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合
智合,一个有温度的法律新媒体。以敏锐慧眼洞察行业起落,以法律视角解读社会热点。行业研究,律界波澜,热点时评,实务技能,我们只传播有价值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4 小时前  
舜网  ·  演员鹿晗关晓彤,热搜第一! ·  昨天  
舜网  ·  演员鹿晗关晓彤,热搜第一! ·  昨天  
最江阴  ·  最新消息,每人可省500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智合

定了!“两高”明确拒执罪:符合这些标准,一律入刑!

智合  · 公众号  ·  · 2025-02-06 18:34

正文

“拒执罪”立案难?推进难?定罪难?执行难? 用这个方法,轻松破局。


为应对拒执罪的认定和追诉难题,2024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 《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简称“两高新规”),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尽管“两高新规”为拒执罪的落地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但在实际办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境。


首当其冲便是关于 被执行人是否“有能力执行”的判定 ,其是拒执罪认定的关键。


实践中,就有被执行人利用 虚假和解、假转让 伪造资产负债表 等方式,掩盖其实际财产状况,使得执行机关难以掌握完整的证据链条,继而造成很难认定拒执罪的情况。


当然,客观存在的因素也会对拒执罪的操作造成阻碍。


一些申请执行人由于耗不起时间和精力,往往选择接受被执行人提出的 “部分履行”或“和解”方案 ,导致案件未能进入刑事追诉程序。同时,基层法院执行人员不足、工作负担沉重的问题,也制约了拒执罪的高效办理。


双重夹击下,律师又该如何用好“拒执罪”这一有力武器?


2月7-8日晚19:00 ,智拾网邀请北京市隆安(重庆)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执行团队负责人 李军 律师,就 如何“操作”一个拒执罪 进行讲解。课程中,他将 解析10大误区、21项实操要点 ,深度还原“拒执罪”的成功操作秘籍。


2月7-8日晚19:00

听课领 自诉拒执罪提交证据指引

👇扫码0元听课👇


这10个误区,你信了几个?

只要转移资产就构成拒执罪?

已决债权优先于自然债权?

通知没有到场或虚假报告、虚假陈述就构成拒执罪?

只要法院移送拒执罪就妥了?

法院移送拒执罪后公安立马就干活?

移送了被执行人瑟瑟发抖?

公诉与自诉一个样?

别的案子都判了我的案子也能行?

钱我不要了,就要送他去坐牢?

转移财产金额达到2万以上就构成拒执罪?






律师如何将“拒执罪”有效落地?



据2024年1月至10月数据,全国各级法院以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罪名判处罪犯5000余人 ,显示出对拒执罪的打击力度有所加强。


但实践中,仍有不少案件因证据不足、执行难度大以及办案误区等原因导致未能进入刑事程序。


比如,很多律师误以为,只要被执行人未按法院要求到场,或提交虚假报告、虚假陈述,就能直接构成拒执罪。


然而,根据法律规定,拒执罪的成立并非仅凭这些行为, 关键看被执行人是否构成“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事实 ,且 受“情节严重”的制约 ,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不在少数。


此外,公诉与自诉的流程、程序也截然不同。


自诉是申请执行人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追究被执行人因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裁定而涉嫌犯下的拒执罪。


法院对自诉案件的立案标准较为严格 ,申请人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的行为符合拒执罪的构成要件。如果证据不足或 无法证明被执行人具备履行能力且故意拒不执行,法院可能会驳回立案申请。


实操中,收集充分的证据恰恰是最难的。


部分案件中的被执行人会通过复杂的资产结构规避法律责任。例如,通过设立多层股权或关联交易,将可供执行的财产转移至他人名下。此时法院的查控系统就会“失灵”,申请执行人就需要自己想法设法地去查找、挖掘隐匿财产。


同时由于部分案件涉及跨区域执行,被执行人可能 利用地区间的执法资源差异躲避法律追责 ,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执行难度。


如何让被执行人坐实拒执罪? 具体实操时要关注哪些要点?


2月7-8日晚19:00 ,李军律师就上述话题进行分享。


扫码0元听课

听课领 自诉拒执罪提交证据指引



【课程大纲】



一、线索来源


1、当事人提供

2、微信/支付宝流水

3、明显红线


二、实操要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