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123RF”
“VR/AR行业虚火之下,冷静甚至有些冷淡的资本,或许也是好事,风停了,洗牌开始,该淘汰的淘汰,能活下来的,才能好好活”,一位资深分析师这样评价现在的VR/AR行业。
从本质上分析,VR由于其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它很可能终究是一个小众产品,想象一下,谁会一天到晚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呢?如果说要颠覆现在的智能手机,很有可能会是下一代计算平台——AR(增强现实);与VR产品的属性不同,AR能让你既看到虚拟世界,又看到现实世界。
*AR与VR技术商业化潜力对比
资本寒冬不一定是坏事,大浪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近日,国内领跑AR公司Realmax宣布获得国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全资子公司)的2亿元战略投资,这是目前有官方报道的中国AR企业最大的单笔投资。那么,它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何能拿到国家投资机构巨额融资?AR能解决传统行业的哪些痛点?Realmax CEO余海在接受亿欧采访时道出了Realmax背后的故事。
▌德国龙头AR公司中国区合伙人、前微软中国区副总裁先后加盟
Realmax的母公司塔普翊海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硬件、芯片的方案设计,将物联网、3D打印、无人机和机器人等前沿技术转化为教学解决方案。
2015年,Realmax开始全面进军AR领域,并前后收购了香港科学园唯一支持AR底层算法公司Realmax Technology Limite、成都知名AR应用平台开发公司成都微力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知名的AR内容平台公司M33D动画,并吸纳了来自Metaio(已被苹果收购)、Total Immersion和Daqri等国际知名AR企业的尖端人才(Metaio 大中华区CEO Sonny也加入Realmax)。
2016年,原微软中国区副总裁Nigel Burton加入Realmax。同年,公司收购了深圳智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将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学方案和公司量产硬件进行融合。
经过两年的战略并购和引进尖端人才,Realmax已经完成了全面生态布局,从主要专注于硬件的方案应用公司转型成为一家提供基于AR计算软、硬件一体化的数据服务公司。
团队方面,Realmax在全球有170多人,分布在北美、芬兰、德国、香港和深圳。其中,北美主要做业务,芬兰和香港以技术运用转移为主,深圳是配套加工厂和产业链,香港主要做软件系统、Cloud云端识别。
截至目前,Realmax发布了三款产品:工业级的头戴智能平板RealWear HMT-1和AR眼镜RealSeer Pro-1和手机插入式AR智能眼镜——RealSeer DK1。
值得一提的是,Realmax AR产品主要采用定制化模式。余海解释说:“AR刚刚走入为人所知的时代,每个用户的需求不一样,用户希望围绕他们的需求去做定制化。”
“我们有定制化的能力,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定制化,我们对用户的需求能比较好地理解;而且我们还有很强的供应链体系。用户找我们做东西不是为了秀,而是希望我们给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产品要能够量产。”
举例说明,在旅游领域,企业可能需要用AR重现一个历史人文场景,也可能会要AR的交互设备;而在教育培训机构,用户需要用AR呈现一个三维的东西,比如呈现一个发动机,用于教学培训,辅助化的操作。总之,就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
在商业模式上,Realmax打造“平台+应用+软件+硬件”的闭环生态。与大多数的重闭环模式不同,余海是在做“减法”,他说:“我们的闭环不是做很多,而是化繁为简,我们是做AR计算时代最小最重要的‘细胞’。我们做软件和硬件里面最核心的技术,比如硬件方面,我们为第三方留好接口,让我们的合作伙伴都能参与进来,都能赚钱。”
▌AR+工业:解放双手,加强安全
AR+工业是Realmax的核心业务之一,截至目前,其客户涵盖波音、通用电气、通用汽车、杜克能源、西门子、思科、Verizon、沃尔玛、诺基亚等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
那么,Realmax是如何“勾搭”上这些巨头的呢?主要因为Realmax解决了工业领域的四大痛点:
1、满足工业的现场需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工业级标准(工业级的技术门槛比其他领域一般要高很多);
2、能够在现场的高噪音条件下运作,采用全语音交互,支持十二国语言,产品不断地迭代,目前产品已经是第七代了;
3、结合工业现场,提供更人性化服务,避免带来操作不便利、违反现场操作规程的事件发生;
4、工人在施工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复杂环境,AR可以作为辅助,帮助到这些工人避免了很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AR的优势在于解放双手,在工作的过程中,即时即需即用。例如Realmax的AR眼镜在通用电气的应用,各个工厂有很多物品仓储运输,器械维修保养和作业、补货,AR眼镜可以承接远程专家服务系统,实时呈现现场物流数据表单系统,用户不需要跑到中控室,不需要打电话核对。
“我们不是把现在的产品替代,而是做产品升级,工业现场最重要的是安全保障措施,只有解放双手,才能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更加智能。”余海说。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其中提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其实在工业领域,国家投资机构也在寻找信息化时代的创新者,和有市场需求的落地产品。“PC时代和手机时代我们都是追随者,国家投资机构之所以投资我们,是因为他们想在AR时代找到一个代表企业,能够与国际巨头竞争”余海说。
国投智能总经理刘远安说:“我们作为投资者是一个战略的投资者,不是一个短期的财务投资者,我们希望跟Realmax一起成长,所以我们当初在选择的时候也很注意,第一他们本身够先进,第二我们还想做一个事情,他们将来的产品、服务能够对我们国投的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有协同的作用,所以我们投资了Realmax。我们国投有很多电厂,在投资Realmax之前也投资了一些科技企业,我们希望能将这些前沿科技企业与传统产业进行结合。”
▌AR+教育:让每一个人的能力能够可视化
在进入AR领域之前,余海已经在教育领域深耕13年。他对教育的本质,教育有哪些痛点,教育信息化需要什么,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我们在教育领域不是光一个产品,是通过13年对教育行业的理解,跟相关的教育行业的专家不断交流,注重的是教学方法,配套的工具和最终的数据布局”余海说。
比如在职业教育领域,师资不足的问题一直很严重,老师不可能全部都一对一教学。通过AR平台可以很好地辅助学习,另外针对学生比较关心问题,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形成一个数据采集库,再针对性解答。
最重要的是,AR解决了个人能力的可视化痛点。比如你受过大学教育,但是企业应聘时只能看到毕业证、成绩单,并不知道你受过具体哪些大学教育;如果我们能通过AR技术将你的大学技能进行呈现,未来在就业的时候,让企业选择可以可视化,你也更有底气,这就让就职方和企业方更好地适配。
▌结语
关于融资后的规划,余海说:“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从1到10’的产品和初创团队打磨,接下来是迅速扩张;未来的AR计算时代,需要有中国的声音,我们也在围绕国家的战略标准在努力。另外,我们还在构建深度开发者社区,并将投入一些预算,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AR领域,一起构建AR生态。”
谈到梦想时,余海提高了声调,他动情地说:“我想做一个心怀梦想的青年,做一个有担当的青年。在风口之时,任何一个动物都可以飞起来,但是PC时代和互联网时代都不属于我,手机时代也没有机会,我希望在AR计算时代能感受数字信息化;作为一个参与者,我不是飞起来,而是翱翔。”
本文作者许伟军,亿欧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