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叔快评
肿瘤学临床研究及制药企业研发评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党组领导到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  18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身为父母的网友们要注意了 ... ·  2 天前  
冷兔  ·  以防你没见过喜欢玩踏板的狗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叔快评

孰优孰劣?CAR-T vs. 双抗作为RRMM患者≥3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大叔快评  · 公众号  ·  · 2025-01-20 20:17

正文

近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亮教授授 作为通讯作者在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杂志( IF =10.3 )发表了一项题为“Comparison of CAR T - cell and bispecific antibody as third - line or later - line treatments for multiple myeloma: a meta - analysis”的研究。该研究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对CAR-T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作为≥3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CAR-T细胞疗法的完全缓解(CR)率和客观缓解率(ORR)更高,但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较高,且不同CAR-T细胞产品的疗效存在差异。 这是首项全面比较CAR-T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有助于RRMM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王亮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健康促进会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Cancer Medicine杂志副主编
European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中国区总编辑
擅长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 40余篇

多发性骨髓瘤(MM)为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新的治疗药物与自体造血细胞移植虽改善了患者预后,但多数患者仍会多次复发、缓解期缩短且耐药性增加。CAR-T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改变了MM的治疗格局,然而尚无二者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研究。本荟萃分析评估了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细胞疗法和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作为RRMM的≥3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比较分析助力临床定制治疗策略。

本研究检索了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数据库,确定了11项符合条件的研究,涉及1269 例患者。随机效应模型评估了主要结果[完全缓解率(CR)]和次要结果[总缓解率(ORR)],而元回归分析则对相关协变量进行了调整。



文献筛选与研究特征

初步检索获得1726条记录,经去重、筛选后,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1269例患者,其中CAR-T组与双特异性抗体组患者数比例约为2:1。这些研究涵盖2项III期、3项II期、5项早期至后期无缝过渡试验和 1项按II期剂量应用CAR-T细胞疗法的I期试验,发表时间为2021~2024年。双特异性抗体试验涉及 linvoseltamab、elranatamab和特立妥单抗,CAR-T细胞疗法试验包含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ilta-cel)、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等多种方案。Begg’s 检验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单臂研究质量评分在13~16 分之间,均为高质量研究。



疗效分析

CAR-T细胞疗法的合并CR率显著高于双特异性抗体(0.54 vs. 0.35, P <0.01),合并ORR同样更高(0.83 vs. 0.65, P <0.01)。 亚组分析发现,CAR-T细胞产品类型是导致组内异质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比较两种获得FDA批准的CAR-T细胞产品,cilta-cel的CR率(0.77)和ORR(0.91)均显著高于ide-cel(CR率 0.37,ORR 0.73; P <0.01) 。

图1. CAR-T 和双特异性抗体的疗效森林图


安全性分析

CAR-T 细胞疗法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0.83)显著高于双特异性抗体(0.59)( P <0.05) ; ≥3级CRS发生率在CAR-T细胞组为 0.07,双特异性抗体组为0.01( P <0.01)。 ≥3 级血液学不良事件方面,CAR-T 细胞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0.88 vs. 0.48, P <0.01)和贫血(0.55 vs. 0.34, P <0.01)发生率均高于双特异性抗体组。 但在cilta-cel和ide-cel的比较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图2. CAR-T 和双特异性抗体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森林图


Meta回归与敏感性分析

考虑到由于在几项试验中使用了各种CAR-T产品而导致的组内高异质性,研究人员将8项CAR-T试验分为三个不同的队列:cilta-cel队列、ide-cel队列和其他CAR-T队列,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单变量元回归分析确定cilta-cel组和其他CAR-T组(与双特异性抗体相比)是CAR-T细胞疗法CR率的显著预测因素。此外,髓外疾病在单变量元回归中显示出显著的P值。将这些变量纳入多变量元回归模型后,发现cilta-cel组和其他综合CAR-T组明显优于双特异性抗体( P <0.001),而髓外疾病并非显著调节因素。Mann-Whitney U检验进一步证实两组在表现出高细胞遗传学风险的患者比例( P =0.497)和髓外疾病患者比例( P =0.776)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使用“leave-one-out”方法的敏感性分析中,观察到总体汇总结果和亚组间疗效差异不受任何单独研究排除的影响。

图3. 两种经FDA批准的CAR-T产品(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与 idecabtagene vicleucel)的疗效森林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