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龙门
面向中产阶层,探讨和传播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精彩生活的人生智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奥尔特曼立即拒绝马斯克 ·  昨天  
参考消息  ·  中方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全面调整”,特朗普公布新计划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石破茂很乐观:日本能“躲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龙门

“粮食战争”的背后:大国竞争的关键,就藏在餐桌上!

龙门  · 公众号  ·  · 2018-03-20 19:18

正文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龙门”一键关注
龙门
Longmen518
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
关注龙门,就是关心您的生活品质!

作者: 牛弹琴
来源: 弹琴(bullpiano)

大国竞争的关键,是什么?


有人第一时间想到了工业实力,有人推崇军事力量,还有人认为是文化软实力……


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农业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历史上的“粮食战争”,早已告诉我们: 风起于青萍之末,大国竞争的关键,就藏在你我的餐桌上!


(一)


农业是大国竞争的基石


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开始,农业种植就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农业种植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因此,农业也被誉为“母亲产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国竞争的基石,农业当之无愧。


现代文明,极端强调工业化,农业的地位似乎在降低,事实却是:纵览全球,世界强国,无一不是农业强国。


先看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以300万的农业劳动力,种出了世界1/5的粮食。


(美国农业生产机械化)


再看 法国 。法国是欧洲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农产品不仅满足本国需求,还大量出口。


最后看 日本 。日本人多地少,没有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却精耕细作,成为世界农业强国。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农产品是高端的代名词。


(日本进口大米卖出天价)


我们在惊叹于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与科技实力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切的背后,有农业撑腰。


农业是大国实力的象征。 农业不强,不何以言民富国强?


(二)


农业是大国贸易的砝码。


在国际贸易中,农业有多很重要?


21世纪以来,世界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张,年均增速达9.3%,高于同期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


以2013年数据为例,世界农产品总出口高达17448亿美元,占世界贸易十分之一强。


(世界农产品总出口占世界贸易比重)


中美贸易中,农产品举足轻重。美国是中国大陆农产品第三大出口地,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62%的大豆、14%的棉花都卖给了中国。


正因如此, 农业成为了大国博弈的筹码。


近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大多集中在农产品——


2016年5月27日,美国就中美肉鸡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案(DS427)向WTO申请专家组。

2017年8月21日,美国申请WTO成立专门小组,调查中国针对农产品关税配额(TRQ)的使用问题。

2018年2月4日,中国对进口美国高粱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比“贸易纠纷”更残酷的是“粮食战争”,虽不见硝烟,却足以左右一国之兴衰存亡。


美国前农业部长约翰·布洛克曾直言不讳地说:“粮食是一件武器,而使用它的方式就是把各个国家系在我们身上。”


1960年代,美国对印度限制出口粮食,最终迫使印度改变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外交政策。


1980年代,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实行谷物禁运。但当苏联沿着美国指引的方向进行改革时,美国态度大逆转,又表示:苏联需要多少粮食就提供多少粮食。


以粮食为武器,随心所欲夺取、给予,肆无忌惮弹压、扶持,早已成为美国惯用的外交伎俩。


(三)


粮食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2005年底,国际粮价突然暴涨。小麦从300涨到1330(单位:美分/蒲耳),涨了3.4倍;玉米从185涨到758,涨了3.2倍。


在这场由国际粮商炒作的涨价潮中,世界各国叫苦不迭,反观中国,同期的粮价,却波澜不兴:小麦从1400涨到2000(单位:蒲尔/美分),涨了0.7倍;玉米从1200涨到1800,涨了0.7倍。


表面波澜不兴,底下却暗流涌动。当国际资本涌入中国,试图哄抬粮价,中国政府果断出手,抛售储备粮平抑物价。投机者全部吃进,中国再抛储,再吃进,再抛储……面对中国源源不断的粮食储备,投机者陷入绝望,最终败下阵来。


(中国国家粮食储备库)


这一切,当然要归功于中国庞大的粮食储备,而强大的农业,才是真正的底气所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


中国农业,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也为中国崛起夯实了基础。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农业面临着耕地减少、劳动力短缺、生产率低下等问题。特别是,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全球局势瞬息万变,中国农业,应该如何发展?


正在央视热播的《大国农道》节目,给出了答案。



《大国农道》是中央电视台七套播出的抗辩类群口秀节目。节目打造了一个既高端又有趣的话语场,围绕中国及世界农业中涌现的大事件、大话题,邀请国际行业精英、学科专家、农业大咖,现场交锋、激情互动,共同探讨中国农业的发展思路,极具权威性、话题性和娱乐性。


大国情怀:从田野说希望,从农业看国运


《大国农道》跳出了农业的“田间地头”,主动走进“全球化浪潮”,在国际视野中,寻找中国农业的坐标与方向。


2017年12月15日的《大国农道》,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牛肉斗得过进口牛肉吗?”



中国是全球牛肉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国内牛肉产量增长,进口牛肉的数量也在提升。进口美国牛肉,价格比国产牛肉还便宜,势必将影响中国市场。


束手无策,还是兵来将挡?《大国农道》邀请了行业精英、专家学者、养殖户参与讨论。



《大国农道》探讨的牛肉问题,是中国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的一个缩影,也是全球化下的中国农业必须应对的重大命题。


大国方略:拨云见日,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时至今日,中国农业承担的使命,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更多的是“精准扶贫”,带领农民奔向“小康”。


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农家乐不仅满足了游客的旅游需求,也帮助了农民脱贫致富。中国农家乐蓬勃发展,但也遇到了跟风雷同、特色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瓶颈。


2018年3月9日的《大国农道》,探讨了农家乐存在的问题,既接地气,又切中了当前农业发展新模式的要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