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7年的《歌手》上,赵雷作为踢馆歌手演唱了一首《成都》获得全场第二,彻底将这首歌
引爆了朋友圈,红遍大江南北,不过这首歌在成都本地人听来却不怎么认可,因为它复古的曲风、寡淡的歌词听起来并不符合成都的传统与潮流兼备、玩乐与食色尽有的特征,认为这首歌随便换一个城市名字都能成立,记得当时我也写过,
《成都》这首歌听起来不像成都,而是像一座内地八十年代的杨钰莹与毛宁相遇的小城
。
然而,
这首歌的火爆,恰不是因为它精准地描述了成都,而是因为它模糊地描述了某种城市
,因而才会让无数人产生广泛而朦胧的代入感,听的是成都,心里想的也许是无数个地方。更因为创作者宽泛而模糊的构建,听者才有着自由想象的空间。这很像陈绮贞前几天在微博上说的一句话,“
想精确直指核心,需要用模糊的辞令”
。
所以精准与否在创作中是一把双刃剑,越精确,越会让小圈子的人感到认同,并情有独钟;越模糊,越会让大范围的人容易带入,但多数却是泛泛之感,其实在很多关于“中国城市”歌曲中,就有很多不亚于《成都》的佳作,今天让我们来细数下这些关于城市的作品——
北京这座城市外在看起来粗糙、多元、市井、密集、视觉沉重而严穆,而内在却潮流、自恋、融汇、有秩,充满烟火气息
,它实在是太大,太丰富,太复杂,单是“北京”这个名词就有着多种意象与含义,
一个外地人在北京,真如沧海一栗,渺小得可怜。
它是梦想召唤的一个代名词,但又是无数理想的幻灭之地;
它有着最深的世俗传统与文化底蕴,但同时又有着最多元的怜悯与包容,你我在此可以平行生活
。
在这里,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异类,因为这里的人实在是见怪不怪,朝内,你缩在狭小的出租屋中,无人问津;
朝外,你消失在城市的万千人海里,湮没无闻。
所以那些关于北京最出名的歌曲,它并不像描绘纽约的那些名曲一样都是现代而潮流、纸醉金迷,反而多数怀旧而生活苦涩,写北京的歌曲往往分为三类:
一类是本地人怀念老北京生活的民俗与传统,多为摇滚歌手与民谣艺人;
一类是校园民谣时代,唱着青春校园的白衣飘飘;
一类是外地来此打拼的年轻人,写着北漂的孤独与心酸。
所以苏醒的《北京City》在里面算比较特别,这首歌以小明星的视角看京城娱乐圈,各种满口大话、奔走钻营、老谋深算的投机分子,唱那些光鲜亮丽外表之下的荒唐、虚荣与丑陋,是一首现实且现代的关于北京的歌曲,又从这种真实的污浊中再反射出自己的梦想与初心。
鲍家街43号的《晚安,北京》是一首带有平克·弗洛伊德气质的歌曲,歌中在一个夜晚向着所有未眠的人发出信号的意象,有着强烈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
好妹妹《一个人的北京》
-
赵雷《鼓楼》
-
苏醒《北京City》
-
何勇《钟鼓楼》
-
鲍家街43号《晚安,北京》
-
郁冬《北京的冬天》
-
汪峰《北京北京》
最 佳 歌 曲
鲍家街43号《晚安,北京》
“我将在今夜的雨中睡去,伴着国产压路机的声音伴着伤口迸裂的巨响,在今夜的雨中睡去”
成都如今像一座滤镜化的城市,这些滤镜的名称可以叫做,饮食男女、浮游天地、从前慢、蜀犬吠日、烟火闲情、乱花渐欲迷人眼
,当然,也得是本身带有这种气质与属性,才能与这滤镜契合搭配,茶馆天井、麻将江湖、院落文化、悠哉街巷,先在苍蝇馆子里品尽川味的酸甜苦辣,再投入进迷醉而暧昧的夜生活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潮流聚集地,盛产街拍与网红,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于是这座城市自然也在抖音上火爆,
它的活在当下,它的不为生计卖命,它的无论外界如何风云激荡也仍悠然自得,它的在一切细微之处寻找闲适与快乐的宗旨
,也正像是短视频的短反馈系统,由此可见,少不入川有它的道理,就像年轻人不知不觉就刷去了两个小时的抖音视频。
同时成都有丰富的酒吧与演艺文化,所以选秀歌手众多,关于成都的歌曲的曲风最广泛,无一例外,表达的都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赵雷大热的《成都》并不能代表成都,而谢帝的《这才是成都》反而更有土生土长切身过活的丰富与真实,栩栩如生的口吻与对话。其中不乏有意思的作品,比如
Ty
与谢帝的《母老虎》,都说四川女人地位高,所以这首歌被谑称为
“
川渝地区男权意识的觉醒
”
。张靓颖的《
I Love This City
》发布于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听起来有着心的重建的温暖与伤感,在《乐队的夏天》中光芒无法遮掩的海龟先生,那首《
Litter Bar
》所写的就是在成都他们的理想所开始的地方。
-
赵雷《成都》
-
谢帝《这才是成都》
-
Ty./谢帝《母老虎》
-
张靓颖《I Love This City》
-
海龟先生《Litter Bar》
-
衣湿乐队《胖娃儿上成都》
-
李宇春match《蜀秀》
-
声音玩具《星期天大街》
最 佳 歌 曲
“后视镜楼房就在两边,我感觉是飞在了城市间;
彩色的装饰灯挂满建筑外,灯不灭轻舟过万重山”
(图片拍摄:
poco.cn
陈同学
cc
)
都说
重庆是一座具有
“
赛博朋克
”
气质的城市
,河森正治的动画作品《
The Next
》的取景据说就以重庆为灵感,他也在采访中表示
“
古老文明与崭新技术的碰撞与交融正带来日新月异的巨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中国更适合这么一出大戏了
”
,重庆的复杂山地、巨型高楼、断崖绝壁、雨雾阴晦、轻轨穿梭、新式建筑与旧时的屋落纵横交叠在一起,驳杂又冷酷、视觉上乍明乍灭
、确实很容易让人不想起《银翼杀手》那一类科幻电影,然而这并不是居民与规划有意为之,而是在不得已的山地环境中用生无意间催生出的另类美学,虽然视觉上与赛博朋克有相似之处,然而精神上却没有赛博朋克那种荒诞与衰败之感,它不赛博朋克,但却很
“
朋克
”。
重庆的城市性格直爽而滚烫、爱憎分明、性烈如火,这种性情配上天然适合说唱的川渝方言,因此也像成都一样成为了一座说唱重地,
Gai
曾经的一句
“
勒是雾都
”
让人们了解到这座城市的粗放与江湖侠义气,而
“
老子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
”
更是让人感到这座城市的霸道与不谄媚。
-
林宥嘉《全世界谁倾听你》
-
房东的猫《等我们老了,就定居在重庆》
-
曾楠《我在重庆的冬天给你写信》
-
赵英俊《世界上不存在的歌》
-
左小祖咒《重庆女人》
-
Gai
《火锅底料》
-
Gai/
大傻
/Bridge
《长河》
最 佳
歌 曲
Gai/大傻/Bridge《长河》
“人生的长河,我把酒当歌血液流淌着,长江和黄河”
关于武汉出名的歌曲不多,但有的几首都很有格调。池莉是最会写武汉的作家,她土生土长于此,在她的眼中,
武汉有一种
“
市井浪漫
”
,这种浪漫是市民极富日常生活的行动性,能够在做一顿饭里拥有创造的快乐,这种钟情于日常生活的一餐一饭,把生活创造出情感充沛的激情,是种本能的信仰
,所以不难理解为何武汉被称作
“
过早王国
”
,把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化出百中花样,在实惠与低廉中挖掘出不同的乐趣,这里面包含的不仅是生活的美好,还有生活的苦楚,就像池莉所说,武汉人的血性,尚存人类最真实的感性冲动,还没有被社会教化条条框框完全变异,他们有血有肉,酷爱率性纯真自然地活着,他们愤世嫉俗,肆意嘲笑,随便讽刺,打架骂人,没有废话,黑色英雄也是英雄。
生命之饼的《大武汉》就像是池莉所说的这种诠释,
有着城市底层的生命张力,不顾疼痛地与生活较量、反抗与碰撞,武汉的
“
朋克
”
气质与生命之饼有着莫大的关系
,达达乐队的《南方》是种伤感的回忆,那是彭坦已经离开武汉后,有天在北京的一个下雨的夜晚,潮湿与回忆从窗外扑面而来,那种感觉就像在武汉,让他想起那么多年在南方的日子。钟立风的《武汉这些天一直在下雨》,有句歌词带有着触目惊心的诗意,
“
我看到有人从黄鹤楼跳了下去,像只飞鸟消失无踪影
”
,
你不知这座充满世俗智慧与市井浪漫的城市背面,还有着怎样悲情沉重的隐秘故事或是遗世独立的飞离而去
。
-
生命之饼《大武汉》
-
达达乐队《南方》
-
钟立风《武汉这些天一直在下雨》
-
李行亮《武汉爱情故事》
最 佳 歌 曲
生命之饼《大武汉》
“这是一个朋克城市,武汉我们就在这里开始反抗,武汉”
黑撒通过这次在《乐队的夏天》被更多观众熟知,他们的很多作品都与西安紧密相连,从风土人情、衣食住行、民风习俗、相亲婚嫁、城市性情等各个方面来展现陕西风情,西安因为其古老而厚重的传统文化的根源,每一条街道的名称都有来头,每一样吃的东西都有讲究的渊源,因此哪怕是描写家长里短、油盐酱醋也能在浓郁生活气息里自然散发古朴的气质。
在被淘汰的那一场黑撒演唱了最出名的一首歌《流川枫与苍井空》,但是因为主流综艺的原因改了名为《校花和流川枫》,改后的版本听起来两者名称更加契合,没有破坏初恋的纯洁之感,但是原本的苍井空的称号,其实隐约有种开放的性情与主流压抑氛围对冲的意味,日漫、成人片、村上春树、校园情怀与世事变迁,把这些元素放置于一个西安古朴的大背景中,现代与传统交合、保守与开放的并存,让这首歌也变得契合城市印象且别具一格。
-
黑撒《流川枫与苍井空》
-
黑撒《陕西美食》
-
郑钧《长安长安》
-
程渤智《西安人的歌》
-
王建房《长安夜》
-
许巍《我思念的城市》
最 佳 歌 曲
不得不说,
李志的音乐给南京增添出了一种特别的气质,让
“
南京
”
这座城市名之于华语独立音乐,就像是保定之于严肃文学,西藏之于文艺青年,大理之于逃离北上广,成为了一个专属的名词
,换一个其他名词听起来都味道不对,《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这首纯音乐,没有歌词,唯一的文字信息就是歌名,若是换一个地名,若是北京、上海、成都,整首曲子的感觉就全然不同。
苏童说南京是一座紫气东来的城市,也是一个虚弱的凄风苦雨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光荣与耻辱比肩而行,它的荣耀像露珠一样晶莹而短暂,被宠信与被抛弃的日子总是短暂地交接着,后者尤其漫长。很多时候,在同一个地方确实能产生微妙而相似的感觉,身处南京的李志的音乐,总是带有种莫名的负罪感,以及对自我软弱所产生的耻感与厌恶,他的那些多数失败的感情与爱恋,多数并不源于日常与现实的干扰,而是源于自我内心天然的负罪,我喜欢
2018
年跨年的那版《热河》,
“
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黑时伤感
”
,在台上的他就像是天黑时的热河,有着短暂的压抑敞开与罪感的忘却。另一首关于南京的歌曲是
Jony J
的《
My City
南京》,这首歌就像是《帝国之心》那类描写纽约的歌曲一样,是一首现代都市气质的城市之歌,听似单纯流行,但在华语创作者中这种气质其实并不常见。
-
李志《热河》
-
李志《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
-
翁大涵的《一盒南京》
-
Jony.J
《
My City
南京》
最 佳 歌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