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送不停!人民日报微信万元现金红包还来 ·  昨天  
安徽司法  ·  新年到!浓浓“法”味添年味儿~ ·  昨天  
安徽司法  ·  新年到!浓浓“法”味添年味儿~ ·  昨天  
澎湃新闻  ·  冲上热搜!哪吒导演回应“啃老”​三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看,朝鲜“秀肌肉”了!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15 12:56

正文

澎湃新闻记者 辛恩波


金正恩现身平壤中央广场观摩阅兵。视觉中国 图


据韩联社4月15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现身平壤中央广场,出席“太阳节”阅兵式。


另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15日报道,金正恩登上检阅台引发民众高呼口号,他将作为朝鲜人民军最高统帅检阅朝鲜受阅部队。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伍智超 林顺祺


据此前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4月15日是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日成的105周年诞辰,也是朝鲜一年一度的“太阳节”。朝鲜在金日成广场举行大规模阅兵活动。在“太阳节”当天举行阅兵仪式是朝鲜的传统。韩国军方认为,朝鲜本次阅兵规模将为朝鲜史上最大。据美韩等媒体报道,朝鲜或将在今日启动第六次核试验。为庆祝今年的太阳日,朝鲜全民都投入到了节庆当中。朝鲜也邀请了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多个媒体的一百多名记者,来到平壤报道节日和活动。


朝鲜首次在平壤的阅兵仪式上展示潜射弹道导弹



朝鲜举行阅兵活动。央视新闻客户端视频截图


据新华社英文广播10点35分消息,朝鲜首次在平壤的阅兵仪式上展示潜射弹道导弹。



朝鲜外交攻势“软硬兼施”


作为已故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诞辰10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朝鲜近日不仅邀请数以百计的外国选手到平壤的金日成体育场列队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在“太阳节”临近之际,还组织了百余名外国记者前往平壤报道“重大事件”——黎明大街的竣工典礼……在半岛局势“剑拔弩张、战争阴云密布”的映照下,这些看似寻常而又精心安排的“魅力外交攻势”或许不那么醒目,却也清晰延续了朝鲜外交近年来“软硬兼具”的特点。



首尔国立大学研究人员E.J.R. Cho在今年发表的名为“朝鲜为生存而打造的’国家品牌’”一文中称,从阅兵式、导弹试验到年度大型阿里郎节团体操,这些精心排练的活动都是朝鲜对外传播的一部分,“有意寻求更多的尊重”,与其他邻国进行身份认同的竞争。


长期往返于朝鲜的非政府组织“朝鲜交流中心”研究主管亚伯拉罕米安近日也告诉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称,朝鲜现行外交政策仅仅基于两点:生存和尊重,“最终他们想要被(外界)认可为核国家,之后重启和一些敌对国家——先是韩国之后是美国——的关系,以核国家的身份。”他说。



强硬表态下的“柔和”一手


尽管朝鲜因其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而受到联合国的制裁,而且华盛顿方面不久前将一个航母打击群突然调往朝鲜半岛,但数以百计的外国选手还是在平壤的金日成体育场列队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也成为“这个孤立国家的一个旅游亮点”。


据法新社4月9日报道称,近2000人参加了这次长跑活动,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国人——大多数是欧洲人和其他西方人。


尽管已非第一次举办此类体育赛事,但今年的气氛显然仍不同于以往。2014年朝鲜第一次允许外国游客参加该项马拉松赛事时,总共有10001位选手报名参赛,而今年人数不及当年的五分之一。


相似之处在于,这次活动依然摆脱不了其背后浓厚的政治色彩,它是金日成诞辰10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在朝鲜,4月15日这一天是一大重要纪念日,被定为“太阳节”。按照以往的惯例,朝鲜常常在这样重要的时间进行试射导弹或者核试验。



朝鲜半岛由此笼罩在一片战争阴云之下,不过,朝鲜仍然娴熟地通过“体育外交”与外界保持着“沟通”。不只是马拉松,韩国女子足球队一行在本月7日在平壤对战朝鲜女足,此战系2018年女足亚洲杯预选赛。这是韩国足球队时隔27年第一次登陆平壤。


而随着朝鲜重大纪念日日益临近、又传出美国有意针对平壤采取军事打击行动的风声之际,4月12日,130多名受朝鲜政府邀请的外国记者前往平壤,参加“太阳节”的采访。采访首日,即被告知要报道“重大事件”。


4月13日,40多家外国媒体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一起参加了平壤重要街道黎明大街的竣工典礼。除了金正恩亲自出席剪彩之外,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长黄炳誓、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委崔龙海、内阁总理朴凤柱等朝鲜重要人物悉数出席,极为隆重。


朝鲜总理朴凤柱在介绍该项目时就称,修建该大街甚至比生产100枚核弹头之于该国更加重要。


2016年1月6日,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在这次核试验不久之后,国际社会就对朝鲜展开了新一轮的制裁。在这样的形势下,2016年4月3日,黎明大街建设工程举行了开工典礼,金正恩亲临现场并为其命名。


在金正恩宣布要建设黎明大街建筑群时,朝鲜媒体称这是一个政治机会,“明显展示了朝鲜站起来与世界并驾齐驱的精神,尽管遭受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追随者的各种制裁和压力”。


据朝鲜媒体称,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开工后竟在一年之内完成了100多栋楼的建设。


一位朝鲜问题分析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认为,自金正恩上台执政以来,朝鲜在外交“软硬两手兼施”方面保持了延续性。2012年底至2013年初,朝鲜发射卫星并进行核试验,对外表态十分强硬,但无法摆脱国际社会孤立的状况,更无法获得国际社会承认朝鲜为有核国家。


“而打破孤立状态和进行经济建设,都是(朝鲜)对外强硬表态之外‘柔和外交’的目标。”该分析人士说,这些手段即使在朝鲜半岛极度紧张的时期也得以贯彻,“越是紧张,越是需要。”


去年5月,朝鲜召开劳动党七大前也曾安排一百多名外国记者参观平壤电线工厂,展示朝鲜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精神加快生产、创造“万里马速度”的面貌。与今年这次邀请相比,颇有些异曲同工。



恢复高级外交委员会


另一条消息同样引人关注。4月11日,朝鲜在平壤举行第13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最高人民会议外交委员会”。据报道,这是时隔19年朝鲜再次设立外交委员会。


根据朝鲜官方媒体报道称,执掌这个高级别外交机构的人物均是谈判经验丰富且与美国接触颇深的官员。


出任委员长的是劳动党副委员长李洙庸,2014年到2016年间曾经出任朝鲜外相,2016年的劳动党党代会上被任命为政治局委员,会法语。


当选为委员的李善权是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委员长,曾多次参与朝韩军事会谈,担任朝方代表团团长。


而另一位当选为委员的朝鲜第一副外相金桂冠的当选更加引人瞩目,从1997年开始他曾多次参与同美国的谈判以及六方会谈,可谓朝鲜对美外交专家。



在半岛局势持续紧张之际,朝鲜突然恢复一个如此高级别的外交委员会,引发外界颇多猜测。韩国统一部针对朝鲜外交委员会的设置分析称,“(此举)意在避免被国际社会孤立,有意积极将其用于对外关系的改善”。日本《每日经济新闻》认为,此外显示出的意图是,游说敦促美国与朝鲜展开直接对话的中国,以缓解压力。


实际上,在2016年5月,李勇浩出任朝鲜外相时,就曾被外界认为是朝鲜有意重启六方会谈的信号。李勇浩1995年开始参与美国与朝鲜的核谈判,曾数次访问美国,是朝鲜对美谈判核心成员,对美外交经验丰富。


当时,路透社援引一名韩国政府消息人士分析称,朝鲜政府提拔李勇浩为外相,可以解读为朝鲜未来将积极展开对美外交。但并没有过多久,朝鲜就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规模比第四次还大。


由此,朝鲜在采取外交努力的意愿让人捉摸不定。2016年7月,为了报复美国对金正恩的制裁,朝鲜切断了与美国进行外交往来的唯一官方渠道。


不过,尽管朝鲜与美国之间没有外交关系,但长期以来,朝鲜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直起着联络点的作用。




本期编辑:邢潭