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新闻、关心民生政策?热爱健康养生、喜欢生活窍门?你找对了,新闻夜航是黑龙江地区影响力第一的微信公众号,赶紧关注是最正确选择!
△王维美正在为顾客烫发(资料图片)
最近,一段理发师火钳烫发的视频火了,视频的主角是74岁的理发师王维美大爷。
一把烧红的火钳,在水中浸一下,然后在头发上翻滚。伴随着“哧……哧……”的响声和焦糊味,头发冒出一缕缕白烟……这不是上刑,而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很流行的一种烫发方式——“打火夹”。
在绵阳市三台县金石镇,74岁的王维美大爷还坚守着这门传统手艺,生意仍然红火,前来“打火夹”烫发的人络绎不绝。让老人有所担忧的是,这门技术,无人继承,即将消失。
在三台县金石镇上,一间没有店名的理发店显得很不起眼。
走进理发店,木椅子木桌子,屋角一根竹竿上挂着一排洗头的毛巾,门口长条木椅上,依次坐着等候理发的顾客。里面的场景使人感觉时光又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店主王维美和丁云珍夫妻俩一边忙着理发,一边忙着招呼正在等候的顾客。
这时,81岁的杨素珍婆婆走进理发店。“美师,我跑了三趟了,我今天要打火夹哦!”“要得,打嘛!”
10多分钟后,理完头发边角后,“打火夹”烫发就要开始了。
“火钳烧好没有?”“烧红了,要得了!”只见丁云珍从屋子门前炉子里拿出一把烧红的鸭嘴形铁钳,王维美往水桶里先稍微浸水降温后,一手拿火钳,一手拿梳子,双手熟练地在顾客头发上翻滚,顿时,头发上冒出缕缕青烟并伴着一股焦糊味。记者问到“你动作这么快,不小心烫伤顾客耳朵和头皮怎么办。”王师傅笑着回答“不会的,我烫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出过事,连我自己都没被烫伤过。”
王师傅介绍,火钳烫发要掌握火钳的温度,双手配合要麻利,温度高了,动作慢了就要将头发烧断,如温度低了,又烫不出合适的发卷。为保持铁钳的温度,丁云珍不时将烧红的铁钳递给王师傅交换使用。
如此几个来回,再进行修剪、洗头、吹干,最后抹上头油便大功告成了。
说起为何选择这种古老的方式理发,杨素珍介绍,“打火夹”烫发不用化学药水,对人体无害, 头型烫好后,至少要管两三个月才会复原,早上起床后,用手一抹就成型了。她介绍,王师傅烫发,又理又洗才收4元钱,既方便又实惠,附近乡镇大老远都有人过来烫发。
王维美告诉记者,他17岁时和哥哥王维布一起学习理发技艺,哥哥1959年从江油钢铁厂支援大炼钢回来后,在绵阳平政桥国营理发店当学徒, 学艺从烧水、洗头开始。“我在中江大西街一家国营理发店学的。”
1977年,兄弟俩各自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门对门,生意都不错。3年前,哥哥王维布去世,现在镇上用火钳烫发的只剩下他一家了。
伴随着各种烫发技术兴起,如今在城市里,“打火夹”已经早没有市场了。 据介绍,他的儿子有工作,不愿意学这门技术,他一生带了3个徒弟,“都嫌熏人辛苦又挣不了多少钱,做了一段时间就去放弃了,出去打工去了。”
目前会做“打火夹”鸭嘴形铁钳的老铁匠也没人了,王维美现在只剩下3对铁钳,用坏就没有了。现在他年纪大了,也干不了几年,他唯一担忧的是手艺无人继承。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当地文化站的人曾经找过他,希望将这一门技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孙媳妇说对这个还有点兴趣,我准备把技术传给她。”
可能很多朋友连这个字的读音都未必能念准确。然而,它却是一个民间老手艺——锔碗:把瓷器、陶器、器皿等破裂的地方锔合在一起。这门手艺已有上千年历史,很多80、90后的朋友可能很少听说,更别提亲眼看见。
说实在的,在当下这个快消费时代,一个碗破了,肯定就是直接丢进垃圾桶,再去买个新的,但是在过去的百姓人家,打破了的碗是舍不得扔掉的,而是找个补锅锔碗的(补锅匠往往兼锔碗),修起来接着用。
锔,就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钉,把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就像这样:
因为瓷器的硬度很大,必须要用金刚钻才钻得了孔,才会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现在人人常挂在嘴边的老话儿。
弹棉花,现在用来形容很难听的音乐。或许是因为以前弹面花的声音确实单调,嘈杂。
但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睡起来也是格外厚重踏实。
很神奇的一项技艺,我始终不明白,那些老匠人们是怎么样把一块块毫不相连的木头,箍在一起,成个桶状,美观、大方,隐隐散发着木头的清香,而且还很实用,不会漏水......
“磨剪子,锵菜刀…… 磨剪子,锵菜刀…… ”这个调子想必很多人还很熟悉,但偶有人在哼唱的时候,也带了玩笑的味道。磨刀,把原先钝钝的刀,磨得锋利,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不容易。现如今,在街上我们已经很难见到磨刀的匠人了。
手工秤,而今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小商品,在老辈人的记忆里,那是市场交易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现在,它几乎就要绝迹了,可是,我们家还有哦!
晶莹剔透的糖人儿,你是不是爱不释手?我知道你喜欢它,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更因为,它们小巧玲珑,千奇百怪,每一个都是我们心底隐隐的一个梦......
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声“砰”,随后就是那又香又酥的米花了!现在在邯郸的一些街头还有这些爆米花老匠人的身影,你见到了吗?
小时候还经常穿妈妈纳的鞋底,一层一层的布,通过浆糊粘起来,再用阵线秘密的缝上,很厚实,很舒服。但是,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小时候对这个不大喜欢,因为是穿久了的缘故,现在,各色各样的鞋子在货架上琳琅满目,却也找不到妈妈做的那样舒服又有味道的鞋子了。
跟箍桶一样,对于这些竹子了、木条做的东西,我实在是好奇,一条条细细的树枝,怎么就在他们的手下,变成了一个一个的框子,箩筐,纸条不会折吗?放东西不会压坏吗?可惜,爷爷已经去世,我再也找不到答案了。
以前,每家每户的锅用久了难免会损坏,丢弃也会浪费,因此就有了修锅底的师傅来修补。到现在,家家户户有了带电才煮饭设备,补锅师傅难觅踪影。
“修理伞……”很多人的记忆里应该不会少了这声音。修伞师傅干活手脚麻利,哪怕散成一堆钢丝骨架的伞到他手里,不必花费多长时间马上整理成形,再经过简单的几针缝补,一把坏了的伞便还原如初。一晃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这些走街串巷吆喝生意的修伞师傅日渐消失于这街道纵横,市面繁华的大城市中。
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现在你还见过吗?
院子里,爷爷坐在一小板凳上扎着扫帚,阳光柔和地撒在他的身上,那粗皱而有力的双手不时左右翻动,没一会扫帚在他手里成形了。现在,做扫帚的材料还在,可已经很难找到会做扫帚的人了。
早些年头,小孩一岁左右时,长辈们就会给孩子穿虎头鞋。因为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
虎头鞋做工复杂,虎眼、虎眉、虎鼻,都要靠针线盒布缝制而成,需要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
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用来表现虎的威猛。
现在种田的少了,收割后的稻杆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值钱了,以前的稻杆对于爷爷奶奶来说那可是无价之宝,可以用来做很多很多神奇的东西,现在的种田人大多都是烧掉,浪费资源不说,还造成了环境污染。
满满的都是童年的回忆啊!
时代在发展,
这些老手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的来来越少,
老手艺渐渐随岁月远去,
也许只有文字、
图片和我们的记忆知道它们曾存在过。
来源:网络新闻联播(ID:wangluoxinwenlianbo)综合成都商报、看真相(ID:zhenxiang0001)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新闻夜航》热线:0451-82898289
商务合作:13796212350
责编:何博洋
审核:段君凯、小 翟、史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