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企业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演化出来的
最近读了高可为先生的一篇文章,他的一个观点让人很受启发,他认为企业之间的差距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多变,而往往是由一些微小的差异造成的。以下摘录部分与您分享。
中国最古老的伟大经典《周易》上有一句话:“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现代哲学认为,发展变化是宇宙万事万物最根本的特征,而显著的事物和现象总是由不起眼的事物和现象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也必须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看待企业以及企业发展现象。
企业之间的差距也是由于某些微小的差异造成的吗?如果是,那些微小的差异是什么呢?
首先,小企业能成长为大企业,是因为创业之初的企业家拥有特殊的资源或者拥有特别优越的创业条件吗?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顶级企业和企业家的例子吧。
微软公司是世界级的大公司,其创办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广为人知:比尔•盖茨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他创业时仅是一名19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在读生,他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一家旅馆中创办了微软公司。差不多同样知名的电脑公司——惠普和苹果则都是在私家汽车库房里创办的。这样的创业条件不能算好,创业起点也不能算高,按照中国时下的标准衡量,他们都是典型的“个体户”。
李嘉诚先生是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也只有小学学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推销员。那时,他每天工作达16个小时,生活异常艰辛。李嘉诚先生早年丧父,他的财富也不是继承来的。
毫无疑问,资源肯定不是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的关键因素。那么,是因为那些成功的创业者运气特别好,或者说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特殊的机遇吗?
不错,微软抓住了计算机以及软件业发展的机遇,李嘉诚抓住了香港经济腾飞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但这些机遇都是时代性的机遇,都不具排他性,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个人或某一特定企业的。
赫伯特·西蒙是唯一一个靠管理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认为,“决策制定过程是理解组织的关键所在”。《管理行为》是其最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他说,如果一定要说该书中包含了什么“理论”的话,那就只能是:“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的词汇必须从人类抉择的逻辑学和心理学中导出。”按照西蒙的观点,那些卓越的企业卓尔不群的原因就是,他们面对时代和环境总能做出独特的选择,或者说他们的决策一步步成就了他们。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这三个人中一个是美国人,另一个是法国人,还有一个是犹太人。监狱长承诺可以满足他们三人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点烟的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其中的寓意是深刻的。故事中三个人三年前的选择不一样,这导致出狱时的处境不一样;出狱时的处境不一样会导致出狱时的选择不一样,而出狱时的选择不一样又会导致未来的生活和处境不一样。所以,人们常告诫那些行走在成功路上的人说:你身在何处不重要,心向何方才最重要!
制度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路径依赖,意思是说你未来的处境由你现在的选择决定,而你现在的选择由你过去的选择决定。它告诉我们:一旦你做出了某种选择,就很有可能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要想造就与众不同的未来,就必须造就与众不同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