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27岁。
我出生于1990年农历四月十九,刚好那天也是当年的母亲节。
母亲节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并不是个固定的日子,我过生日是过农历生日,所以这两个日子重叠的周期我不太清楚怎么算,但今天好像确实是自打我出生后首次再度重叠。
我出生的时候是凌晨四点多,天快亮的时候。我妈妈就给我起名叫「秦阳」。
她说她希望我长大了是个充满阳光的孩子。
妈妈说,生你的时候遭老罪啦!
我问:为啥?难不成因为我头太大了……
妈妈说怀我的时候有妊高症,肚子疼了两天才生下的我,差点剖腹产。
我说:辛苦老妈啦。
她回答:不辛苦,当妈的都一样。
「当妈的,都一样。」
想起曾经看过一个网友征集互动,主题是「你们的妈妈都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然后,网友们回复中的妈妈,似乎真的「都一样」:
“我妈在我小学的时候永远能在我起床前把早饭弄好,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她是几点起床的……”
“能骂我两小时不带停歇的。”
“只要是我想吃的东西她都能做出来,只为了让每天的饭菜不单一。还根据我自创了很多菜色~”
“从我房间前路过,一眼就能看出我是在认真学习还是在课本底下摆了课外书。”
……
你的妈妈,也是这样吗?
由于很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所以对母亲的角色比较模糊,给我穿衣做饭、我不听话时教训我的,都是奶奶。
对,就是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很酷的老太太。
前两天给她打电话,她说她最近眼睛不好了,一直流泪,姑姑给她买了眼药水。
心中一阵戚戚然:曾经的她,眼神多凌厉啊。
凌厉到什么程度?就举一个小事儿吧——
刚上高中的时候,我住校,半个月回一次家。冬至那天,中午下课,我跟着同学一起从教室到食堂,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我小名。
定睛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朝我招手,原来是奶奶专程给我送饺子来了。
当时我们之间没有通讯设备,所以她没有办法提前告知我,于是就早早煮了饺子打包好,临近中午时提前来到学校,站在食堂门口等我。
要知道,中午的时候,全校四五千人同时去食堂吃饭,而且当时学校规定每个人都必须穿校服,从远处看你都不一定分得出男女,但就在这潮水般的人流中,她一眼就找到了我。
如今这个超人般老太太,也抵不过岁月的侵蚀。
我的时光,你的白发。
曾经的老太太,摆地摊,做手工活、卖麻辣烫……几乎一己之力供我到大学。
她现在眼睛花了、背弯了、手慢了……但依旧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
祝妈妈、奶奶节日快乐,这些年,辛苦啦~
想为奶奶做点什么,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她在物质方面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
她倒是说她一直想现场听我讲课,于是与橙子学院在年初的时候合作策划了一场《一个PPT主义者的成长故事》,遗憾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到场,也是我2017的遗憾之一。
后来视频剪辑好了,回老家的时候放给她看,她乐呵呵地一点点完整看完,虽然,她根本听不懂我讲的是什么。
越来越能体会到龙应台在《目送》中说到的这段话: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人生不必追的,又岂止那些背影。
人生不必追的,还有很多的妄念。
所以要时常提醒自己:根底扎实,有自己的立命之处;意守丹田,永远不向外追逐妄念。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感觉纵然能力在增长,但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责任随之增多,角色越来越多元。
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的那个世界去。
所以很多事情是冷暖自知的,正如白岩松《痛并快乐着》中的一段描述:
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感谢生活,因为他有剥夺,也有馈赠。
人生不必追的,还有时间的答案。
时间越来越不够用,经常还会焦虑。
虽然经常不自量力的喊: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但又不得不说,有时候,时间本身就比这一切更加宝贵,至于答案,经常是顺其自然的副产品。
所以,感知时间,反而是更重要的能力。
又到一年生日时,每年这个时候,会为自己写点什么。这个做法,就像在时间的长河当中给自己找一个时间的标识,这是一种独特的迎接新一岁的方式。
随着时间标识越来越多,我们行走在这些节点上面, 就拥有对时间更敏感的感知的能力,才有机会沉淀人生的底色。
2016:《26周岁寄语:继续生猛地体验更多的1%》
2015:《25周岁寄语:每日是一生》
2014:《24周岁寄语: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27,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