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自闭症少年雷文峰辗转走失,最终离开人世的报道,刺痛了许多人的内心。黑幕下的恶行令人发指。
我们在后台也收到了不少询问自闭症的消息。自闭症离我们很远吗?“感谢老天,我的孩子不是自闭症患者,他挺活泼的,那就没我什么事了?”
不,即使你从没见过自闭症患者,你也逃不了干系。仅仅我国,在你目力难及的地方,就隐蔽地存在着1000万左右的自闭症群体。他们,附带他们的家庭,正吞下无尽的苦果,在这个主动遗忘他们的社会里,不幸的挣扎着。
难道咱们,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在关注度又一次被点燃的今天,小编推送一篇严肃的分析文章,请大家耐心看完。即便不能身体力行,也请对自闭症家庭多一分理解、尊重。
01.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个智障的亲人,父母姐妹兄弟那种,你会怎么办?”
我有一次到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的经历,那里的老师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场文艺表演,不管演得如何,我们都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和夸张的手势,而坐在观众席上几十个明显苍老于同龄人的父母,则不时擦去眼角的泪。
最后致辞的是兄弟俩,哥哥18岁左右患有自闭症,而弟弟的学习很好,是城区一中的学生。他讲了一段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话:“我们无法选择亲人,也无法抛弃;我唯有尽力做好自己,才能在将来照顾好哥哥和父母,也请大家对他们多点耐心,多点宽容,多一点爱,他们就很满足。”
对比这样既不幸又幸运的家庭,尚有一个放心的保障能够稍微安慰,让父母对哥哥未来不必过于焦虑,然而很多的家庭,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电影《海洋天堂》剧照
电影《海洋天堂》就是这种家庭的缩影,47岁的王心诚带着21岁的自闭症儿子大福相依为命。然而看似平静的生活却被意外打破,应该推迟面对的问题却被提前了——他被诊出了肝癌晚期,生命只剩几个月的时间,怎样安置好大福?
王心诚日夜焦灼,他多次想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反正左右都是痛苦,不如一起结束它,彻底解脱。
当他痛得无法拿到药品服用,而已经成人的儿子,却还在执着地拍打电视的时候,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深深体会到自闭症儿童父母的痛苦艰辛。
02.
资料显示,我国当前自闭症患者发病率约为1%,总人数达到了1000万,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自从1983年我国诊断出的自闭症儿童,到如今已经长成35到40岁左右的中年人。但目前政府层面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针对0-6岁患儿,尚未覆盖大龄自闭症人群,社会支持几乎是空白状态。
据中残联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实名制康复教育机构已达1345家,但其中能接受大龄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的屈指可数,能够进行职业培训的更少。
政策上没能得到国家有力的支持;时间上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矫正时期;生活上面又很难结婚找伴,有人照顾;职业培训少,就业养活自己困难;能够重度托养的正规机构寥寥无几;在经济上,后面几十年的光阴父母也很难保证持续供应。
孩子总会逐渐长大,而父母总会逐渐老去,这让大龄自闭症患者的父母几乎时时要面对身后的深渊:“我死了,孩子怎么办?”有谁能够像自己一样耐心照料他们,给他们一个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他们很有可能在无人理睬,无法自理,流离失所,像一只流浪动物一样悄无声息的死去。
这种几乎无解的焦虑,让个别父母做出了杀死孩子,然后自杀的惨剧。既然无法比孩子多活一天,就用这种人为的方法来走得安心些。
特别在最近的爆出的自闭症少年雷文峰之死案件中,让这种恐慌的焦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顶点。
03.
自闭症不像其它能够被预知的重大缺陷,就算医学发展到现在,在孕育时也很难通过排畸来筛查,很多孩子等到被确诊的时候,最早的也已经是两三岁左右了,已经成为父母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但它同时也把一个正常家庭的轨道,扳到了另外一条格外艰难的路。
图片来自:中国孤独症网
对于自闭症儿童,很多人都被一些电影作品带入了误区,对这一特殊群体赋予了一些美好的幻想,甚至称呼为“孤独的天才”“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孩子”或者“地球上的星星”。
著名的特教老师李老西在他的《自闭症特教老师手记》里,开篇就写道:我反对所有将自闭症儿童一切浪漫化理解的行为。他们不是来自外星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地球人而且是弱化版的。
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生活的重担,很大部分的自闭症患者需要在家人和社会的帮助下生活,除了持续呼吁对自闭症患者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完善,如何帮助这些不幸的父母和孩子,辅助他们平稳过完这一生?
我们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04.
图片来自: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上图小女孩患有自闭症
养育正常的孩子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可想而知要承受多少痛苦和压力,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的教育困难,经济压力,心理压力等巨大的精神摧残,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所以真正需要帮助的,反而是他们。
然而他们的心理问题常常被忽视,既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孩子康复。所以,对于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进行简单培训孩子自理,在我看来,一样需要被纳入保障计划之内执行。
(1)放下内疚自责的心态。坦然承认事实,积极寻求帮助和措施。自闭症的产生绝大多数并不是家长的过错,过分的自责会让心态失衡,也会让自己对周围的环境过于敏感,放开一些面对问题,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机会。
(2)减少被依赖感。一般来说,婴儿是毫无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的,失去父母的照顾就会有生命的威胁;大龄自闭症患者,因为父母长年的事无巨细照顾,会把孩子已经默认成附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认为孩子离开自己就无法生存。实际上除了特别典型的,多数自闭症患者还是可以自理的,适当的放手,相信他们能做到。
(3)设置合适的期望值。自闭症在目前是世界级的难题,强求突变的效果不切实际,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其他的就慢慢等待孩子点滴进步。而且随着社会、医学的发达,希望将会越来越大。
图片来自:株洲关爱孤独症公益摄影展 龙建清 宋玺/摄
(1)学习掌握自闭症的相关知识,寻找专业的医生和康复机构一起制定一份长期易于的执行计划,保证对患者训练的持续性、稳定性。
(2)对于情绪基本稳定的大龄自闭症患者,家长可以放开自己,可以多带他出门走动,也尽量带他们多参加一些义工或者慈善活动,在行为上给予孩子独立的训练,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增强社会链接。
(3)康复效果比较好的自闭症患者,因为特性反而具备了一定的工作优势,比如会对单纯反复操作的工作不会厌烦,会对工作尽忠职守,就可以从事一份简单的工作。
基本上自闭症患者需要全程的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不论是幼龄的早期筛查诊断,抢救性干预教育,还是到后面的技能、职业、就业培训,养老等等,只有通力的合作,才能够使原本不幸的家庭,看到希望的光。
蔡尖尖,专栏作者,温暖的情感心理树洞,尖尖而立,保持独立思考。
科学家庭育儿微信平台独家约稿,没有平台授权谢绝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小编这回做了一个很硬的科普宣传
感谢各位阅读到结尾
对于自闭症群体
大家有了怎样的新认识,未来有什么行动打算
一起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