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乾知大始
阳明心学信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资讯  ·  两年消失8000万张!信用卡业务春寒料峭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乾知大始

从先秦出土文献看儒家「忠君」的观念

乾知大始  · 简书  ·  · 2017-12-08 23:40

正文

郭店楚墓竹简中有一篇名为《鲁穆公问子思》的文章,文中的观点可以说非常具有颠覆性。子思是孔子之孙,孟子曾受业于子思(一说为受业于子思门人)。

全文如下: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乡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前面大意是说:鲁穆公问子思什么叫忠臣,子思回答说“ 不断指出君主的错误就是忠臣 ”。鲁穆公不高兴,作个揖走了。

请注意,这不是在与人讨论问题,而是与君主对答。后来孟子就很有子思的遗风,说「君视民为草芥,民视君为寇仇」,说「威武不能屈」,所以历代君主都很讨厌孟子。

现在的人见孔子说「君君臣臣」就以为孔子宣扬绝对服从(宣扬绝对服从的是法家),其实「君君臣臣」的意思是「君仁臣义」、各司其职。君不仁,臣当然也不必义,应该离他而去。况且孔子的时代与子思的时代不同,所以对君主的态度也有不同。圣人处世不是按条条框框来的,而是根据环境的不同而随缘处之,所以叫「时中」(随时变易的中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