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
★
”哦。
点击上方蓝字“南周知道”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
“
设为星标
”
。
冬天来了,在寒风中双腿瑟瑟发抖的人,悄悄地翻出了埋在衣柜底下的秋裤,在秒变土包子与保暖之间纠结不已。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秋裤的时尚质感。
提及秋裤,不得不提及某时尚刊物前主编对秋裤的定义“我从不穿秋裤”,所以,在一代时尚教主的引领下,秋裤一度成了土气的代名词,年轻人会用“你妈觉得你冷”,“你妈喊你穿秋裤”来互相调侃。
秋裤好像天生就是反时尚的存在,秋裤成了时尚的反面的哲学解读,按照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的说法,时尚就是要远离劳动和实用,比如白色的衣衫,比如被时尚教主叱责的秋裤,这种保暖用的衣物,比长袜臃肿,又不像长裤可以修饰腿型,实用目的太明确,自然会被时尚拒之门外。
上个世纪70、80年代,上海人把秋裤叫棉毛裤,北方人叫线裤、衬裤,台湾地区叫卫生裤,在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秋裤,是一种蓝色或红色的运动裤,两边镶有白道,类似现在的校裤。到了90年代,秋裤进化的越来越紧身,加绒、夹棉,演化成各种品牌的保暖内衣,每到深秋季节,各个保暖内衣品牌上演的广告轰炸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甚至公交车上的广告、商场门口的巨型广告牌上,都会有一对明星扮演的夫妻情侣穿着秋衣秋裤幸福的偎依在一起。进入21世纪,秋裤变得更加追求高科技,越来越轻、薄、暖、透气,也越来越低调。
细扒秋裤的前世今生,会发现电影里的欧洲贵族,穿的紧身马裤,很像秋裤,早在8世纪的西方人,为了骑马便捷,就抛弃了罗马长袍,穿起了裤子,15世纪,男用马裤从宽裤子绑裹腿,逐渐演变成紧身马裤,这就是秋裤的前身。
要说秋裤的时尚代言人,当属法国以赶时髦为终身追求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他少年时代的画像上的白色打底裤,放在今天可以给卖打底裤的直播网红们当背书,年轻的路易十四穿高跟鞋搭配紧身马裤的形象也可谓玉树临风。
法国是时尚前沿,可是最早穿秋裤的还不是法国国王,比路易十四早200年的亨利八世,也热爱时尚,极尽奢华,在亨利八世的权力巅峰期,都铎王朝的审美艺术风潮蔓延了整个欧洲,包括亨利八世身上的秋裤。这位风流皇帝最喜欢穿的秋裤,其实是一种羊毛质地的骑马穿的紧身裤,亨利八世的画像上,少不了紧身裤搭配尖头鞋,威风魁伟,气场爆棚。随着时间的发展,亨利八世心怡的马裤开始发生了分化。其装饰性的部分,变成了现在十分流行的打底裤,也成为Legging,绚烂的颜色和花纹会令人忘了它不过是秋裤的演化。可见,曾经被时尚教主唾弃的土味秋裤,前身是舶来洋货。
19世纪末,一位叫约翰.沙利文的拳击手,在登上拳台时的经典造型,就是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秋裤。词源学家米切尔.昆宁指出,秋衣的英文Long john中的john,应该就是沙利文(john)名字命名的,而在英国德比郡,有一家著名的秋衣秋裤制造厂,索性以沙利文的名字命名其产品叫Long john。
秋裤的正式正名源自20世纪,在北美大陆,北冰洋冷空气南下畅通无阻,在20世纪初,寒冷地带的取暖设施主要依靠壁炉,冬天人们会穿上御寒的连体内衣,将人的上下体都包裹住,腕口收紧。后来,加拿大人弗兰克.斯坦菲尔德发明了现代秋裤,并于12月17日申请了专利,开始大规模的销售和生存,他被称为秋裤之父。
可即便是秋裤的发源地,秋裤也不是所向披靡,甚至前段时间,有位网友发帖吐槽在美国买不到秋裤,根据他的不完全统计和分析,发现秋裤果然大势已去。在日本,秋裤只有欧巴桑才穿,在韩国,秋裤是老年人的标配,在英国,穿秋裤会被看做“屌丝”“没出息”,爱美的法国人对秋裤抛弃得更彻底,只有上世纪的农夫才会穿。
秋裤被时尚抛下的节点,应该是在全世界供暖系统逐渐完善的时间段,各个国家不一样。如今,即便是比美国加拿大更寒流的北欧和俄罗斯,秋裤也非必需品了,一双长靴子、一件大衣,足以应付在建筑物和汽车之间的短暂步行,而没有秋裤的穿搭,也便于在冷热环境之间的穿脱。从生理上看,欧美人种更排斥秋裤,是因为其毛发旺盛,穿着感受会倍感不适,就好像秋裤里面还套了条毛裤。
可是,风水轮流转, 2012年,韩国总统李明博就在演说里呼吁民众“穿上秋裤,节约能源”而秋裤作为时尚轮回的一个代表性元素,也会被潮人们偶尔捡起,比如2011年,英国演员裘德洛出街的服饰就是一条炫目的秋裤,设计师维多利亚—巴特利特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非常英伦范儿的打扮”,而知名设计师Alexander Wang设计的“Legging新款式”其实就是一系列时髦秋裤,可见,野百合也有春天,秋裤也会逆袭。
那些拒绝过秋裤的年轻人,他们不再委屈自己,要风度也要温度,寒流一来,纷纷下单,购物车里少不了保暖内衣、秋衣秋裤,他们更会给秋裤寻找存在的意义:“万水千山总是情,没有秋裤真不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没穿秋裤遇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