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规院风景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规院风景院

解读:“十九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篇章

中规院风景院  · 公众号  ·  · 2017-10-19 19: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 报告在国际社会和全中国引起了广大反响,各界人士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憧憬。据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解读评价:十九大是总结过去、研判现在、谋划未来的一次大会,是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动员做谋划的大会,它也是要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会。


十九大报告正文中共出现“生态”一词42次,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以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监管、生态产品、生态廊道、生态监管等方式出现,除4次“政治生态”用词外,其余用词内涵都与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九大报告中共出现“绿色”一词15次,如: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单独出现、以绿色发展、绿色低碳、绿色出行等方式出现。



习总书记在本次报告中重点在四个章节提到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分别是:


一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九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在以上四个方面都提到和强调了“生态文明”相关内容。尤其值得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行业振奋的是,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多次提及“生态文明”,无疑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道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落实。 现将原文相关内容梳理如下:


🔻 肯定生态文明建设成绩


习总书记在“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一章中提到: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习总书记在“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一章中提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习总书记在“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章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 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习总书记在“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一章中提到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 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优美生态环境 需要。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同志们!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要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十九大报告勾勒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宏伟目标蓝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是全国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术研究、交流和咨询服务专业机构,是我国第一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甲级资质单位,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和景观分会副会长单位,长期奋战在我国的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第一线。


在未来的规划实践中,我们将持续关注,不断学习生态文明方面的政策理论,在实践中践行生态规划思想,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城市绿地与生态规划研究所

整理:魏巍、王斌

编著:刘立攀

2017-10-19


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号caodi_zhoukan

文章参考来源:新华广播,[专家带你读报告]韩庆祥:12个"新"解读十九大报告亮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