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应届毕业生来说,四大是机会之地,既有不错的起薪、透明的晋升,又能让人快速成长。但,无论是在知乎还是其他各种论坛上,动辄就能看到那些关于四大跳槽的故事:有些人只是将四大当作跳板,进来就是为了离开;有些人受不了无休止的加班,身心疲惫地离开;有些人卡在 senior level 再也上不去,只能离开。
长此以往,在人们眼中,四大逐渐成为一个高离职率的存在。在大家眼中,四大人纠结的问题似乎一直是,要不要走,怎么走,走去哪 ?
这也让很多以四大为目标的学生开始纠结:四大的离职率真的有那么高?
那些一边熬夜埋首财务报表,一边嚷嚷着要离开的四大人,为什么迟迟不见离开?
四大人员流动率,
远没有你想的那么高
虽然我们可以很频繁地看到四大的前员工、现员工的离职宣言,以及看到与四大跳槽相关的各种文章。但事实上,四大人员流动率高,并不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这一现象仅在中低年级员工中更加普遍。
从内部来看,除理念不同、大规模反水现象外,四大合伙人99%以上都会在现有职位上退休(据四大某家合伙人)。不仅是合伙人级别,包括经理级别的四大人在内,这一阶段及其之后的离职率都是远低于低年级的。
之前有一句话说的是:在四大呆的越久,越难以跳出去。而无论是从现实情况,还是心理转换上来看,这句话都不无道理。
以七年四大经验,高级经理级别的四大人为例,如果去企业目标也会是财务总监的 title 。而从招聘方来看,招你这么贵的一个人(跳槽前在四大工资已经五六十万了),需要你做的就是能独当一面的事情,因此对你的要求也会特别高。但是在现在市场上,纯七年四大工作经验的人肯定比不过三年四大经验,再加上四年企业经验的人。而四大出来的人,基本都会经历可能长达一年的职业停滞期,说白了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而跳出四大本身来看,其实四大的流动率与咨询、金融业相比,还是要平缓很多。在咨询业,有个“ up or out ”规律,说的就是:如果三年内没有升职,就得出局。在顶尖咨询公司通常每两三年会有一次升职,与此伴随着薪资的增加。可很多时候从公司角度来看,你的 pay 越来越高,但你对公司贡献的增长却不像 pay 增速那么快,那么你的性价比也就越来越低。到了这个时候,他就会想:为什么不找便宜的人来替代你。
至于金融业,以桥水为例,能去到那里工作的大多是常青藤学校毕业生,拥有金光灿灿的履历。可一旦出错,就会被直接告知“你不行”,根本没人顾忌你的感受。在桥水,很多优秀的人被不断地指责。有些人心态越来越颓势,以至于犯更多的错误,最终被淘汰,可能第一年十几个人一起进公司的,第二年只剩一人。
那么,为什么只有四大的流动性被妖魔化了呢?
抛去四大的规模和在业内的影响不谈,从四大的人才招聘和培养模式上来看,近年来其招聘应届生的规模是在扩大的,仅其中一家在北京 Office 的招聘人数都可能远高于某顶尖咨询全国范围内的招聘。
并且,人们口中的“高离职率”对于四大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目标是三年左右成熟审计人才的四大,由于当前市场上相关人才供给不足,更倾向于自己“造血”。尽管中间会经历人才流失,但除去职场前三年因个人规划问题、接受不了工作强度和方式等各种原因离开四大的,留下来的这部分正是经过双向选择后,会受到倚重的中层人才。
留在四大的那些人,
是为了什么?
“ 985院校理科生,想去四大工作三年,之后跳投行。”
近年来,四大似乎越来越被当作是跳板一般的存在。很多甚至还没有拿到四大 Offer 的应届生,都已经在规划中把四大当作是一张将来用于跳槽的好牌,似乎大家都是早已计划好了,时间到了,我就要离开,这是理所当然的。
反而人们会去问那些选择留下的人:为什么不走?
- 四大的薪资和晋升,是可以留人的
有人说,四大的薪资和涨幅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离开四大肯定是拿不到那么多钱的。有人反嘲,“ 四大的薪资优势早就没了” ,“四大那也叫钱多?”
这个问题就好像,每年都会有人说“四大现在招人标准越来越不堪了”、“四大 Offer 现在已经不值钱了 ”。且不讨论发表这些言论的人自身是来自哪个行业,仅从事实来看,院校学历上,四大每年招聘的应届生中,包括清北复交在内的985名校生、海归学生、财经院校研究生,仍占据绝对优势。除此之外,无论是 GPA 还是实习经历要求,四大每年都卡掉了非常多的 Offer 竞争者。
好了,回到“ 四大的钱多吗 ”这个问题上,对此我的结论是:多。除去跳投行、咨询这种超高薪行业,离开四大之后降薪会是一个极大概率事件。在一般的公司,哪怕是500强、央企,也不可能像在四大那样每年都晋升一级。没有了四大每年30%~50%的涨薪幅度,即使一开始薪资有提高,几年过后比起留在四大,还是有不小的落差,更不要说很多人跳名企一开始相比于在四大就是已经降薪了。
再说晋升,按照四大每年升一级的路径,基本三年可以升到小中层,可以自己带队带新人做项目,不出问题的话五年内升经理。尽管近年来四大的 Delay 制度不时受到诟病,但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与其他企业相比,这种可预期的晋升本身还是具有吸引力的。作为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出身的年轻人来说,四大是一个“坚持下去就能活的很好”的选择。
- 四大,并不是一个 easy to exit 的选项
都知道四大跳槽后可以选择的方向很多,常见的如四大内转岗、转做公司审计、财务,高大上一些的如投行、咨询,都是可以去的。然而,具体可以去到什么行业和什么 level 的公司,不是凭个人意愿就能决定的,而是要综合来看这个人整体资质、经验,同时机遇也非常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是跳槽成功的案例,看不到的,是更多人跳槽前的纠结与跳槽后的挣扎。
从时间上来看,如果是在四大只有1-2年的新人,跳槽后工资 base 很有限,跟企业 argue 工资的时候议价能力也不强。先不说近年来拥有四大工作经验者在市面上受认可度不如从前,仅从经验和专业度来看,如果还只是个一两年的小朋友,真的很会做账么?并不会,由于四大工作的“流水线”特点,多数情况下你可能只熟悉一个方面。到了第三年才可以接触收入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等复杂科目,带队之后可能会涉及企业合并等事项。
至于在四大工作了3-5年的再跳槽的,要么是干不动了,要么就是想往高处走,最起码也是有明确规划的了。如果是三年经验,重新规划职业生涯还不算太晚,虽然算是跳槽性价比最高的时候,但是此前三年经验能折价多少并不一定。而4-5年的,这个级别跳槽出去薪资和 title 上都比较尴尬。而且,跳槽前都已经做到经理了,去到企业也不大能接受从中低层开始做。而通常只有跳槽到的公司比较小,才可以有个财务经理的 title 。很多人还会在跳槽离开四大之后,在外面工作一段时间,还是跳回四大来。
而如果真的在四大工作到7年及以上,正如前文所说的,跳槽企业要给你开很高的薪资,自然要求也是会特别别高。而当前纯四大经历的,在市场上并没有4年四大+3年 in house 经验的值钱(非绝对,具体也是要 case by case 去看)。
- 跳槽,机会伴随着未知的风险
听一个在安永工作的朋友说,他的一个师兄 Senior1 的那年递了辞职信,婉拒了上司和合伙人的挽留,坚决地去了一家正在 IPO 公司做内审部经理。可是离开三年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另一家四大事务所。
问起原因,师兄回答:越是诱人的机会就越可能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在行业风险还没有看清楚的时候就贸然加入,最后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
对于卡在 senior 瓶颈的四大人来说,去企业做内审基本上可以做到经理级别。放缓的工作节奏和薪资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转做内审的好处。
但是相对的,限于国内内审行业定位的局限性,晋升机会比较有限。没有了每年可观的薪资涨幅、以及明确的晋升道路,心理上的落差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如果选择 IPO 的公司做内审,还要考虑到企业所在的行业风险以及可能的后果,一旦 IPO 过程不顺利,处境会比较艰难。因此,内审是离开四大一个看似不错的选择,但是机会总是伴随着风险。
再说,投行。从四大到投行,一直都是一个比较主流的选择。投行对专业能力的要求绝不仅仅是财务方面,更重要的是掌握和熟练运用证监会、交易所及国资委等各有关部门繁杂且经常更新的法律法规。
所以,对于想进入投行的四大人来说,首要问题是弥补法律背景上的不足。其次,因为涉及大量细节性核查工作,项目进行期间需要长时间待在项目现场。除了专业技能外,更加考验的是沟通能力和变通能力。
最后,从思维和心理转换上来看,拿做审计的来说,从四大跳到其他企业或是金融业,极可能会受到行业甚至是项目限制。四大人更关注审计本身,而投行则需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四大的人跳出去之后还是会做和之前相关的行业,比如在四大做房地产业务,出去之后可能也会去房地产企业做财务经理。此外,四大人对行业各规则的理解和应对,和在金融圈混迹多年的人也是难以相比的。
留守四大,
合伙人之路怎么走?
从审计助理到高级经理,再到合伙人,四大有一套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等。
但是,四大合伙人的人数只是总人数的 3% 到 4% ,从小朋友开始,最终能够成为合伙人的大约只有1%。
之前跟着一位合伙人一起去做一个并不了解的行业审计项目,一次会议时,Par 直接提出:关于这项业务,行业内有特别的规定,行业准则要求会计只能处理一部分业务,这部分业务包括 XXXX 。从现在的底稿看,客户的处理方法两个要求都 match 不到,请向客户确认。当时我们一起的 senior 全部一头雾水,表示不能理解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位 par 是怎么这么深入地了解一个行业的。
——四大某家 auditor
这就是四大合伙人与其他级别员工的区别。
能够最终成为四大合伙人,一定在某些方面能力拔尖。或者业务能力强,是精通审计、会计各个方面的活字典;或者是拓展业务的能力突出,能够给公司争取到更多优质客户;或者二者兼备。
毫不夸张地说,四大的合伙人是百里挑一,留在四大奋斗,就一刻不能放松,整个过程都需要极强的信念和职业驱动力,必须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具备顶尖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还要能够抵住外界强大的诱惑,坚定地在四大走下去。
而且,并不是成为 Par 就代表在职场路上通关了。成为合伙人,考验才真正开始,在四大的体系里,合伙人也有很多个级别。如何在市场中活下去?如何留住核心人才?如何在合伙人中显露头角?如何在项目瓶颈中解决业务问题?都需要继续探索。
即使不是最理想的归宿
也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关于四大人该不该离开四大这个问题,和应届生找工作的道理很相似。很多孩子找工作的时候会在论坛上发问:XX学校本科生能不能去四大?985本科,美国Top10 硕士能不能去MBB?对于这一类问题,哪怕是深耕行业多年的人,也绝不可能给出绝对准确的答案,只能说是以自己的经验和身边的案例为参考,给出一些参考意见。具体一个人能否去到哪一个行业,能够走到多远,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
每年都有校招时把四大作为保底志愿的985生进入四大,对他们来说,四大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中转的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去到更高更远的地方。离开了四大,可以选择的去向非常多,但在准备离开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自己和目标的距离还有多少,要靠哪些东西去增加跳转的筹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发展。
Ref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htm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03567/answer/9182118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49243
想要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我们有门课程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