在古代,教育、教训和指导是三件事情,目的各不相同,教育仅仅指的是“养育”。然而,人们并不喜欢加以区分,但孩子是不能只听从一个向导的。
我们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抽象的人,一个将面临无数变化和机遇的人。要是人生下来就固定在乡下的土地上,要是一年只有一个季节,要是每个人的运气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从不会失去,那么现有的教育方式还是有好处的。孩子依其地位教养,不必离开,因此也永远不必面对其他处境的困境。但是,想到人生变化无常,想到我们这个时代日新月异,在这个每一代都会倾覆前人的工作的社会里,我们居然把孩子当成永远不会走出自己的房间,始终有人在周围侍候的人来培养,还有比这更不明智的吗?只要这个可怜的孩子抬脚迈出门去,就会迷失。当然并不是说叫他去承担痛苦,而是要让他对痛苦有所感知。
光想到要保护孩子远远不够,他需要知道成人后当如何保护自己,能承受命运的打击,不论富裕还是贫困都能面对,关键的时候,即使在冰岛的雪地上,或是马耳他岛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存活下来。你保护他不让他死,这是徒劳的,他终归要死的。纵然他并非死于你的过度保护,过度保护也是错误的。教他怎样活着,而不是怎样不死。生命并非只是呼吸,而是行动,要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心智,我们的能力,让我们感觉得到自己存在的每一部分。敏锐的生活感受,比生命的长短更有意义。
《爱弥儿》
卢梭著
李平沤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6
配图:插画师 José Naran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