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闹闹每日星运  ·  蛇年九宫飞星布局全攻略!这样布置全家好运来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2月,你就宠这些星座吧!哼~ ·  5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乙巳蛇年要发财的生肖 ·  6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最最脸盲的星座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4:天秤特别自信 天蝎享受生活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博士谈组织管理:组织进步| 组织起源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8-06-20 06:28

正文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组织跟党和政府更多地联系在一起。以前在很多战争片里,常常看到某个人,经过千难万险,惊呼一句“终于找到组织了”,激动得泪流满面。“组织需要你”、“组织上安排的”、“我们是有组织的”……这些只是“组织”的其中一部分。

今天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有各式各样的组织,组织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组织可能是现代社会最明显的特征(斯科特,2011)。政府是组织,学校也是组织,医院、军队、社区、企业、工会、社团、协会、家庭等等都属于组织。我们每个人总是身处在这样、那样的组织当中。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虽然现在组织无处不在,但是其发展相当平缓且不为人们注意。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它们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公共行政机构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家族企业被法人公司的取代,对社会结构而言称得上“是一场革命”,但直到最近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组织作为一个抽象的实体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但各式各样的具体形态的组织,其实早已存在。人们都活在其中,但并没有感受到它的存在。

有的组织已经很古老了,有些组织则掩埋在历史的尘土中。组织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在演变的;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讲,当代的历史发生在组织中,通过组织而演进(斯科特,2011)。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组织发展史。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今天的组织,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人类组织发展的历程。

因为我们谈的是人类的组织,而且从历史看,组织与人类同时诞生(孙慧中,2003),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人类先作个了解。


人类最原始的存在是自然存在。“自然”的概念:“自”是“本来”的意思,“然”是“就是这样”的意思。因此,何谓“自然”?就是本来就这样,本来就是这样的,没有办法解释的,本来如此。我们说人为什么是人?猪为什么是猪?自然,本来就是这样。那么,既然本来就是这样的,这种东西它一定是理性的。因此在认识自然这个基础上我们产生的最原始、最基础的科学,就叫自然科学。那么所谓的自然科学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本质规律的科学嘛,跟人的主观作用没有关系。

从起源来讲,人类最原始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而非组织存在,更没有达到社会存在。最原始的时候,不是人类的存在,而是人的存在。因为人跟人类是不一样的。人,强调个体,自然属性;而人类,强调一个社会。

然而,对于人的存在,很多人理解不透,不知道自己究竟处在哪一个阶段。所以说,人类最早期的时候是自然存在的,这个“自然存在”最简单、最原始的理解跟树的存在是一样的道理。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树也是一个生命,每一个人也是一个生命,两者之间是平等类似的。

人类的前身,只是纯粹自然意义上的人而非人类。哪怕时至今日,我们已是人类中的“人”,也仍然保留着大量作为自然“人”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人类组织化中并没有消亡,而是以更为隐晦的形式存在,同时也对组织化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德斯蒙德·莫里斯的代表作《裸猿》三部曲对人类的起源做了精彩的解释。

人首先还是动物,其次才是人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自然的人过渡到人类。 人跟人类不一样,人强调个体,人类强调整体。

从自然人走向人类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作为自然人组织化的过程。同时说明在真正意义的社会组织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就有某种组织的雏形了,组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已凸显。关于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学界目前未有定论,在目前公开出版的中外历史教材中,对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问题有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是原始群或原始人群;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始群或原始人群只能是人类形成前的一般动物所固有的生活方式,它不成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是“血缘家族”。至于谁对谁错,没必要深究,只要了解就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组织很早就出现了,人从产生到形成真正的社会组织,是经历了一个群居时期的。

原始群。 原始群是从猿到人进化时期的群团,属于正在形成中的群体, 恩格斯 称它为蒙昧时期低级阶段。那时,人类刚刚从 动物界 中分离出来,居住和流徙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和湖岸河边。为了对付十分困难和严峻的生活环境,人们结成几十个人的小群体即原始群,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在原始群中,人们共同采集可食的植物,捕食昆虫,猎取野兽,吸吮蜂蜜。出于食物来源缺乏,即使得到一点点,也要在原始群中分食。他们使用天然棍棒或制作粗糙石器,集体进行采集和狩猎,过着群居杂婚的生活,性关系相当混杂,但母子关系相当清楚。为了生存,他们以群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集体地劳动,集体地生活,集体地与大自然进行抗争。这种集体性相互依赖的组合,构成了最早的原始群体,并初具原始组织意义。但严格来说,这种社团组织雏型,组织性尚不稳定,尚未有真正的组织原则和规例,在群体生活中,唯有母子之间的关系较密切,故母权能起到某些作用。

现代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 腊玛古猿 南方古猿 群体生存的时期是迄今所知原始群形成和产生发展的时期,其经历的时间约从距今1400万年前至距今 300多万年前。以 腊玛古猿 南方古猿 (阿法种)为代表的原始群,被不少专家们认为是人类的远祖,亦即人类早期的直系祖先。

中国现今的理论认为,中国历史中的原始群(约前170万年——约前10万年)分为:原始群前期(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金牛人);原始群后期(有马坝人、长阳人和丁村人)。而原始群和其后的氏族公社时期是中国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的两个阶段。

血缘家族。 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人类社会也产生了。当时的社会还不是氏族,而是血缘家族。血缘家族存在的时间很长,大约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世界通史,崔连仲等主编,2000)。血缘家族由“ 人类童年” 的“ 群” 分化而成。马克思说:“一些原始群团为了生计必须分成小集团,它就不得不分成血缘家族……血缘家族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之所以称它为“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 ,是因为实行了班辈婚的这种公社内部,首次确定了人们之间的血亲关系(主要是上下辈份的关系) ,从而组成了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社会。这种公社由数个同辈人通婚形成的夫妻集团组成,一个公社同时又是一个庞大的血亲家族(庭) ,恩格斯称之为“旧家庭公社”(马修业,1987)。

血缘家族是早期人类从原始群乱婚状态中解放出来的组织形式和进化形式(形成血缘家族的婚姻形式称为血缘婚)。在血缘家族内部,婚姻按照辈数来划分,“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这种婚姻形式,和杂婚不一样,它排斥了亲子之间的婚姻,而所有的姊妹兄弟,包括亲兄弟姐妹、从(表)兄弟姐妹和血统更远的兄弟之间则一概互为夫妻。

在血缘家族阶段,一个家族就是一个集团、一个公社、一个生产单位。从考古材料来看,家族(即公社)内部可能已经有了两性分工。例如,在奥都威峡谷的遗址中,发现了各种类型的砾石器,有的用于采集,有的用于狩猎,有的则用于各种食物的加工。大多男的从事狩猎,女的则从事采集和养育小孩。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过着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当食物缺乏时,整个家族就得集体移居,在有些地方,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常被遗弃或杀死(世界通史,崔连仲等主编,2000)。

血缘家族发展的后期,形成了所谓的氏族公社。氏族公社是由血缘家族的分裂而成的。“普那路亚婚姻制”的确立,导致了一个个“确定的、彼此不能通婚的女系血缘亲属集团”的出现,这就是氏族。氏族通常再结合成胞族、部落。本时期按在公社内部两性地位的变化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大阶段,恩格斯将其统称为“新家庭公社” (马修业,1987)。


母系氏族公社

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在生存实践中逐渐发现更多的可食植物,因而采集的范围有所扩大。随着工具的改进,狩猎和捕渔也发展起来。由于食物越来越丰富,促进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致使一部分人不得不从母群中分离出来,分裂出来的子群为了和母群保持一定的联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好的联系方式便是结成婚姻集团,即两个群团之间的同辈男女互为夫妻。氏族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恩格斯说:“氏族制度,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是从普那路亚家族中直接发生的。”

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这是因为在群婚的情况下,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按母系来计算。那时,妇女在经济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因为妇女从事的采集比较有保证,而男子从事的狩猎则常常丰欠无常。另外,在氏族日常生活中妇女也占支配地位。

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氏族人口的增加以及氏族组织的不断分衍,两个氏族间的群婚实际上已很困难,于是婚姻制度由群婚转入对偶婚。

对偶婚已经有一对比较确定的夫妻,但他们的结合是暂时的。在对偶婚的早期阶段,夫妇各自居住在母亲的氏族,婚姻采取丈夫对妻子拜访的形式。到后来变为居妇家制,夫入妇家,但结合仍不是永久的,婚姻关系很易解除。

由对偶婚组成的对偶家庭并不是独立的经济单位,当时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是母系氏族。在母系氏族内部,除个人日常使用的工具之外,一切财产都归集体所有,生产和消费都建立在严格的集体原则上。年长的妇女担任氏族的首领,有的氏族有男庭长。氏族首领是社会的公仆,受人尊敬,但没有强制权,如果他们不称职就会被撤换。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参加者是全体成年男女,他们都享有平等的表决权,一切重要的事都由氏族议事会讨论决定。

每一个氏族有自己的名称,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墓地,死者的财产(很少的一些日用品)转归同氏族人所有。氏族成员有相互援助的义务,在同氏族成员受到外族人伤害时,全氏族人要帮助其复仇。

恩格斯曾经对母系氏族作过深刻的描写,他说:“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啊!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包括妇女在内。他们还不曾有奴隶;奴役异族部落的事情,照例也是没有的”(世界通史,崔连仲等主编,2000)。

但是母系氏族公社是建立在十分低下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时,这种公有制就无法继续维持下去,古老的氏族制度开始走向解体,氏族公社由母系时代进入父系时代。

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份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父系氏族制的产生是和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这时,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而是代替妇女从事农业和饲养业,农业和饲养业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妇女在经济上已退居次要地位,她们的职能已转向主要从事于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于是,母系氏族制瓦解,父系氏族制产生。这时的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为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至此,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瓦解,代之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在形成,每个家庭成为一个生产单位,“同族共财制”逐渐破坏,财产私有制逐渐产生(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1996)。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扩大,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和贫富的分化,阶级在形成中,原始公社开始解体。

社会大分工推动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剩余产品。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氏族成员的劳动量,需要吸收新的劳动力,以减轻自己的劳动量,并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于是不再杀死战争俘虏,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剩余产品的积累,引起了财产的分化,某些家族占有大量的奴隶和牲畜,而另一些家族则陷于贫困的境地。部落中最富有的氏族或氏族中最富有的一些家庭形成了部落的贵族。在父系氏族社会的末期,每一个氏族或部落中都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富人和穷人、贵族和一般氏族成员(平民)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愈演愈烈,最后终于导致原始社会的崩溃和国家的产生。

在父系氏族阶段,随着“父权制”的建立,人类的婚姻形态也发生了一个大变革,那就是从对偶婚制中产生出固定得多的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家族出现后,由于各家庭经营管理、劳动技能不同以及其他原因,使得父系家族公社内财产分化日益加剧,差别越来越大。

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从父系家族公社中分离出来后,由于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财产分化等原因,某些个体家庭离开原来氏族居住的地方,迁移到别处,和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杂居。这样,由于人口的流动,结果使许多不同的氏族部落的居民聚集在一起,他们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组织成一个统一体。这种以地域为纽带组织起来的统一体,称之为 农村公社 。在牧区称之为畜牧公社,猎区称之为狩猎公社。

农村公社一直残存到近代。它虽然带着旧制度的鲜明印记,但在一些基本点上,已经和氏族、家庭公社迥然不同。村社的出现,表明氏族组织已经走到尽头。

在父系氏族公社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期间,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军事民主制。它并存着军事首长、长老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关,是氏族制度的一种形式。

军事民主制的产生与当时各部落间的频繁战争密切相关。由于私有财产和奴隶劳动的出现,掠夺其他部落的财产和人口,被认为是增加财富的捷径和主要手段。如果说以前因血亲复仇、地界纠纷等,氏族部落间偶尔发生战争,那么现在为了掠夺邻人的财富和奴隶,则经常发生战争,至使战争成了一些人“经常的职业”。在频繁的战争中,一些近亲部落往往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或部落联盟为了掠夺和自卫的目的,开始选举能率领本部人员作战的领袖。这样便出现了勇敢善战,享有很高威望的军事首长。平时他主管宗教祭祀活动及解决部落或部落联盟内的纠纷,战时指挥打仗。军事首长也被称为“王”,因此军事民主制时期又被称为“王政时期”或“英雄时代”。但这里所说的“王”不同于阶级社会里的国王,他不是世袭君主,而是选举产生的,没有绝对权力,他须按长者议事会和人民大会的决定行事。希腊的巴赛勒斯、罗马的勒克斯、中国的黄帝、尧(yáo)、舜、禹都是军事首长。后来,随着战争的频繁,持续时间的长久和规模的扩大,军事首长的地位和权力不断上升和加强,其职位逐渐从选举变成世袭,其行动开始不受约束。他们脱离氏族且高居氏族之上,由人民公仆变成了人民的主人,这是世袭君主的最初萌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