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系统:
博科园
已可苹果类应用商店搜索下载
安卓系统
:博科园
国内几大应用市场均可搜索下载
微信公众号:
博科园
(博科园-附属微信公众号:天文物理)
新浪微博@博科园
宇宙是瞬息万变的
也有很多奇妙的天文现象
只是我们没有察觉而已
2017年
准备好和星空来一场约会
也带上你心中的那个TA一起哦
微信公众号:天文物理
(分享发布
)
数据同步及更多:
新浪微博@博科园
新浪微博@天文在线
01 金星位于 9.4° 西
03 21:00 月亮-毕宿五: 0.8° 南
03 23:47 望,满月是指月和太阳的黄经差达到180度时的瞬间
04 16:42 月亮过近地点: 357500 千米
05 19:43 月亮过赤纬最北点: 20° 北
07 17:30 月亮-鬼星团: 2.5° 北
08 08:39 月亮过升交点
09 06:25 月亮-轩辕十四: 0.7° 南
10 15:51 下弦月
13 09:40 水星(辰星)下合。
14 00:27 月亮-火星(荧惑): 4.5° 南
14 14:07 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 每小时天顶流星数= 120
14 22:26 月亮-木星: 4.7° 南
18 14:31 新月(农历初一前后,月球照明几乎看不见)
19 09:27 月亮过远地点: 406600 千米
19 17:31 月亮过赤纬最南点: 20.1° 南
22 00:29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
22 04:18 土星(镇星)合日
22 18:04 月亮过降交点
22 23:00 小熊座流星雨极大期: 每小时天顶流星数= 10
26 17:20 上弦月
31 08:25 月亮-毕宿五: 0.7° 南
同时每月天象预报
会在微信公众号:天文物理
统一更新,如下截图
不知不觉,天象预报已经来到了2017年岁末。这个月里,几颗行星的观测条件依然差强人意。水星在月底会出现在晨曦之中,将在明年年初迎来西大距。这时的火星和木星同样也是“晨星”,它们的相合也将发生在2018年1月。金星、土星与太阳的角距离很小,是最难观测的。相比之下,本月比较值得观测的还是流星雨,以大流量的双子座流星雨为代表。此外,本月还有三次月掩星天象值得关注,包括两次月掩毕宿五和一次月掩轩辕十四。
在本年度的“每月天象”栏目中,我们已经多次谈到了月掩星这类天象,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今年可以被月掩2等以上的亮恒星只有毕宿五和轩辕十四这两颗。
我们将月球相对背景星空运行的轨道称为白道,它与黄道相交,夹角为5°左右,因此月球只会出现在黄道附近,也只能掩食黄道附近的亮星。黄道与白道有两个交点,即黄白交点。需要注意的是,黄白交点相对黄道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以每个月1°37′的速度向西移动。这样,每18.6年黄白交点就会在黄道上移动一圈。可不要小看这个周期,它和地球运动、潮汐的相关性非常大,从而间接影响地球上的板块运动、火山活动、气候等。而在天象方面,它也和日食、月食、月掩亮星的发生规律密切相关。
如上所述,月球在黄道附近可能出现的位置也以18.6年为周期变化,因此其掩食某颗亮星的周期也与之相关。不同的是,如果亮星与黄道的角距离非常近,例如黄纬不到半度的狮子座α轩辕十四,会在18.6年内出现两段被月掩的“观测季”,每段“观测季”的持续时间大约一年半。在这段时间里,每个朔望月,地球上都会观测到一次月掩轩辕十四。对于黄纬有5°多的毕宿五来说,每18.6年只有一段时间能观测到被月掩的天象,但这段时间可能长达4年左右。
最近这段月掩毕宿五的“观测季”是从2015年1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18年9月,全球一共能观测到45次月掩毕宿五。由于掩星天象发生的时间和月相等因素的影响,并非每次的观测条件都很好。但总体来说,毕宿五是冬季星空中的代表亮星,发生在夏季的月掩毕宿五一定会因为比较靠近太阳而难以观测,而发生在秋季、冬季和春季的月掩毕宿五,则在全球范围内一定有观测条件不错的地方,并且发生在冬季的月掩毕宿五一定是满月掩星,但由于满月非常明亮,也会对观测带来一定影响。相比之下,发生在春、秋季的弦月掩毕宿五观测条件会更好。
12月有两次月掩毕宿五,而且基本上都是满月掩星。一次发生在北京时间3日入夜之后,另一次发生在31日上午。第一次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观测到,而第二次明显更适合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观测。大家可以尝试观测3日的这次掩星,在明亮满月旁边,1等的毕宿五简直“暗弱”得难以分辨。
除了月掩毕宿五,从2016年11月到2018年4月的月掩轩
辕十四“观测季”也在进行之中。
12月这次月掩轩辕十四发生在9日清晨
,我国北方地区可以观测,越往西日出越晚,观测条件也越好。
作为流量很大而且稳定的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是天文爱好者每年最期待的天象之一。它的活跃期从每年12月4日持续至17日,今年的极大预计出现在北京时间14日14时左右,这个时间不适合我国的观测,但在13日22时至14日19时接近一天的时间里,每小时的群内流星数可以始终保持在几十颗这个量级上。
在极大期间,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北半球冬季星空中的双子座亮星北河二附近。对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观测者来说,日落后辐射点就会升起,整夜几乎都可以观测。而且这段时间已经接近冬至,对于我们来说,漫长的黑夜意味着该流星雨的可观测时间也很长。
双子座流星雨的亮流星较多,速度中等,适合目视、照相和摄像等多种观测方式。今年极大期间的月相已经属于残月,对观测几乎没有影响。
除双子座流星雨外,本月还有几个小流量的流星雨活动,例如鲜为人知的后发座流星雨、十二月小狮座流星雨等,而其中流量比较大的就要属极大出现在12月下旬的小熊座流星雨了。
在过去70年里,小熊座流星雨仅被观测到两次较大规模的爆发,分别发生在1945年和1986年,当时的ZHR达到了50左右。而在通常年份,即使在极大期间我们每小时也只能观测到个位数的群内流星。
小熊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8P/Tuttle,公转周期13.6年,上次回归近日点是在2008年,但当年该流星雨没有明显的活动。反而是在远日点期间,也就是2014年和2015小熊座流星雨被监测到有流量上升的情况出现,这充分说明该流星雨目前还很难被预测。今年虽然没有关于它出现爆发的预报,但对它的监测还是很有科学意义的。小熊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与小熊座β星角距离很近,因此对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它始终都在地平线以上,但在极大期间,其地平高度较高的时刻还是出现在后半夜。今年该流星雨的极大预计出现在北京时间12月22日23时,当天的蛾眉月对观测没有影响,但面对寒冷的天气,大家还是要注意保暖。
数据提供:NASA
来源:有趣天文奇观网,天文爱好者杂志
刊发-微信公众号:天文物理
微信号:tianwenwuli
博科园-科学联盟-如需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