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期广播音乐会
上海媒体优秀品牌。创办于1982年,是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普及型系列音乐会。一直坚持“高质量、低票价、普及型、服务性”的定位,精心策划节目内容。
51好读  ›  专栏  ›  星期广播音乐会

新声代,汇聚民乐向上的力量

星期广播音乐会  · 公众号  · 音乐  · 2018-01-22 22:15

正文


撰文 | 王心远、应玥

摄影 | 应玥


当80后开始油腻了,90后开始佛系了,而这群00后却用手中的民乐器绘出了一幅斑斓的图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轻拢慢捻抹复挑之间,这群杨浦区少年宫民乐团的孩子们为民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月21日,这支初登星广会的年轻团体,为观众奉上了一场民乐盛宴。在孩子们的眼中,民乐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他们对自己手中的乐器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是他们最亲爱的伙伴,也是他们传承民乐文化的方式。



随着鼓声轰鸣,民乐团的孩子们在指挥老师谢圆的带领下奏响了《龙跃东方》。乐队通过打击乐与其他民族乐器的交相辉映,展现出龙腾虎跃的大气磅礴。


采用了“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的两首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和《青春舞曲》编配而成的民乐作品《风铃》,则用轻灵、活泼的旋律述说着来自西北边陲的美丽故事,反应了少数民族热情向上的生活情境。


很多观众有注意到,坐在指挥正前方,有一位专注地敲奏扬琴的金发少年,他叫潘克伦,是一名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小孩,哥哥以前也是民乐团的一员,兄弟俩一个敲扬琴一个弹琵琶。克伦表示,他也曾在自己就读的国际学校登台演出过扬琴,他希望能让更多的国际友人看到中国传统民乐的博大精深,他也将把这份中国情缘铭记在心。



两首大乐队作品过后,拉弦声部和弹拨声部在陈雯洁老师的带领下各显神通。拉弦声部演奏了由乐团创始人曹建辉老师作曲的《欢乐的伙伴》。扬琴独奏张璐展现出娴熟的演奏技巧,琴声与拉弦乐优美浑厚的音色交汇在一起,体现了学生们个性张扬与团队精神互相融合的过程。 随后,弹拨声部也为观众带来了节奏明快、色彩丰富的“丝竹”名曲《三六》。




陈雯洁老师表示,每年乐团梯队的孩子们都会演奏曹建辉老师的作品,在她眼中,这些曲子不仅是练习演奏技巧的佳作,更是民乐团传承的标志。




随后,著名的唢呐演奏家左翼伟与民乐团的孩子们合奏了《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夜深沉》。唢呐高亢、激昂、奔放的乐声让人们仿佛置身黄土高坡,聆听民族风味浓郁的陕北信天游。



《夜深沉》更是精彩,鼓与唢呐的竞奏,充分展现了京剧音乐的刚劲和优美,仿佛眼前刀光剑影,兵刃相交。担任鼓独奏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蒋元卿更是将京剧《击鼓骂曹》中祢衡击鼓而言,嬉笑怒骂,壮怀激烈的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