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一系列人类和小鼠的研究中发现,一种称为Proteobacteria的“坏”细菌以尿素为食,这种废弃的产物可能最终回到肠道,在产生肠道疾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含有尿素酶的“坏”细菌将尿素转化成氨(氮代谢),然后被细菌重吸收以制造与克罗恩氏病中的生态失调有关的氨基酸。“好的”细菌可能不会以类似的方式进行代谢。这也暗示着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可以尝试将微生物组设计成更健康的平衡状态进而治疗疾病。
消灭肠道微生物中的大部分细菌,然后再引入某种缺乏脲酶的“好”细菌,也许会成为更好地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方法。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Gary D. Wu说:
这项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表明,氮气进入细菌是发展肠道生态失调的重要过程。这也证明使用一种酶可以重新配置肠道微生物群组成。”
参考资料:
1、A role for bacterial urease in gut dysbiosis and Crohn’s disease
2、Salt-responsive gut commensal modulates T H 17 axis and disease
3、Quantitative microbiome profiling links gut community variation to microbial 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