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大国  ·  人民日报刊文谈“加价选座” ·  2 天前  
瞭望智库  ·  印度航天器:一波三折之后终于“拉上手” ·  2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 ... ·  2 天前  
半月谈  ·  断电、断油、断网!泰国最新宣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漫绘】这样的实习护士日志你给打几分?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2-06 10:49

正文


一个“小鲜肉”护士的实习日志


第二天就是婚礼,郑州大学三附院29岁的医生张凯却通宵做了两场手术,直到凌晨5点多才匆忙离开医院,连结婚的礼服还没买,就在赶回老家的途中置办了。他说:“救人比什么都重要,患者需要我。”


陕西咸阳一位7旬老人在医院经历6小时的抢救后苏醒,向护士要过笔和纸,颤抖地写下“护士没吃饭”五个字,老人的家属随后还为护士买来了食品。其老伴说:“其实就是将心比心,多互相理解。”


医生敬业,病患理解;病患燃眉之急,医生急人所急。医患间的温情流动,如春风和煦。


随手在朋友圈记录身边的感动是90后实习护士刘丹丹的“小确幸”。第一次直面死亡、第一次接生、和病人“斗智斗勇”……这其中有欢笑、有泪水、有酸楚,点点滴滴凝结成长。

刘丹丹给病人喂药


命就是这样脆弱,而生命的转机也在转眼之间,危机与转机,就是生死线,而医者的生活就是每天踏在这条线上。

本文插画均出自 翟进


实习这么久,第一次直面死亡。


早上刚到ICU,正碰到抢救病人。


年轻的姑娘,28岁,心衰。那时候已经抢救了很久,一直不停地胸外按压、推药,都没有起色。


医生告诉她老公的时候,我看到那个瘦弱、憔悴的男人低声呜咽着,眼泪簌簌地落。医生走了,整个走廊只有他一个人,靠着墙,穿得很破旧,面目表情,只是掉眼泪,真的让人特别心疼。这姑娘先天性心脏病,孕28周心衰严重,然后就剖腹取胎,结果术后病情恶化……不知道孩子保住没。


妈妈真的很伟大,知道多少人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怀孕、生产吗?


ICU里好几个都是生产后送来的,原本应该家人陪伴照顾月子,却要在ICU被隔离开,只能孤零零躺着。


一个26岁的新妈妈,一直哭着想见老公、孩子,家人一直在监护室外等着,也是特别担心她。她躁动不安,一直说害怕。


我想这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妈妈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冒着风险怀孕,她很傻,但她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也许剥夺她成为母亲的权利,比剥夺她的生命更加难受。


从医须心系千家忧与乐,诊治应胸怀百姓暖和寒。

早上六点给22床的爷爷测空腹血糖,爷爷一看到我端着小药盒就面露难色。住了挺长时间,一天要测五六次血糖,几个手指头被扎成马蜂窝。


有一次爷爷不愿再测了,在一旁的奶奶责怪他。


我帮爷爷说,测血糖挺疼的,十指连心呢,我测了一次后就再也不想测了,爷爷你忍忍。


爷爷努力伸出手指头,说:“终于有人理解我了,唉,理解万岁。”


其实,病人的难过真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也是给自己测了一次血糖后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理解这条路,还需要走很远。


一次,我跟爷爷说:“我姥姥啊,也不愿意测血糖,打电话问她,竟一个月才给自己测一次,还偷偷吃冰糖,我妈还说她呢,她生气了,不过每次打电话还得嘱咐她不能吃那些糖分高的,都答应得挺好。”


爷爷一下子精神了,“我也是,我们家儿子儿媳说我,都不好使,有时候还吵,就是这个小孙子啊,他说我就听,这是隔代亲啊。”


爷爷测出的血糖是10.2,我腹诽:怎么空腹还这么高呢?“盘问”了半天,爷爷终于承认——半夜喝了一小袋牛奶。


这些文字是我吃完晚饭随手记的,正大快朵颐,就想到因为一袋牛奶就血糖那么高的22床爷爷,想到我偷吃冰糖而伤害身体的姥姥。我觉得,和糖尿病人相比,能肆无忌惮吃东西是多么幸福啊!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

门诊心电图是最忙的地方一个病人接着一个病人,从没停下来过。


昨天,脚底板疼,小腿肿。今天,仍旧小腿肿,脚底板好多了。我的任务是每当病人心电图稳定下来,要记录15秒,这十五秒中我可以坐下十秒缓一下脚。


整个医院需要做心电图的病人都会来这里,在这里,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碰到了害羞的小姑娘,我刚把上衣给她掀上去,她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拉下来;碰到了刚下火车的外省病人,衣服里三层外三层,一个劲儿说抱歉说谢谢;碰到了很多一脸懵懂、带着高原红的农村病人,他们生怕说错什么做错什么。


让他们平躺到治疗床上,尽管我不停地说“不脱鞋”,却仍把鞋子脱下来,怕弄脏了床。


我说“把衣服掀起来”,有的人费半天劲也拉不上去。他们都是特别利索地恨不得拉到脖子那里。


我说“做好了下来吧”,有的人在帘子后面慢腾腾地整理衣服,他们总是衣服一拉、裤子还没提好就出去了,生怕影响后面的人。


如果非说是“偏心”,我真的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笑脸,因为他们很多并不识字,内心惶恐,也很少来大医院看病。但他们对医务人员更尊敬,更谅解,更感激。


扳着手指算,进入手术室五周了,感受是有满满的一包。


第一次看全乳切除术,那姑娘的手腕上还留着自己划下的一道道疤,谁都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也没有谁问起,大家心照不宣。


第一次看子宫切除术,那孤零零的子宫像是一只可怜的萝卜,被切去后又像泄了气的球胎,仿佛是病人的骄傲和自尊都被切去了。


第一次连续站了四台手术,一共13个小时,饿到忘记吃饭,胃像宫缩阵痛那样,我管这叫“阵饿”,苦中作乐也是乐嘛。


一开始,我害怕进手术室,因为总犯错误、犯迷糊,一直被强烈的挫败感打压。到现在,辛苦了一天,搓搓脸,竟然还有点期待第二天的工作。


想一起句话: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