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机械团队
核心组合:
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恒立液压、先导智能、杰瑞股份、伊之密、诺力股份、百利科技、中金环境
重点组合:
晶盛机电、中环股份、汉威科技、拓斯达、中国中车、日机密封、徐工机械、锐科激光、克来机电、华测检测、埃斯顿、汇川技术
重点行业跟踪:
锂电设备:
2019 Q1电池厂招标情况比较理想,主要表现为几点特征:1)海外电池厂发力;2)国内二线电池厂加紧扩产;3)扩产厂家向龙头集中;4)企业开始向软包、高镍等方向布局。上调2019年扩产企业数量,从21家上调至26家。将2019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00上调至104GWH,2020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15上调至15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26.10%、43.94%。我们认为,2019-2020年,动力锂电行业在经历了小厂商出清之后,将是20-30家实力较强的玩家的新一轮较量,这一较量过程中,产能+技术是关键。设备厂商,尤其是能够提供高性价比设备的厂商,最有希望受益。不仅仅是量的受益,也可能包括阶段性优质设备产能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企稳。
油服:
国内页岩气等投资持续高景气、同时煤层气、致密气等多种气源也开始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其中四川页岩气一季度产量突破16.88亿立方,同比增长79%。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对于压裂、钻井等设备的需求量比常规油气更大。加之本轮页岩气投资需要的作业量已经超过了除传统油服公司的服务能力,大量的民营油服公司开始进入页岩气市场,催生设备需求。设备更新需求旺盛: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设备进入密集更新周期。上一轮设备大规模投资在12-14年,过去几年行业低迷设备老旧情况严重,本轮油服企业对后续行业保持乐观,更新需求开始释放。国内油服公司和石油设备公司的中期成长性与油价相关性将逐步减弱,表现为更强的alpha属性。从复苏力度来看,石油设备先于油服先于海上投资。重点推荐杰瑞股份;关注石化机械、海油工程、中曼石油等。
工程机械:
3月挖机销量44,278台、YoY+15.7%,3月大/中/小挖的增速分别为7.3%、18.6%、14%,小松的开机时间3月同比+6.5%回升趋势明显,说明中大挖的开机数据比较理想、值得重视。预计4月挖机销量仍将保持10%以上高增速、中大挖占比将提升,19~20年挖机需求均将超过20万台。国产市占率持续提升,重点龙头公司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建设机械,关注:柳工、艾迪精密。
自动化:
行业筑底过程中,建议关注左侧机会。PMI新订单指数2月份站上50荣枯线,3月份继续提升、社融数据1-3月份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中期改善预期增强。机器人数据1-3月均为负增长,集成行业受波动相对较小,且行业长期人工换人、国产替代等逻辑仍在强化,预计未来3年复合增速仍能保持25%以上。
重点推荐拓斯达、关注克来机电、埃斯顿等。
风险提示:
重点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政策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国内投资情绪,城轨项目审批进度慢于预期、资金配套不到位等。
1. 重点子行业跟踪
1.1. 锂电设备Q1招标情况良好,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我们统计了Q1招标/宣布招标的厂商:其中,CATL、万向、LG、中航锂电、孚能、捷威等在我们此前预期的扩产厂商之列,而Northvolt、长城汽车蜂巢能源、联动天翼(松下入股)、宝能能源、AESC等为此前预期之外。据此我们上调2019年扩产企业数量,从21家上调至26家。假设这几家新电池将主要产能放在2020年,则我们将2019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00上调至104GWH,2020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15上调至15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26.10%、43.94%。
总结来看,Q1电池厂招标情况比较理想,主要表现为几点特征:
1)海外背景的电池厂发力,除LG之外,AESC、联动天翼(松下入股)、Northvolt等都在积极筹备扩产;
2)国内具备雄厚资金背景的二线电池厂加紧布局。我们认为本年度为补贴完全退坡前的最后一年,CATL未开始启动价格战之前,二线电池厂有较为充分的空间开辟客户、扩建产能,明年预计该窗口期将会消失;
3)扩产家数相对于2016、2017年明显减少,但是扩产量集中。这是因为车厂(尤其是大车厂)在寻找电池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产能的确成为一个重要考量。由于单车带电量不断提升,20万辆乘用车就需要对应10GWH左右的产能需求,车厂对于电池厂有效产能较为看重;
4)越来越多的电池厂布局高镍、软包等方向,且更加重视电池性能,以应对完全退坡之后由消费驱动力主导的市场。
我们认为,2019-2020年,动力锂电行业在经历了小厂商出清之后,将是20-30家实力较强的玩家的新一轮较量,这一较量过程中,产能+技术是关键。设备厂商,尤其是能够提供高性价比设备的厂商,最有希望受益。不仅仅是量的受益,也可能包括阶段性优质设备产能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企稳。
1.2. 光伏:平价上网进程加速刺激全球需求,技术革新国产设备已有准备
(1)全球光伏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2018年新增装机容量110GW,累计装机容量达515GW,同比增长27%。2018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44.4GW,较2017年下降16.%,累计装机容量达174GW,全球占比34%。
2017年全球硅片产量达到105.5GW,中国占比达到83%。中国硅片产能达到122.3GW,实际产量为87.6GW,约为188亿片,同比增长39%。2018年我国硅片产量增长至109.2GW,预计2019年将达到120GW。
(2)“531”新政影响下,2018年国内装机下滑。
光伏“531”新政暂停普通光伏电站建设,将分布式光伏纳入指标管理,加速补贴退坡(将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将三类资源区电价由0.75、0.65、0.55下降为0.7、0.6、0.5元,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降低为0.32元/千瓦时),使国内2018年下半年普通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全年装机下滑,当时市场对于2018年国内装机预期仅为40GW。得益于领跑者、光伏扶贫以及自发自用分布式项目需求的支撑,2018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44.26GW,略好于预期,但仍较2017年下降16.6%。
3)技术革新带来效率与性能的提升。继单晶硅的能源利用率超越多晶硅后,光伏组件领域开始采用叠瓦生产工艺,有希望全面替代传统工艺,由此带来自动化率的提升。通过叠片机将电池片沿着导电胶进行叠片,同时对导电胶进行高温固化焊接。与传统组件产线相比,叠瓦组件产线的改动较大,主要体现在叠瓦焊接机和叠瓦汇流条焊接机两大设备上、设备单体价值较高,而很多传统产线均采用人工手动焊接汇流条的方式。目前已经有多公司参与叠瓦工艺的研发与应用,未来有望成为主流趋势。
目前从硅片生产到电池片、组件制造,从原材料到金刚石切线等耗材均在大量实现国产化。国产化的过程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最终助力平价上网。
1.3. 关注燃料电池与氢能源应用从主题到全面落地的投资机会
财联社3月15日讯,“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后补充了
“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等内容。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规模较小、2018全年销量仅1,527辆,尚未到大规模放量阶段,燃料电池尚处于产业政策大力扶植的阶段,补贴暂未退坡。
现行燃料电池的补贴标准为2018年四部委推出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保持不变,燃料电池乘用车按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进行补贴,燃料电池客车和专用车采用定额补贴方式,并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续航里程、额定功率及其与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比值进行了细致规定。
从产业链角度而言,加氢站建设成本高,发展进度滞后于氢燃料电池车,关注核心设备国产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根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年度报告2018》,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共有27座建成的加氢站,而其中3座已被拆除,加氢站建设滞后于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目前一个中等规模加氢站平均建站费用约1000~2000万元,且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较少,导致加氢站运营难度加大。
加氢站建设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是由于关键设备受制于进口,其中投资占比最大的压缩机,占成本比例达到27%,其次是储氢设备和加氢设备,占成本的比例分别达到20%和16%。
1.4. 工程机械:挖掘机迎来开工旺季,预计3月销量增速15%+
几大主机厂18年报和19年一季报均超预期,未来开工量有保证、需求有望稳定增长。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
据协会统计的3月挖掘机销量数据:总销量44,278台、YoY+15.7%;1-3月74,779台,YoY+24.5%。
(1) 分市场销售情况:3月国内41,884台、YoY+14.3%,出口2,394台,YoY +48%;1~3月国内合计69,284台,YoY+23.9%,出口5,495台,YoY+32.5%。
(2)分产品结构:3月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2.4%、26.9%、60.7%,增速分别为7.3%、18.6%、14%。1~3月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3.1%、25.7%、61.2%(2018全年为14.9%、25.7%、59.3%),增速分别为9.2%、24%、27.5%。
(3)集中度数据(含进口、出口):1)3月行业CR4=57.5%、CR8=78.9%、国产CR4=52.8%;2)1~3月CR4=57.7%、CR8=79.3%、国产CR4=52.3%(2018全年分别为55.5%、78.3%、48.2%);3)3月国产、日系、欧美和韩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2.2%、12.9%、13.9%和11.7%(2018全年为56.2%、17.1%、15.2%和11.5%)。其中欧美系3月市占率略有回升,日系和韩系维持12月份以来持续走低的局面、但趋势放缓;徐工强势力压卡特、市占率重返第二且超出4pct;雷沃重工和山河智能销量均超过1,200台、创各自历史新高。
(4)小松公布的开机时间,1月同比-12.2%、2月+0.1%、3月同比+6.5%,1~3月-2.1%,三月开机时间回升趋势明显,说明中大挖的开机数据比较理想、值得重视。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几个趋势:1)小挖占主流的结构不变,市政与新农村建设占比仍然很高;2)中挖的增速最高,说明大型基建项目和地产开工良好;3)大挖增速略低,意味着矿山采掘开工仍不尽人意;4)集中度提升放缓,雷沃重工和山河智能两个国产品牌提升明显;4)日系韩系市占率的下降趋势仍在延续、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产替代进口加速的原因,我们分析如下:1)国产加速提高市占率主要在2011年之后突然加速,主要源于小挖需求更强、国产主机厂首先攻克了小挖的技术难点,而后逐渐往中大挖渗透;2)零部件的国产化、甚至大量自制,由此带来成本持续下降,国产主机厂因此有更多降价空间;3)主机厂和渠道的规模效应双双提高,可以迅速降低成本;4)外资品牌对需求的错判,可能导致产能储备和库存调节方面落后于国产,错失机会;5)深耕多年,国产四强的“品牌力”提升,其中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业至关重要;6)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兴通讯被处罚后,国内客户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尤其矿山采掘的国产化将加速。
2. 重点行业数据跟踪
2.1. 工程机械
2019年一季度行业继续保持高增长,其中挖掘机Q1销量同比增长24.5%,3月份单月增长15.7%。
起重机Q1销量同比增长62.4%。
2.2. 新能源
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高歌猛进,Q1销量同比增长117%,其中3月单月增长99.12%。
动力电池装机量Q1同比增长177%,3月单月增长127%。
2.3. 其他
工业机器人:
一季度受经济形势影响,一般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投资力度减弱,工业机器人产量一季度持续负增长,1月/2月/3月,同比分别为-12%/-11%/-14%。筑底过程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半导体设备:
从2018年5月份开始,北美半导体设备商出货量绝对值便开始下滑,2019年连续负增长。
油服:北美钻机数量维持在高位,近期略有下滑
工业缝纫机:工业缝纫机出口数量3月触底大幅回升,可能和春节因素影响。2019年1月、2月均为大幅负增长,3月同比增长52%。
3. 本周重点行业新闻
3.1. 工程机械
(1)5月6-8日雄安工程机械展火热来袭,共享万亿投资盛宴(报道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批复并下发《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雄安新区大规模基建序幕正式拉开。参考2009年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投资情况,雄安后续每年总投资有可能超过万亿元。
据中国雄安官网,2018年雄安新区已安排约3000亿的投资落地。2019年1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全力抓好十大工程,明确提出“统筹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以上迹象表明,雄安新区万亿规模基建盛宴正全面开启!
为紧跟雄安新区建设步伐,抓住新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由德维斯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雄安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工程车辆展览会、2019雄安砂石与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19年5月6-8日在雄安新区雄县包装城广场盛大举行。目前,徐工集团、中建、中冶、加隆工程机械、一汽解放、上汽红岩、东风柳汽、陕汽集团、福田、凯瑞特工程机械、永茂机械、中天机械、黎明重工、正升重工、群峰机械、金瑞等行业龙头企业均已确定以大面积特装展位重磅亮相!
(2)专家预计二季度基建投资,回升势头将加强(报道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4月18日上午,国家发改委针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积极因素不断增加。
袁达表示,具体来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与去年第四季度持平;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8%;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一季度GDP增速与上一季度持平,好于市场预期。”莫尼塔宏观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其中3月份经济数据出现大面积好转:工业增加值在民企和制造业的带动下大幅加速,房地产投资再度上扬,消费在价格上涨的助力之下呈现明显回升。
针对二季度宏观经济走势预判,钟正生表示,预计二季度基建投资的回升势头将得到加强,但财政发力空间的提前消耗,或将制约下半年基建回升的空间。另外,对后续制造业投资的前景并不悲观,工业企业总资产增速对制造业投资有4个月左右的领先意义,1月份至2月份工业企业资产增速呈现企稳回升迹象,这预示制造业投资在二季度末有望企稳回升。
3.2. 新能源
(1)工信部:将大力推进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报道来源:真锂研究)
财联社4月23日讯,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示范运行,破解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商业化难题,大力推进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黄利斌表示,应该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和采用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从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看,纯电动汽车更适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更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等领域。我们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与纯电动汽车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和人们的出行需要。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可能会超过150万辆。
(2)自燃相继发生,电池品控或成电动车发展最大考验(报道来源:真锂研究)
4月21日晚,上海一辆特斯拉电动车在地库中突然自燃,次日早晨,特斯拉表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4月22日,西安蔚来授权服务中心一辆正在维修中的ES8发生燃烧。24小时内特斯拉和蔚来汽车相继发生自燃问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备受消费者质疑。
粗略统计显示,截至目前,特斯拉Model S/X在充电、行驶、碰撞中已发生近50宗燃烧或爆炸事故;国内除了乘用电动汽车外,公交车、物流车等不同的新能源车型,在2018年发生起火事件超过40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助理研究员周毅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燃对电动汽车行业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既影响了车主使用体验,又会引发物业、其他车主等对电动汽车的排斥。但要注意的是,自燃并不代表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有问题。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然而,新能源车企争先恐后做高能量密度电池埋下了安全隐患,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端车企更是将高能量密度列为提升续航能力的不二之选。
(3)投资100亿元!比亚迪将在江苏常州建新能源乘用车基地(报道来源:真锂研究)
记者25日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获悉,该市25日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华东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基地项目将落户常州高新区。
据了解,项目规划年产能40万辆,达产后年产值可超500亿元。常州基地将主要生产王朝系列、e平台(纯电动车型平台,从A00到C级车型,共10款)系列车型,拟生产产品的百公里能耗17.3-17.9KWh,续驶里程450-600公里。未来比亚迪集团还将在常州设立研发中心。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常州比亚迪项目的成功签约,将构建“东有常州、南有深圳、西北有西安、中有长沙”的比亚迪乘用车基地格局,助力常州市和比亚迪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发展制高点。
3.3. 半导体加工装备
(1)三星133万亿韩元投资芯片业务,代工领域将追赶台积电(报道来源:SEMI大半导体产业网)
近日三星电子宣布未来十年将投资133万亿韩元(1160亿美元),其中韩国国内研发经费将占73万亿韩元,生产基础设施占60万亿韩元,以扩大其逻辑芯片和芯片代工业务。
对此,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称,这展现了三星抢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决心,力图同时称霸数据存储芯片和逻辑芯片市场;三星的计划代表三星不仅要在生产先进芯片处理器方面杠上英特尔及高通,也计划在芯片代工领域追赶台积电。
目前,三星在数据存储芯片市场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如今又宣布将扩大投资半导体产业,力拼也能在逻辑芯片市场称王。根据Gartner的统计,2017年全球数据存储芯片市场的规模达到1300亿美元,而逻辑芯片市场的规模则达到29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