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帖子,引起一片热议:
一位来自腾讯的员工,发文称再也不想打工了。手里有1000万腾讯股票+1000万的房子+300万的现金,要准备提前退休了。
35岁退休,多少打工人的梦想!
网友们纷纷送上祝福:“祝贺这位大厂朋友,主动退出内卷。”
但也有人说:“还是大厂工资高啊,不然35岁敢退休?”
但其实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收入结构很有意思:
1000万腾讯股票,得益于早年踏上了腾讯飞速发展的快班车。
1000万的房子,也是赶上了深圳房价暴涨的大潮流。
再看他的存款,今年35岁,正常22岁毕业,工作年限应该就是13年,13年存款300万,平均每年也就存下23万左右。不能说少,但也没多到很夸张。
所以,与其说是大厂的工资高,还不如说是他资产(房子+股票)买的好。
如果没有房子和股票,就靠「打工—存钱」这条路,想必大厂员工也不敢随便退休。
说到底,人和人的核心差距,拼得并不是大厂还是小厂,也不是月薪5万还是5千。
时代在变,核心竞争力也在变。
01 差异化竞争,才能跑在前面
就说这位大厂朋友,不论是学历、能力、薪资应该都能算打工人中的佼佼者了,995拼了十多年,也才存下300万,在二线城市买个房子就没了。
更别说月薪5千、1万还动不动就失业的其他人了。想要靠工资在大城市买房买车是何等的艰难。
而且,互联网这行是看不到边界的,你一停下,可能就跟不上瞬息万变的行业了。永远有年轻人在你身后“虎视眈眈”,你不愿996,但永远有人愿意007。
虽然听起来很焦虑,但真心劝大家一句,该有的认知还是要有。
① 互联网现在是存量博弈
今天跟流量有关的一切业务,几乎都离不开两家巨头加 3 大新锐平台。互联网红利殆尽和巨头的无边界竞争才是导致 996 盛行的一个底层原因。
所以,边骂资本家边 996 没有意义,内卷,你卷不卷它都是一个大趋势。
②选对方向,不要掉队
对于个人来说,财富获取有四个方式:
劳动收入
,指人力资源,工资;
资产收入
,指财产升值,包括房产;
负债收入,
指金融,负责加杠杆;
权力收入
,指政府垄断和暴力抢夺。
权力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就看其他三个方式了。
在过去几十年里,决定你是否赚大钱的逻辑,不是努力勤奋不是坚持,而是运气,对,就是运气。
70后那代人,最大的时代红利是买房早。
80后,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红利。大厂创业老员工,很多人股权套现拿了上千万。
再年轻的95后,遇上了比特币这种新资产……
一波又一波的创富浪潮,不在乎你多努力,不在乎你有没有能力,关键是有没有选对方向,有没有掉队。
永远不要一个人埋头苦干,能跑在前面的,一定是能拥抱大局变化的人。
现在的大局是怎样的?
自去年疫情以来,全球都在疯狂印钱。大水漫过,首先上涨的不是物价,不是工资,而是资产。
自拜登上位以来,美国1.9万亿大放水。
在美元的世界货币霸权地位下,各国央行没法坐以待毙,只能跟着无节操印钞。
也就是说,国家印的钱多了,成了一场钱的泡沫。房价在涨,物价在涨,就连可口可乐,都宣布要提高饮料价格,钱放在手里会贬值,购买力下降。
你的工资一定涨不过物价,涨不过资产。
有钱人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提前抢跑。他们买高端保险、买年金、买理财、买信托……到处在抢核心资产。
如果这次没赚到钱,等泡沫破灭,央行再次放水救经济,你会被再洗劫一次。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对有钱人而言,这可能是最好的时代。
对普通人而言,这或许是最坏的时代。
如果我们什么资产都不买,只知道存钱,那只能沦为这场财富收割游戏的韭菜,看着钱一天天贬值。
当然,不谈风险的投资都是在耍流氓。
资产一定要买,但不能乱买。
这些年教训太多了,15年买股的、16年做风投的、17年买房的、18年买空气币的、19年买P2P的……
买对了能躺赢,买错了泪两行。
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一定不要碰。认知与金钱,一定是正相关的。
人人都想要高收益,但那是不可能的。
2021赚钱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但比起赚钱更重要的是要
拥有赚钱的思维和能力。
李笑来老师说了句话,让我毛骨悚然:
你要相信,这世界上99%的人,都不懂怎么投资。
只要你懂一点,就能打败大把的人。
其实,我私底下一直坚持和我的朋友们盘点,亲身投资赚到的钱和踩过的坑。
最重要的就是:
多结交高维圈子,提高财富认知,懂得借力,抱牛人大腿。
推荐一个花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学到花几年,才能学会或者融会贯通的方法:
水星团队
。
华南地区真正低调有实力的第三方平台,8年服务中高净值客户经验,累计资产配置金额超过350亿,拥有公募,私募,保险等合规经营牌照,投资顾问人数超过300人。
▽ 真正高金量的团队,够专业又有资质
从最基础的理财概念,到基金、打新、保险基础知识等,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对小白很友好。
他们调研了200多位投资专家,才打磨出这么一套课程,还能有专业的老师一边督促、指导你。
课程不讲虚的,从资产配置出发,每一个环节都是你平时用得上、却学不到的投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