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原创,点击上面
新侨
关注。
为了十几个签字盖章,跑了两个校区的无数部门,终于办完了辞职的离校手续。其中组织部、物资办,和我毫我关系。其他部门和我貌似有关,但就像同众多女学生一样,关系尚未发生。
计划生育办,就是一个季度免费发三盒套套。校医院虽有公费医疗,但现在年富力强,没有看过病。将来需要看病,却不接受了。房产科,没有分过我房。财务处,自打从教授成为图书管理员,就再也没报过账。档案科,那是随便让你看的吗?再说也没什么好事。校工会,呵呵。
一下没了单位,不光工资,什么也没了。五一的过节费也没了,早知道晚一个月辞职。那还有9月的教师节过节费、十一、元旦的过节费,老惦记着,还辞不辞?
夏天还有降温费,冬天报销供暖费。虽然不多,也有独奶费、交通费,每年增加的工龄费。咱是有组织、有级别的人,各种待遇都有安排。以后丰厚的住房公积金没有了,代缴的社保没有了,各种国补、校补没有了。全靠自己文弱的小肩膀,还有10岁的女儿要抚养。
没有单位能行吗?
更主要的是,没有单位,以后没有领导提醒你这个帖子、那篇文章不合适;不会再关心地问你,一起吃饭的还有谁?提醒你接受外媒采访,一定要慎重。参加这些社交活动,最好有组织批准。因私出访,不予准假。学术研讨,和图书馆工作无关。老实呆着,不为自己,也得为家人想想。学校都是为你好。
没有国家,我们什么都不是,但国家太大,日常接触的就是单位。没有单位,我更是什么也不是。想想自己以后就是没单位的人了,不禁悲从中来。
不行,我得散散心。珠三角的朋友接待,出去转了几天。在广州住在网友经营的
海螺e家
民居。一切都是互联网+的概念,手机订房、定位、网络密码开锁,需要补充东西、通知打扫房间,都在手机完成。
在小蛮腰电视塔下的一套复式小住两日,设施应有尽有,有书房书架,就是没有红袖添香。有厨房厨具,就缺一个厨娘。
老板内蒙人,豪爽仗义。车接车送、早茶导游。这几年,公知有的跑了,有的抓了,有的不吭声了,有的卖壮阳药了。他们虽讨厌,可没有人发发声也不行。乔老师干脆就别回去了,北京有什么好,就在南方干吧。
北京虽没有雄安好,可是习惯了。再说南方的组织,和北方的组织,是一个组织,中山大学的艾晓明老师退休多年,也离不了关心。
没有单位,还有朋友,还有网络江湖,还要做事。本周三(4月26日)下午,将在中关村的创新社做一场内容创业的分享讨论。据说现场还有礼品抽奖,直播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