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胶卷迷俱乐部
胶卷迷的聚会场所~这里有关于胶卷的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转手机摄影  ·  一台手机,拍出动感大片! ·  2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天外来客》大卫·鲍伊剧照摄影集 ·  2 天前  
旅拍誌  ·  红色毛衣拍照!超好看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胶卷迷俱乐部

成天闹复刻徕卡,红旗20的三枚镜头复刻岂不是更有意义?

胶卷迷俱乐部  · 公众号  · 摄影  · 2024-12-31 17:22

正文

大家上午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

点击上方胶卷迷俱乐部快速关注




这篇文章是由上一篇文章引申下来的。

在前阵子号上有一篇翻新的红旗20的文章,用了大量最新徕卡拍卖会的图片,讲解了这款相机的来龙去脉,竟然获得了36000的阅读,是建号9年以来阅读量最高的文章。

许多年轻的朋友不知道我们国家相机发展历史上竟然还有如此大力出奇迹的时刻。

然而,比起已经算是谜团重重的红旗20机身,它所搭载的3枚镜头就更加神秘了,在拍卖会上叶不可能以单独的形式出现。而这三枚镜头,被许多爱好者忽略,根据许多当时的参与人员回忆,红旗20的镜头开发难度甚至比机身还要高。


我们先简略讲解一下这3枚镜头,再聊聊复刻的事情。

虽然自新中国建国后就开始发展照相机产业,但是在民用光学这块是相当落后的,长期只能制造结构简单的天塞镜头,库克镜头。

所以,除了一口气打鸡血造出仿徕卡相机外,也提出了制造镜头的要求,并且要一口气从无到有,来一次民用光学的“大跃进”,制造超大光圈镜头。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套图来自第24次徕茨相机拍卖会,这是一套1977年出口到法国的完整的红旗相机,还带有配套的遮光罩和专用镜头盖。



35/1.4结构不明,推测是完全模仿徕卡第一代圣光的7-5结构,或者是类似后来COSINA 35/1.4的8枚对称双高斯结构。镜头整体外观模仿徕卡非钢嘴的圣光。根据日本陆田三郎的考证是三枚镜头里难度最高,产量最小的镜头。






90/2,结构不明,推测是完全模仿徕卡1957年6枚5组的第一代90/2镜头。外观和徕卡几乎是一样的,也装了直接用于三脚架的接口。






50/1.4,相机的标头。这枚镜头的产量应该是超过相机的,因为根据回忆,在90年代初,这枚镜头曾经短暂在上海南京路单独销售过一段时间。结构不明,推测是按徕卡1961年版本的7枚5组,但问题是它的外观更接近1959年老版。1959年版本的50/1.4的结构是1936年施耐德的设计,略微调整,所以徕卡方面并不满意,1961年推出了新结构镜头。所以这枚镜头究竟是模仿加工难度较低的36年版本,还是使用了贴合后组的61年版本不得而知。





镜头的确都造出来了,不是假的,很多老相机收藏家也都玩过。问题是当时怎么造出来的?
上海相机二厂主要负责的是相机的仿制和制造,光学则是交给了中科院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这个结构简称光机所,当时设立在长春,这个机构还在1965年分离建立了长春光学玻璃厂。
要仿制徕卡镜头,还是毫无经验地仿制1.4光圈级别的镜头,有2大难题,其一是结构设计,它的主要问题是计算。其二是材料问题,它的主要问题是制造。
1969年红旗项目上马的时候中国已经有电子计算机了,但数量有限,全国都没几台,这个项目大概率还是脑算的,别看小小一个镜头,计算量还是很大的,还好,徕卡这3枚镜头的结构都不太复杂。
其次是材料。而在材料方面,则有一个传说,光机所的老设计师说这批红旗镜头的质量要比徕卡原厂还要好。



一般人会觉得这家伙是不是前一天晚上喝高了,因为从来没有超大光圈镜头设计经验的中国,一出手就能灭徕卡的事情,简直就像小区足球队练了1年球一样,能拿世界杯了。

然而,这倒不一定是醉话,因为这背后还有一些情况。

徕卡这三枚镜头并没有使用自制玻璃,每一片都是标号玻璃,既然是标号玻璃,那国内就有可能买到。特别是1972年以后,中国和西欧关系已经大大缓和,因此,红旗镜头中的玻璃可能大量使用日本,德国进口的标号玻璃。所以才有上面这种说法。

而日本陆田三郎也证实,35/1.4的镜头性能丝毫不逊色徕卡,他说这枚镜头2-2.8光圈时素质较差,殊不知,徕卡圣光本身也是1.4很强,2-2.8很糟糕。



关于镜头的镀膜,一般为蓝色,也有一些可能因为保存原因,变成了黄色。这个技术肯定是自己摸索的,也是镜头相当关键的部分,不过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介绍完这3枚镜头的情况,不难发现不仅红旗20是模仿徕卡的,它的三枚镜头也是仿徕卡的,光圈很大,制造难度相当高。

对于现在而言,要复刻红旗20相机是极其困难的,涉及相当多的产业链,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制造这些镜头就不难了。

尽管红旗镜头的本质是仿徕卡镜头,但敢于挑战如此高难度的镜头,并且能够成功研制,本身也算传奇了。此外,在那个特殊年代,徕卡也没有太多知识产权可以被中国人获得。因此,除了外观很徕卡,镜头依然是我们摸索的结果。


当然,红旗这个名称的政治色彩是很浓厚的,在相机领域不知道这个商标在谁手里。

但比起“复刻”德国徕卡镜头,还不如复刻我们国产的红旗镜头,甚至可以在照相机领域也重新树立红旗的品牌。红旗20相机里是有135mm的框线的,但它们并没有生产135mm的镜头。

在国产手动镜头兴起的大潮下,复刻“红旗”镜头的意义显然更大,甚至可以将其发展为品牌,和COSINA的福伦达品牌一样。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许多环节需要打通。

但这显然要比不伦不类地盗版一个徕卡镜头,还硬刻上中国制造来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